第47章 婚後四禮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2427
  大婚當日,高家二老高坐中堂,接待眾多前來慶賀禮送的客人。

  次日,高誠陪同薑紓早起、沐浴,又端著盛有棗、栗、腶修等物的竹器,來到二老寢門前候著。

  高母一心忐忑不安,不停的照著銅鏡,又問向夫君:“良人?咱們是不是趕緊出去啊,莫讓兩個孩子久候!”

  聽高母這麽一說,高衛立馬就板著臉,肅聲說道:“如今又著急了?之前讓吾幫汝忙這忙甚的,怎不見汝心急?”

  說完冷哼一聲,繼續說道:“無妨,誠兒與紓兒乃是小輩,稍等片刻亦無礙!”

  “怎麽這麽說!”高母滿麵春光,一臉的歡欣,言道:“紓兒昨日剛到,吾等身為長輩,哪能倚老賣老!”

  “哎,某說汝到底忙完沒有!”

  “行了,行了,這就好了!”

  片刻之後,二老離開寢室,來到相鄰正廳,正身端坐於墊上,共於一案。

  高母麵帶笑容,覆在袖中的雙手,搓捏著衣襟,頗為激動。

  反觀高父,嚴肅之情,溢於言表,不言自威,閉目靜憩。

  門外麵的高誠已經趴在門口,聽著室內二老談話良久。

  此時,見沒了動靜,當即回頭向紓兒擺了擺手,示意上前。

  這個時候,薑紓無疑是心情最不安的,醜媳婦要見公婆,那心情可想而知。

  “細君別怕,咱阿翁麵冷心熱,對吾這個親兒子都沒怎麽笑過。一會啊,見了阿翁,別看他臉上跟誰欠了他錢似的,心裏指不定開心成什麽樣了!”高誠抓住薑紓手腕,安慰說道。

  “阿母是最好的,這會啊肯定笑麵開懷!安心!”

  薑紓繃著小嘴,輕輕頷首,握著竹筒的玉手反而更緊三分。

  “孩兒拜見二老!”

  “進!”

  屋中傳出高父聲音。

  高誠看著薑紓,那張小臉繃得緊緊的,好像前麵有什麽妖魔鬼怪似的,心知不自覺暗笑一聲。

  一進廳房,隻見二老端坐其上。

  高誠率先躬身行禮,說道:“孩兒見過阿翁,見過阿母!”

  高父未作一言,點頭示意。

  高母依然是笑口常開,說道:“吾兒,快快坐下,莫要多禮!”

  “謝過阿翁,謝過阿母!”

  高誠拜謝過後,又頷首在紓兒耳邊輕語說道:“別怕,有夫君在!”

  “孩兒拜見舅、姑!”

  有了高誠的安慰,薑紓明顯要好上一些,上前請安。

  “好好好!”

  高父連聲道好,看的旁邊剛剛坐下的高誠直瞪眼!

  高母亦是笑容更甚,急忙說道:“好孩子,莫要多禮,快到阿姑這裏坐下!”

  說完,高母更是親自起身,來到薑紓身旁,拉著兒媳婦就往桌案走去。

  高誠舉著酒樽,抬到嘴邊,愣住了...

  其後,又傳喚仆人上朝食,薑紓親自侍奉二老進食。這是婚後第二禮,婦饋舅姑,第一禮就是婦見舅姑。

  一頓朝食下來,主案公婆媳三人,歡聲笑語不斷。

  隻留下高誠一人,安坐側案,手中竹奢,戳了幾下釜中肉食,毫無興致。

  朝食過後,二老為薑紓安食漱口,又酬以一獻之禮。

  禮畢之後,婚後四禮,也隻剩下最後一步,祭告宗廟祖輩,新婦入高家族譜。

  但這一步,尚是遙遠。按照規矩,得完婚三月之後。

  三天後,婚禮正式徹底結束。高家這才大擺宴席,以酬賓客。

  漢製婚時,以莊重肅穆為要,更擺宴酬賓之舉。而婚後,就沒那麽多限製了。若是富貴之家,可以依照禮單,邀請賓客舉宴酬之。若是貧困之家,亦可不置,但禮尚往來,日後他人家有喜慶,須得前往慶賀。

  溫柔鄉,英雄塚!

  一連半月有餘,高誠流連於這香酮厚被之間。

  直至二月末,消息傳至涼州!

  自兩年前便聲名鶴起的張角,引領太平道眾,揭竿而起。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來自流離失所的底層百姓們,一聲怒吼,驚破了大漢帝國這天。

  不過半月時間,天下一十三州,便有八州舉事,聲勢浩蕩。

  太平道首領張角自號‘天公將軍’,其弟張寶自號‘地公將軍’,其弟張梁自號‘人公將軍’!麾下三十六方大將,其眾大者萬餘人,小者六七千人。皆頭裹黃巾,稱為黃巾軍。

  張角在短短時間內,拉起了五六十萬大軍叛亂,震驚朝野。

  所有人都在慶幸,這多虧了有唐周密告,使得馬元義在司隸的起事閹割。不然,八州叛軍齊聚關東,又有逆賊聚於心腹,當真難矣。

  隨著消息的傳來,一同到來的還有漢帝劉宏的征召詔書。

  高誠握著手中這張帛布,心中感慨不已,黃巾這個墊腳石終於出來了。

  “高將軍?”旁邊的趙承看了一眼神色不變的高誠,疑問一聲。

  高誠當即回了神,說道:“天使放心,高某明日便引軍往洛陽!”

  趙承點了點頭,環首四周無人,當即從懷中取出一物,遞向高誠,口中說道:“高將軍,陛下信任於汝,特命咱家將此物交付於汝。涼州精兵、戰馬,皆從將軍,還望將軍勿要辜負陛下信任!”

  高誠接過趙承遞來的紫檀香盒,打開一觀,頓時驚了!

  虎符!

  “天使,這...”

  趙承點了點頭,言道:“高將軍,虎符、印信、關防文書皆具,還望將軍以國事為重!”

  “微臣定不負天恩浩蕩!”高誠向前兩步,轉身麵東,將虎符放置桌案,叩首以拜。

  東漢能夠調動兵馬的信物很多,持節、羽檄都可以。但唯獨虎符最重,其次便是詔製。

  而漢帝劉宏下發於己的虎符,正是護羌校尉部的右符。也就是說,隻要虎符在手一日,護羌校尉部的兩千精騎,就是自己所有。

  持節和羽檄的權利很大,可以調動許多兵馬,但其依舊比不上虎符。持節更相當於一種榮耀,有調兵之權。但持有虎符又不一樣,有號令之權。

  而這也正是東漢時期,多是持節,少有持符的情況。

  總的來說,持節雖大,但若有持符之人號令,持節者也得聽從。兩個是不同信物的象征,意義並不一樣。而虎符,亦是有大有小,有州郡、邊軍等多種虎符。

  次日,高家二老,以及高誠夫婦,皆至祖宗廟堂。

  一番祭告過後,高父親自在族譜上,署下薑紓名字。至此,薑紓便是高家人!

  雖不合禮製,但隻能如此。

  今日下午,高誠便要領兵前往洛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