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曹國滅亡(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1-03-02 22:44      字數:2316
  公孫強的思想中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治國政治理論。當他認為自己的研究已經小有成就之時,他便離開楚國到吳國去從事同樣的工作,但是他那套靠“硬氣功”橫掃天下的說辭受到了伍子胥和伯嚭的雙重厭惡,因此他在吳國混得並不舒心。

  數年之後,公孫強聽說曹國在新君的領導下正在發生巨大的變革;他回顧了自己耗費十幾年光陰歸納總結出的、“寶貴”的理論成果,決定去助曹伯陽一臂之力,最終來到曹國。

  曹伯陽回宮後把公孫雄和孟武召來,請兩人與他共同分享公孫強的治國理論。

  兩人很快入宮。當孟武聽到“公孫強”三個字時,當即瞠目結舌呆立於地,就像活見了鬼似的;公孫雄卻不明所以,對他拍拍搭搭,表現得十分熱情。

  幾人落座之後,曹伯陽開始問強國之道。公孫強說:“強國之道有兩種:一是晉國之道;二是楚國之道。晉國之道臣強,楚國之道君強。不知道君伯希望走哪條道?”

  曹伯陽說:“楚國。”

  公孫強接著說:“楚、晉之政的根本差異也有兩點:一是爵位製度不同;二是土地製度不同。晉國采用的製度與周王室相同,屬於爵位世襲製和土地分封製;楚國則不然,爵位不能世襲,土地實行郡縣製。自楚莊王開始,楚王掌握著任命卿士和賜予采邑的絕對權力,賜予大臣的采邑在三代之後會收回王室,楚王再跟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賜予他人。

  “楚國人的理念是:決定國家強弱的根本因素是人,人又必須生活在土地上。因此楚王通過控製土地來控製人口,楚莊王滅若敖氏後,楚國再也沒有任何氏族強大到可以與國王對抗了。”

  曹伯陽說:“妙哉,曹國可以效仿楚國實行郡縣製嗎?”

  公孫強回答:“當然可以!但是楚國雖強,卻被新興的吳國打得筋斷骨折,此事君伯亦不可不查。”

  曹伯陽問:“這事天下人盡皆知,但是夫子了解什麽不為人所知的內幕嗎?”

  公孫強回答:“楚國之敗,表麵上看起來是因為囊瓦無能;但從深層次分析,仍是因為君弱臣強,因此郡縣製仍然有不足之處。而吳國君王**的優勢則盡顯無疑。”

  曹伯陽問:“優勢在哪?”

  公孫強回答:“吳國大夫們的封地雖大,他們卻隻享有產出的受益權,而沒有對封地的管理權。王室直接管理各地政務和人口,因此囊瓦即便到了吳國無法隻手遮天——除非吳王昏庸無道。”

  曹伯陽問:“那麽寡人應當推行吳王之道嘍?”

  公孫強回答:“也不盡然,各國國情不同,最好量身定做。可以接受部分、改良部分、再創新部分。”

  曹伯陽問:“夫子想必心裏已經有主意了?”

  公孫強回答:“當然有。楚、吳興起時周圍都是不成國的部落蠻族,因此易於擴張。曹國小,又夾在魯、宋之間,當然不能全盤照搬楚、吳之道,但是……”

  孟武此時再也聽不下去了,他血往上湧、雙目赤紅,把案幾拍得“砰砰”作響,憤然吼道:“強啊!你就是個跳梁小醜!曹大不過邾,強不過莒,又處於中原腹地,四鄰強國,處境本來已經很危險了,你卻慫恿寡君稱王稱霸?!宋國正愁沒有機會進攻我國國呢,他卻要把曹國送進虎口!君伯切不可聽這個瘋子胡言亂語,他這是要把曹國推向滅亡!”

  曹伯陽聽得興致正濃,卻不料被孟武打斷,當即顯出不悅之色,責備道:“就算你反對公孫的意見,也要等他把話說完吧?”

  孟武不得不把父親做的那個妖夢的內容講出來給曹伯陽聽,然後說道:“先父去世前告誡我說:‘公孫強一旦出現,你就立即離開曹國,免得家族為公室陪葬。’這一天終於來了,君伯如果不驅逐他,我將遵從先父的遺誌到他國去!”

  曹伯陽見孟武張口“亡國”、閉口“陪葬”,越發惱火道:“你不要說下去了!曹叔振鐸說的話也可以解釋成‘等公孫強出現了,曹國就會變得強大,敵人就無法滅曹了’,否則曹叔怎麽會幫助他人滅亡自己的國家?”

  公孫雄也勸孟武不要激動,立即向曹伯陽賠禮認錯。

  但是孟武憤怒已極,他直接摘下禮冠,將它放在案幾上,頭也不回走出宮門。

  曹伯陽也沒有挽留他的意思,說了幾句威脅性的話,然後繼續與公孫強討論問題。可是公孫強害怕繼續說下去會刺激公孫雄(因為他的很多策略都是以損害權貴利益為基礎的),因此說話開始吞吞吐吐、語焉不詳。

  曹伯陽察覺到了他的顧忌,於是宣布散會;但是半個時辰後又秘密把公孫強召回來繼續議事。從那次開始,曹伯陽就把所有的公室大夫屏蔽在決策層之外,所有的重要命令都是由兩人秘密製定的。

  孟武當天晚些時候就帶著家眷離開陶丘到齊國去了。

  幾天後,曹伯陽任命公孫強為大司城,位列卿士。不久,曹伯陽公布了一道命令,宣布將軍隊改為職業化;職業軍士將從健壯的國人中擇優錄用;軍士平時的任務就是訓練,不必為生計辛苦勞作,也不必再繳納賦稅;公室保證軍士的生活條件,軍餉和軍賦將由公室與大夫們共同負擔。

  此令一出,舉國歡騰,報名從戎者蜂擁而至;大夫們見自家子弟不用再上戰場,也都熱烈擁護君主的決定。殊不知,這是曹伯陽為了實現獨裁統治邁出的第一步。

  曹伯陽召了兩個新軍的士兵,又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公孫雄。公孫雄隻用了半年時間就把曹軍訓練成一支勇猛善戰、絕對忠於曹伯陽的虎狼之師。

  曹伯陽把曹軍變成自己的私人軍隊之後,就開始要求大夫們拿出部分土地,將土地連同地上的佃農一起分給士兵。

  他解釋說:“國家不能征召奴隸入伍,就是因為不能指望奴隸為自由人而戰。基於同樣的道理,寡人和諸位也不能強求沒有產業的士兵為保衛有產業的人而戰。所以諸位應當使國家衛士成為有產業的人,諸位雖然暫時遭到了損失,但是損失可以通過擴張領土來彌補。因此這樣對所有人都是有利的。”

  大夫們雖然心有不滿,但是麵對冠冕堂皇的說辭也沒有做出爭辯。大夫們因此喪失了很多土地,利益受到了很大損害。那些土地名義上被分給士兵們,實際上卻變成了曹伯陽的個人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