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鐵之戰(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1-02-01 08:39      字數:2378
  前麵說過,晉國四卿於魯定公十四年年底收複了潞城並取得了百泉大捷。

  第二年春,四卿決定乘勝出擊,力爭在年內收複朝歌。趙鞅於是信心滿滿地率領晉軍東出太行山。

  但是軍隊在準備進入東周領土時卻遇到了意外的阻礙——晉國人的借道請求竟然遭到了周人的嚴詞拒絕——這可是史無前例的大事件。要知道,自從踐土之盟過後,天下就隻有晉人對東周人說“不”的份,曆代周王則無不對晉國人言聽計從。這起事件標誌著晉國失去了中原地區的最後一位盟友。

  原來當時東周軍政大權掌握在劉桓公一人手中,劉氏又與範氏世代聯姻。婚姻關係使得兩大家族結為牢固的利益共同體。

  士吉射被驅逐之時,在權力場中浸淫了二十之久的劉桓公並沒有急於表明立場,因為他還看不清局勢的走向。之後,當他看到中原諸侯一個個都變成晉國的敵人、轉而支持範和中行氏時,他才決定倒向範氏一方,封鎖了晉軍東進的道路。

  但是老狐狸劉桓公在支持範氏的過程中一直沒有站到台前,而是躲在萇弘身後,指使他替自己發布和執行命令。

  趙鞅怒不可遏,同時又無可奈何——他絕不敢冒天下之大不冒韙入侵東周。陽虎建議先撤軍再說。因為如果想要繼續東進就隻能繞過東周,如此就得從鄭國和衛國的土地上穿過去,而那兩兩個國家都是反晉急先鋒,兩軍正巴不得跟晉軍痛痛快快地幹上一仗呢!晉軍即使戰勝,也不會再有體力對付朝歌人了。趙鞅不得已,隻好領軍回國。

  如此一來,四卿就隻能改變戰略方案:四人暫時放棄收複朝歌,決定先進攻邯鄲。

  晉軍再次東征之時已經到了魯哀公元年春。趙鞅帥師東出滏口陘,不久攻占了邯鄲西麵的衛星城伍氏城,然後包圍了邯鄲。

  齊景公收到邯鄲人的急報後立即向諸侯發出援救命令;他率軍與衛靈公在乾侯(邯鄲東偏南約八十裏處)會師,不久魯哀公率領的魯軍也到了。

  但是趙鞅鐵了心要攻陷邯鄲,他在邯鄲與乾侯之間構建了三道防線,準備以此為依托阻擊來犯之敵。

  齊景公本意隻是想震懾晉軍,並不願意為了邯鄲氏損兵折將,但是他又不甘心無功而返,於是將打擊目標定為北麵的棘蒲(今河北趙縣)。棘蒲位於邯鄲往來鮮虞的必經之路上,是晉國東北邊境的軍事重鎮;奪取了棘蒲,就等於將趙鞅的防線撕開一道口子。

  當時齊、衛兩國君主(誇張點兒說)都七老八十了(這一年是齊景公五十四年、衛靈公四十一年)。兩人雖然誰也不服老,都嚷嚷著要親自上陣指揮戰鬥,可是將領們卻受不了可怕的心理折磨,他們嚴重擔心君主的身體狀況,生怕兩人再“嘎巴”一聲死戰車上。

  鑒於將領們強烈要求兩君留在大本營,齊景公無奈之下隻好命令魯哀公、齊鮑牧和衛孔圉領軍北上。鮑牧又向鮮虞人發出聯合作戰邀請,鮮虞君高高興興地親率大軍加入戰團。棘蒲大夫心急火燎地向趙鞅發出急報,但是趙鞅絲毫不為所動,仍專心致誌地進攻邯鄲。結果四國聯軍隻用了不到十日便拿下了孤立無援的棘蒲。

  從晉國發出的軍事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進伍氏城。趙鞅又在邯鄲城外修建了三座要塞,挖了一道壕溝將城市與外界分割開來——看來趙鞅是準備將叛軍困死在城裏了。

  到了這種境地,齊景公也無計可施,他隻得破壞了棘蒲的城牆,帶走了部分人口,解散了聯軍,返回臨淄了。聯軍撤退後,趙鞅迅速派軍占領了乾侯,又加高加固了乾侯城牆。

  晉人仍不停地向東方增派兵力。進入冬季之時,布置在邯鄲周邊的晉國作戰部隊已經達到五萬人。

  冬十一月,趙鞅率輕兵突襲朝歌。襲擊者拘禁了郊外小城鎮的邑長裏正,強迫當地農民毀掉了農田裏已經發了芽的冬小麥——這就意味著朝歌人第二年要挨餓了。等到朝歌軍趕到事發地點時,破壞分子已經逃得無影無蹤。

  魯哀公二年(BC493)春,士吉射向齊景公請求糧食援助。但是齊國這兩年的收成也一般,加之糧耗子太多,糧食儲備也不是很充足。齊景公於是回複說,等秋小麥成熟時,他一定會向朝歌提供援助。

  夏天之時,反晉先鋒衛靈公去世了。之前原太子蒯聵被迫流亡了,夫人南子沒有兒子,蒯聵又沒有同母兄弟,繼承者的人選成了大問題。

  蒯聵流亡後,衛靈公的健康狀況日漸衰弱。他幾個兒子都欲染指嫡位,彼此間爭奪得很厲害。兒子們中隻有公子郢獨善其身,不參與任何爭鬥。衛靈公看中了他那無欲無求的優良品質,這才萌生了立他為繼承人想法。

  衛靈公取得了南子的同意,於是在一次郊遊時壓低聲音對公子郢說:“寡人沒有嫡子,將立你為儲君。”他說罷開始等待公子郢的反應,而公子郢卻像沒聽見似的一言不發。

  衛靈公見身旁還有幾名大夫、隨從,他不願將這個決定搞得人盡皆知,也理解公子郢的顧忌,因此沒再說下去。

  過了幾日,衛靈公將公子郢單獨召來,又向他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公子郢這才回複道:“兒子的才能不足以主持社稷,君父還是另選他人吧!夫人在堂,卿大夫在朝,士人在國;君父沒有和他們商議便發布命令,恐怕要自取其辱,所以請收回成命!”

  衛靈公實在想不通,為什麽其他公子打爛腦袋都要爭搶的位子,在公子郢心裏竟然一錢不值。衛靈公感到自尊心受到了極大傷害,不禁怒發衝冠。他對著公子郢發了一通脾氣,怒衝衝地揮舞著手杖將他趕走了。

  衛靈公當晚喝了點悶酒,起身時站立不穩摔了一跤,頭撞在柱子上,頓時人事不省。南子連忙去召公子郢和大夫們。公子郢到得最早,他拉著衛靈公那毫無知覺的手淚如雨下。衛靈公再也沒有清醒過來,他在眾大夫們到來之前就咽氣了。

  衛國人開始為先君操辦後事,宮裏人來人往,亂哄哄地鬧了一宿,天亮時才平靜下來。當天在靈堂之上,孔圉向南子詢問衛靈公臨終前留下什麽遺言沒有。

  南子說:“君侯將立郢為新君。”

  眾人對此早有耳聞,齊刷刷地將目光移到公子郢身上。公子郢臉上沒有一絲喜悅的神色,他擦幹眼淚,保持著一貫嚴肅的表情說道:“我沒有成為君主的**。況且先君病危時我就在他身邊,先君如果決定立我,我一定會知道的。且原太子蒯聵的嫡子輒在此,我不敢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