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晉六卿之戰(七)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1      字數:2273
  我們再把目光轉回新絳。晉國公室有位大夫名叫“粱嬰”,他是梁五的後代。羊舌氏滅亡後,粱嬰便繼羊舌虎擔任太傅職務。粱嬰能力非凡,且與智躒私交甚密。士鞅去世之後,中行寅本來最有希望升為中軍將;但是經粱嬰一展神通,中軍將的桂冠最終竟然落到了智躒的頭上。因此智躒特別器重粱嬰,他曾私下裏向粱嬰許諾說:“公室如果空出來一個卿位,我就向君侯推薦夫子!”

  對於智氏來說,家族最大的敵人就是同宗的中行氏。兩家的恩怨還要從“中行偃——智盈”時代說起。

  原來智罃的兒子智朔先於父親去世,智罃便立智朔的嫡子智盈為繼承人。智盈繼承家業時還沒有舉行成人禮,所以無法擔任軍職。後來晉悼公取消新軍編製,將四軍減為三軍,智盈從因此去了升為卿士的希望。年輕的智盈想要在如狼似虎的權臣中間生存,就隻能依靠中行偃。

  中行偃也“義無反顧”地承擔起“照顧”智氏家族的責任。照顧的手段多種多樣,比如說把智氏家的傳家寶搬到自己家裏保護起來,以免“被不法之徒巧取豪奪”呀;或者把智氏的土地劃過來幾處幫助智氏種植呀等等。諸如此類的情況數不勝數。

  眼見“家吾家以及人之家”的同宗大叔在短時間內就幾乎掏空了自己的家族,智盈卻無力阻止;他憋著一肚子氣,想要等到羽翼豐滿之時把失去的一切奪回來。但是造化弄人,智盈英年早逝,去世時還沒有先父的年齡大;他留下的嫡子智躒即位時也沒有自己繼承家業時大。

  結果天道輪回了,智躒又不得不繼續忍受中行吳的“照顧”,將父親遭受過的屈辱又經曆了一遍。直到中行吳去世後,智氏才實現家族獨立;智躒查閱了財產賬簿,發現家族財產流失嚴重、債台高築,已經淪落到破產的邊緣了。

  基於以上兩點,智躒迫切希望摧毀中行氏,奪回家族財產並兌現向粱嬰許下的諾言。但是範、中行一體,他必須同時對兩方下手才能實現願望。可是一次驅逐兩大家族不但需要極大的勇氣,而且需要強大的額實力做後盾。智躒想要達到目的就必須把韓、魏拉進同盟,不過他摸不清兩人的想法,又不想過早暴露意圖,隻得靜觀其變。

  意外的喜悅總是在不經意時降臨——韓不信和魏曼多很快就結伴來見他了。

  原來,韓氏與趙氏具有牢不可破的傳統友誼;魏氏又與韓氏建立了親密關係(韓起升中軍將時,家裏窮得連件像樣的、招待賓客的彝器都沒有;多虧魏絳慷慨相助,借給他全套的鍾樂彝器,韓起在宴請卿大夫時才沒有當眾出醜)。韓不信與中行寅過節很深;魏曼多又因為士鞅降低父親的葬儀規格而怨恨範氏。因此這些人便都有了驅逐範氏和中行氏的理由。

  由此可以看出,晉國各大宗族關係盤根錯節、極為複雜;任何兩個、哪怕是小家族的糾紛,最後都會擴大到其他家族,形成洪水猛獸般的蝴蝶效應。

  驅逐二卿動議的發起人是韓不信,他首先找到魏曼多,兩人一拍即合;然後就結伴去見智躒。

  智躒大喜過望,他提議把粱嬰也拉進來;韓不信又提議把士皋夷拉進來。於是六人結為反二卿集團,當天就製定了驅逐計劃。

  當時進攻晉陽的軍事行動進行得極不順利,士吉射和中行寅終日為此輾轉反側、坐立不安。不久,士吉射又集合起一支重兵,準備親自率軍增援晉陽前線。

  士皋夷說:“父親不可輕易離開,新絳需要父親與中行氏共同坐鎮,否則壓不住那三個老家夥。就把增兵的任務交給我吧!我一個月內定會將晉陽送到父親手中!”士吉射點頭同意。於是士皋夷就率軍開奔晉陽。這支軍隊的離開極大地削弱了範氏的實力。

  士皋夷來到晉陽後,中行武馬上給他分配了作戰任務。任務是拔掉城西山腳下的一座要塞,原來那座要塞的守軍經常跑出來進攻采伐樹木的士兵和雜役,有時甚至還偷襲軍營,搞得中行武十分煩惱。

  作戰任務艱巨而重大,士皋夷這下犯了難:原來他是為了削弱範氏在新絳的兵力才來到這裏,而不是為了與趙氏結仇。士皋夷請求讓隊伍修整兩日,因為他們一路行軍很辛苦,並且也不熟悉戰場狀況。

  而中行武繼承了祖父中行吳的嚴苛和古板、是個說一不二的人,他絲毫不在乎士皋夷的身份,竟然把下軍司馬召來,命他告知士皋夷違抗軍令的後果。

  士皋夷徹底沒轍了,他斜眼瞟了一眼士東臣,發現兄弟正幸災樂禍地對著自己做鬼臉。士東臣不但憎恨兄長,而且早就懷疑士皋夷暗中與趙鞅勾勾搭搭;他便和中行武製定了這條毒計,讓士皋夷和趙氏“自相殘殺”——無論結果如何,他與趙鞅的關係肯定完蛋了。

  士皋夷心中大罵二人“無恥”,隻得率隊發動進攻;結果他一不小心就把要塞攻下來了,甚至還俘虜了指揮官郵無恤。

  在新絳方麵,智、韓、魏開始準備行動。智躒不是那種隻會蠻幹到底的大老粗,他認為這次討伐行動如果不把晉定公拉進來,恐怕不會成功;晉定公如果再被政敵搶先搶走,計劃就徹底失敗了。

  智躒去見晉定公,說道:“晉國有常法:‘始作亂者死!’載書已經昭告天地國人,並已入黃河之中。如今三大臣同時作亂,卻隻驅逐了趙氏,這是欺騙河神,上天必將降禍於社稷。三卿同罪不同罰,大夫國人日後犯法者必多。此法如果不能施行,當初還不如不製定。既然趙氏已經受到懲罰,臣以為還應當將範氏、中行氏逐出晉國。”

  晉定公巴不得大臣們打得越凶、死得越多越好,當場眉開眼笑、樂樂嗬嗬地批準了請求。

  由於進行驅逐行動需要調集大量軍隊,三卿做出的大規模的調集行動很快引起範、中行的警惕。事到如今,爆發全麵內戰已成不可避免之勢,二卿索性也開始公開集結族甲,準備與對手決一勝負。

  當時各卿大夫在郊外都建有行宮,用來休閑和避難;範氏和中行氏的行宮相距不遠,兩家把族甲調集到行宮周圍,構築了幾道防線。由於當地地貌複雜、地形多變,布置不了太多的士兵,兩人又把其餘部隊放在遠處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