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衛國叛晉(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1      字數:2534
  大夫們當初在城郊勸衛靈公時沒有考慮太多,誰也不敢率先表現出反晉的意思,隻是機械地附和對衛靈公有利的語言。但是人們一旦有了單獨思考的時間,就開始為晉人的強橫囂張感到憤慨了。

  有人說:“天下發生過這麽欺壓盟國事情嗎?好像沒有吧!當年鄭國反複叛晉,晉悼公征服鄭國後也沒有要求鄭人提供人質。難道衛國比鄭國更狡詐多變,還是鄭國比衛國更忠誠本分?既然都不是,我們為什麽要遭到比對敵人還要殘酷的對待?我們下一代將要執掌衛國社稷,我們把他們交出去,不是在自毀宗廟嗎?!這得是多麽懦弱的人才能幹出來的蠢事啊!康叔的子孫如果逆來順受,衛國早就被滅亡了!”

  王孫賈和孔圉也開始向大夫們灌輸諸如此類的思想,兩人很快挑起眾人對晉人強烈的敵對情緒。這種情緒從大夫圈蔓延到家臣圈,又從家臣圈蔓延到整個國人階層。國人的情緒一旦被激發起來,公室就必須公開做出回應了。

  但是各家的準備工作不為民怨所動,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衛靈公準備在為人質舉行的送行儀式上引爆反晉的核彈頭。

  分別的日子終於到來了。上天作美,那是一個愁雲密布、秋風蕭瑟的秋天的早晨。勞役門事先擴大了太廟廣場的麵積,以便能容納更多的人;又擴大了門前高台的麵積,使其上麵能站立更多的人。

  衛靈公帶領大夫和世子們早早進入太廟向祖先告別。當太廟裏的鍾聲響起時,國人就開始從四麵八方向廣場上聚集過來。

  儀式結束後,衛靈公帶著人們走出太廟大門、登上高台。國人看到即將做為人質出行的世子們中,年齡大的有三十多歲,年幼的隻有七、八歲。

  衛靈公特意讓兩個最的小孩子站在他左右。兩名男孩已經知道眼前出現的這個大場麵意味著什麽;他們的表情有些緊張,身體微微顫抖,但仍抿著薄薄的嘴唇,然極力控製著情緒,使自己看起來與平常無異。兩個孩子的堅強表現使得在場的人無不感到震驚和心焦。

  衛靈公摟著孩子的的肩膀,麵向國人說道:“關於今天發生的事,大家想必早已有所耳聞。這兩個孩子、包括寡人身後的那些年輕人,都是國家未來的當政者,是國家的社稷棟梁;失去了他們,國家就失去了未來。但是,他們馬上就要淪為晉國的人質了!

  “他們為什麽會淪為人質?是因為衛國背叛了晉國嗎?不是!是因為要結成新的同盟嗎?也不是!寡人告訴你們原由:就是因為晉國人對衛國人感到不、高、興!他們覺得自己想怎麽幹就有、權、怎、麽、幹!所以,晉人今天綁架了我們下一代的執政者,明天就會下令把衛國劃為晉國的一個縣!

  “有人會問:‘晉國人為什麽會變得這麽壞?’但是他們什麽時候好過呢?他們囚禁過先公、逼死過先大夫孔達、袒護孫氏、搖蕩公室社稷;百十年來專心致誌地把我們的子弟送上各種戰場,使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又向衛國征收沉重的供奉,以滿足他們無窮的貪婪和所謂的‘霸主地位’。現在他們終於不再滿足於我們的財產和兵源了,終於開始覬覦衛國的土地了!

  “但是,寡人卻不得不接受晉國人的條件,因這些年輕人和孩子畢竟隻有幾十人,而國人的數量卻有千千萬。寡人如果為了幾十人而使得千萬國人立即陷入戰爭險地,乃是極大的不仁。算了吧!就這樣吧!百十年前被晉人征服的人民,現在也成為晉國的一員了。國人在哪裏都能活下去,何必在乎是姓‘衛’還是姓‘晉’?

  “為了國人的生命,晉人就算要求寡人去做人質,寡人也不敢推辭!大家好好看看這些麵孔吧,你們很可能是最後一次見到他們了!當你們冬日裏溫暖的火爐旁享受天倫之樂時,不要忘了你們的安全生活是他們犧牲自己換來的!其中還包括寡人身前的這兩個男孩。”

  衛靈公再也忍不住悲傷的情緒,開始擦拭眼淚,身邊的大夫、世子,麵前的國人都開始失聲痛哭;那兩個孩子再也控製不住了,也跟著人們放聲大哭;而孩子的哭聲使得在場者感到更加心碎和憤怒。

  片刻之後,王孫賈跨上一步,舉起雙臂聲嘶力竭地怒吼道:“文王的子孫、康叔的後代,請你們告訴君侯:你們願意成為衛國的主人還是晉國的奴隸?!”

  國人憤然揮舞著拳頭呐喊道:“我們要成為衛國的主人!不要做晉國的奴隸!”

  王孫賈繼續追問:“如果我們撕毀盟約,晉國最少要對我國發動五次進攻。我國五戰之後,是否還能繼續作戰?!”

  國人呐喊道:“五戰之後,仍能作戰!”

  王孫賈繼續問道:“你們願意姓衛還是姓晉?”

  國人回答道:“姓衛!”

  王孫賈問:“姓衛就意味著背叛晉國,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國人叫道:“做好了!”

  王孫賈道:“你們大聲點!讓宗廟裏的先主也能聽得到!”

  國人聲嘶力竭地呐喊道:“我們、做、好、準、備、了!”

  衛靈公剛剛止住悲聲,此時又哽咽起來了。王孫賈見衛靈公情緒已經失控,知道無法指望他發布命令了,於是揮起拳頭,用盡全力咆哮道:“叛晉!叛晉!”

  民眾模仿著他的動作、隨著他聲音大喊:“叛晉!叛晉!”

  晉國人就這樣親自動手把衛國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麵上。

  消息傳到晉國,士鞅大為震恐。他忙向衛國派出使者,想要說服衛靈公重回晉國懷抱,並開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叛晉”是衛靈公蓄謀已久的想法,絕不是晉國人用三言兩語和口頭許諾可以改變的,他當即予以拒絕。

  使者又勸他說,如果不能回歸,至少要簽訂一個和平條約吧?兩國雖不能為友,也不至於為敵呀?衛靈公仍然堅決不肯。使者隻得悻悻返回晉國。就在此時,樂祁死在離開晉國的路上。

  士鞅想要教訓衛國,但是已經無力調動諸侯軍隊了:魯師一年兩戰,已經十分疲憊了;樂祁之死還沒有得到妥善解決,自然也無法要求宋國出師;其他國家要麽路途遙遠,要麽投靠了齊國。

  士鞅隻得在周人身上做些文章。前麵說過,鄭軍曾經幫助儋翩等叛臣占領過數個東周城邑;士鞅便派使者到東周去,打著為王室複仇的幌子要求東周出師。

  秋八月底,東周、晉聯軍首先入侵鄭國,然後東進侵略衛國。士鞅盤算著魯國人應當修整的差不多了,又把魯師調出來共同侵衛。但是魯、衛世代為兄弟之國,兩國關係當然不會由於立場不同產生裂痕。魯軍敷衍了事地在衛國境內轉了一圈就回國了(之後就爆發了陽虎之亂)。

  聯軍撤退之後,衛靈公到臨淄去見齊景公,並大張旗鼓地加入反晉聯盟。齊景公建議他到鄭國去;因為衛、鄭直到現在仍然沒有建立盟友關係。衛靈公便親自跑到鄭國去,與鄭獻公簽訂了反晉同盟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