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陽虎之亂(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134
  春秋史上唯一的、以家臣身份控製國家政權的人非魯國的陽虎莫屬。

  陽虎出自孟孫氏旁支,按輩分來講,孟懿子還要叫他一聲“堂叔”。陽虎比孔子年長兩、三歲。由於父母疏於管教,他十歲左右便開始混跡於市井之中。陽虎發育很早,身材比同齡孩子高大。他非常講義氣,喜歡替小夥伴們打抱不平,也喜歡打那些替不屬於他的小夥伴們“打抱不平”的。他打起架不要命,甚至連成年人都懼他三分;結果他十四五歲就統治了一個街區,成為遠近聞名的“街頭霸王”。

  陽虎行完冠禮後不久,季武子就去世了。新主季悼子擺開“千士宴”招賢納士、選拔可用之才,陽虎便投入季孫氏門下,成為一名家臣。季悼子的兒子季孫意如(後來的季平子)與陽虎和同樣新來的公山不狃年齡相仿、脾氣相投,三人一見如故,不多時便成了好朋友。

  季悼子僅在位兩年就去世了,季平子繼承祿位。他也效仿父親那樣舉辦“千士宴”;當時孔子也想來碰碰運氣,結果卻被陽虎拒之門外。

  季平子即位初期,季氏家族也遇到了主少臣強、家族權力被老牌家臣把持的局麵。年輕氣盛的季平子打算用陽虎等新人替換那些“傲慢奢侈”的老家夥們,但是卻造成費邑邑宰南蒯割據費城發動叛亂。季平子花了兩年時間、耗費巨大精力才收複費城。南蒯的失利使得以他為代表的老一代家臣正式退出季氏家族,取而代之的則是活力無限的少壯派人士。

  陽虎無疑是新一代家臣的翹楚。在魯昭公發動“叛亂”、準備除掉季平子的戰鬥中,陽虎表現得最為勇敢——當時很多人都拋棄季平子逃跑了,他卻始終擋在季平子身前,甘願充當主人的肉盾,結果受了不少傷;在後來收複鄆城的戰鬥中,陽虎又展現了傑出的軍事才能和大無畏精神。

  因此季平子不僅特別寵信陽虎,甚至還把他當成自己的兄弟看待,最後把家族司馬的職位交給他。要知道,季孫氏掌握著魯國的一半軍隊,季平子因此成為魯軍的最高統帥;而陽虎掌握著季孫氏的軍隊,他便成為季孫氏的實際當權者。

  當時季孫氏家臣有三位巨頭,分別是室老仲梁懷、司馬陽虎和費宰公山不狃。仲梁懷管理能力超強,為人又八麵玲瓏,因此深得季氏族人喜歡;公山不狃是個大老粗,行事風格硬朗,把費人收拾得服服帖帖。三人以仲梁懷地位最高、陽虎權力最大、公山不狃則控製著季孫氏的老巢。

  隨著季平子一天天老去,季孫氏的年輕一代也在茁壯成長。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季平子那位年少的世子、季孫斯(後來的季桓子)身邊也聚集起一批生龍活虎的同齡人。當陽虎和季平子拍拍搭搭稱兄道弟時,他能看到從季孫斯眼中發射出情緒複雜的目光。那種目光與季平子當年看南蒯等人時幾乎一模一樣;季孫斯的小夥伴們也對老家夥們表現出同樣的態度。

  陽虎心中不禁升起巨大的憂慮:世道開始輪回了!在年輕人的眼中,他和公山不狃等人已經成為又一批“傲慢奢侈”的老家夥;季平子一死,新主肯定會在少壯派的支持下清除他們!

  二十幾年前發生的南蒯之亂依然曆曆在目。一旦角色發生轉換,陽虎就開始同情南蒯了。他這才覺得南蒯並不是以前想象中的那麽壞,也領悟了他發動叛亂的原因;此時在陽虎心中,季孫斯的小夥伴們是比南蒯壞一百倍的家夥。

  魯定公五年六月,季平子到領地東野去視察政務,卻在回曲阜的途中去世。他死得是那麽突然,以至於都沒來得及見兒子最後一麵。仲梁懷聞訊立即扶季孫斯上位。

  季平子生前特別喜歡一塊璵璠(美玉),在操辦葬禮時陽虎打算用它為季平子陪葬。但是仲梁懷堅決不同意,他說:“步伐都改了,玉器也要改。”

  原來周代貴族由於等級不同,禮儀中對走步和佩戴的玉器的規定也有所不同。君主佩戴最精美的璵璠之玉,走路的步幅很小且步頻緩慢;大夫配次等玉,步幅和步頻適中(委蛇委蛇);士人佩戴低等玉,走起路來大步流星。

  在魯昭公流亡的那段日子裏,季平子以君主的身份發布政令、主持祭祀,他配的玉和走路的步伐都與君主一般無二。直到魯定公即位之時,他才解下佩玉,又恢複了從前走路的樣子。

  因此陽虎的行為實際上僭越了禮製,是以安葬君主的規格安葬季平子了。

  陽虎學識淺薄,不了解周禮的規定(這是孟氏家族的通病),結果丟了麵子。仲梁懷不僅拒絕了陽虎,而且還嘲笑他的愚昧無知(如此有助於提高他在新主心目中的地位)、攻擊他別有用心。

  陽虎不禁惱羞成怒,瞬間爆發出幹掉仲梁懷的衝動。但是仲梁懷地位高於陽虎,又博得了新主的歡心,消滅他不是件容易的事。陽虎想要成事就必須壯大自己的陣營,而且還要尋找合適的機會。

  陽虎想把公山不狃拉進陰謀圈,於是向他提出自己的想法。公山不狃與仲梁懷關係不錯,所以沒有陽虎那種心情。

  他勸陽虎說:“懷也是為了老主的名譽著想。此事如果被居心叵測之人所利用,主人和夫子的利益都將受到損害,所以夫子不要再怨恨他了。我會提醒他,請他不要再拿這事做文章了。”

  陽虎明白什麽叫做“欲速則不達”、什麽叫做“曲線救國”;他不再勉強公山不狃,於是起身告辭。陽虎回到曲阜後便開始暗中挑唆公山不狃和仲梁懷的關係。

  陽虎的方法產生了不菲的效果:公山不狃不久便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和立場,變得比陽虎還要迫切地想要除掉仲梁懷了。

  原來季桓子安葬完父親後便帶著仲梁懷和一班家臣巡視封地。隊伍到達費邑後,公山不狃興高采烈地歡迎新主的到來,季桓子也以應有的禮節對待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