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魯昭公之死(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151
  不久,季平子按著士鞅的指示來到晉國。智躒受晉定公的指派去問季平子:“寡君問你為什麽要驅逐君主?有君主卻不能侍奉,下場你是知道的。周有常刑,寡君也給你申辯的機會,有什麽理由趕緊辯解吧!”

  季平子穿著一身白麻布的喪服、披散著頭發、光著腳、匍匐在智躒麵前,泣不成聲地說道:“臣從來沒有驅逐君侯的想法,巴不得請回君主加以侍奉,哪裏敢逃避刑罰?寡君如果認為我有罪,那麽就請將我囚禁到費邑並進行調查;如果念及季氏先人的功勞不廢我宗廟,而賜我一死,我死且不朽;如果保留我的祿位,使我能立於朝堂之上,那更是寡君的恩惠,也是我的心願。我怎敢不唯命是聽?”

  隨著季平子的屈服,曆時六年的公室危機似乎就要得到圓滿解決。晉定公高興的不得了,於是派智躒帶著季平子到乾侯去見魯昭公。

  下四月,智躒進入乾侯,季平子則在郊外等待。智躒首先向魯昭公轉達了晉定公的慰問,接下來說道:“季氏後悔之極,他希望親自迎接君侯回國,但是又怕君侯見到他發怒,所以寡君命我先到這裏向君侯請求,請君侯召見季孫。”

  智躒以為魯昭公一定會借坡下驢,順著自己的話往下說下去,但是他考慮得太簡單了。在他周圍的不隻有魯昭公,還有所有追隨他的流亡者。那些人都是和季平子不共戴天的仇敵,魯昭公可以回國,他們卻不能——季平子不會加害魯昭公,但是一定會清除那些政敵。魯昭公在外,大家有吃有喝;魯昭公一旦回國,他們就會成為無人願意收留的難民。所以,除非季平子流亡國外,否則他們絕不會放魯昭公回國。

  前一天晚上,子家羈請求魯昭公說:“明日晉人無論提什麽條件,君侯都一定要答應!不要因為一時之不忍悔恨終身!”

  魯昭公本來已經答應了,其他人卻嚷嚷說:“晉人終於出手了!季孫氏的末日就要到來了!君侯不要心軟,不驅逐季氏,咱們絕不回國!”

  魯昭公問:“可以提這種條件嗎?”

  眾人七嘴八舌道:“可以,晉人就是為了君侯來的,他們會答應的。”

  子家羈將他們罵了個遍,但魯昭公還是活心了。

  於是麵對智躒,魯昭公操著低沉的、冰冷無情的聲調說:“承蒙晉侯之恩德,使我這個未亡人能回國主持社稷。但是寡人與季孫勢不兩立,絕不想再見到他!如果見他,就讓黃河來懲罰寡人!”

  智躒大衛慌亂,跳起來掩住耳朵道:“寡君懼怕得罪魯侯,怎敢再聽到魯國的任何消息?臣立即回去複命!”

  晉昭公一臉錯愕地望著智躒的背影,對左右說:“你們不是說晉人會答應寡人的條件嗎?”

  眾人麵麵相覷,繼而開始亂哄哄地咒罵起晉人來。

  子家羈這次沒有像往常一樣怒斥那群混賬,他和其他人一起離開房間,然後又悄悄折回去見魯昭公。他說:“這是君侯最後的機會了!君侯悄悄離開,單車駛入魯軍營地,季孫必然會護送君侯回國!”

  魯昭公再也不敢猶豫,他和子家羈溜出寢室,拐彎抹角來到馬房,套上馬車。魯昭公駕著馬車剛剛出門,憤怒的流亡者們便從天而降,把馬車團團圍住。魯昭公驚慌失措,揮舞馬鞭想要驅逐那些人已經喪心病狂了的人,但是暴徒們卻拔出武器砍斷了馬鞅。魯昭公不得不在他們的敵視下灰溜溜地走下馬車,回到自己的房間。

  智躒出城見季平子說:“魯侯的怒氣還沒有消失,夫子先回國去吧!”

  魯昭公失去了最後的機會,隻得無可奈何地接受上天對自己的處置,到死都沒有離開過乾侯。

  魯昭公三十二年(BC510)秋,魯昭公過完了他五十一歲的生日。這個年齡已經破了春秋時期前代魯君壽命的記錄。他的處境如今對魯、對晉來講都是非常棘手的:一個流亡君主竟然愚蠢地堵死最後的回國之路;誰也搞不清這起持續曠日持久的政治事件何時結束。

  魯昭公自知此生隻能老死在乾侯,他便終日酗酒,用自暴自棄的手段來糟蹋自己的健康,以求快些解脫升天。

  十二月初,魯昭公終於一病不起,他在臨死前把身邊的所有財物都賜給追隨者。人們跪在在地哭成一片,說什麽也不肯接受;結果魯昭公急火攻心竟然昏迷過去。等他醒來後,子家羈首先接受了賞賜,人們便效仿他的做法收下了。

  十四日,魯昭公在晉國的土地上去世。子家羈又把賞賜獻給了公衍。

  消息傳到晉國,趙簡子問史墨:“季氏驅逐君主,而國民泰然處之;諸侯也幫助季氏,魯侯死於國外,卻沒人能指出季氏的罪行。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

  史墨說:“天下事物絕不會單獨出現,而是以兩種、三種、五種生長。因此上天有日、月、星三辰;大地有金、木、水、火、土五行;身體分為左右;鳥、獸、魚、人各有配偶。王有公,諸侯有卿;公卿便是君王的二體。上天生下季氏,以做為魯侯的對偶;魯人服從季氏已經很久啦!忘記君主不是也很和情理嗎?魯侯雖然死於國外,誰又會憐憫呢?

  “‘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是自古通行的道理。因此《詩》說:‘高岸為穀,深穀為陵。’夏商周三朝帝王的後代如今淪為庶民,這是天道。季氏始祖是桓公的小兒子,文薑的愛子,出生前進行占卜,卜官說:‘生有美名,其名為友,為公室輔。’後來,季友立有大功,被封為上卿。他的子孫文子、武子都能建立功勳,季氏成為魯國第一旺族。

  “在另一麵,魯文公去世後,東門襄仲殺嫡立庶,魯國君主從此開始逐漸失去權力。之後,季文子驅逐東門子家,於是開始掌控政權。魯君失政已經四代了,國人隻知道三桓而不知君侯,魯侯有如何得國?所以為君者應當切記:‘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