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費無極除朝吳(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124
  當時朝吳的地位低於棄疾,但他是老蔡人,性情耿直,又是個熱心腸;蔡國人遇到麻煩都喜歡向他尋求幫助,因此他的勢力實際上是超過棄疾的。費無極沒少巴結諂媚朝吳,朝吳則刻意保持與他的距離。後來朝吳暗中召回子幹,棄疾與費無極為了把戲做足而假裝逃跑;而朝吳在搜捕兩人的行動中差點要了費無極的小命。

  費無極對此一直耿耿於懷,朝吳卻從未沒有表現出任何愧意,也沒有做出任何解釋。費無極一步登天,朝吳仍然對他不冷不熱,就好像他還是當年那個對自己點頭哈腰的小人物;費無極屢次做出索賄的暗示,朝吳就是傻傻地做不出正確的回應。

  蔡平公複國後把都城遷到新蔡,朝吳思念故土,於是離開楚國,返回蔡國繼續當他的大夫。

  費無極原來在蔡國有些見不得光利益,他便委托蔡朝幫他維護那些利益。但是蔡朝不但沒有反應,而且阻撓他在蔡國建立圈子。就這樣,朝吳的一係列做法嚴重損害了費無極的利益和自尊心,他決心將那位不識時務的老家夥從蔡國公室裏趕出去。

  魯昭公十五年春,費無極出使蔡國。費無極在朝吳為他舉行的私宴上對他說:“君王隻相信夫子,所以才將夫子派到蔡國來。夫子為蔡國複國做出巨大貢獻,年紀又這麽大了,卻仍然屈居上大夫。君王心中不忍,所以命我來來為夫子請求卿士的位置。”

  這句話頂到朝吳的老肺上,他放下筷子,垂頭黯然道:“我怎能不感到失望?雖然我做出巨大功勞,卻因為在治理蔡縣那段黑曆史而被人們視為‘蔡奸、賣國賊、篡位者’;君侯還是信任那些追隨他流亡的那些大臣,認為他們才是忠貞不二的人,而我不過是個見風使舵的投機分子罷了!”

  原來蔡國滅亡後,流亡者形成兩大派係,一派追隨隱太子的兒子東國,另一派追隨蔡靈公的次子廬;朝吳流亡前屬於隱太子派,這個派的勢力也強於公子廬派。

  蔡國複國後,楚平王考慮到東國對楚國的巨大仇恨和隱太子的極高的民望,決定扶植實力較弱但是對楚國比較溫和的公子廬為君。實際上,公子廬從來沒有奢望過有朝一日能登上君位,他本來是願意侍奉東國的;而東國則認為君位非幾莫屬,一直摩拳擦掌準備回國大幹一場。楚平王的命令出乎所有人意料,也在兩派之間埋下了不和的種子——這種不和對楚國是有利的。而朝吳既然屬於原東國派,他便受到蔡平公政權的排擠。

  費無極說:“寡君有命,誰敢不聽?有我在,夫子就放心好了!”他第二天去拜訪上卿公子虎,說道:“朝吳大夫昨天私下宴請我,他在席間表對君侯大夫們現出極大的不滿;他抱怨說自己有大功卻無大賞,說夫子和其他卿士無功而居於高位。我擔心公室發生動亂,不敢不來相告。”

  公子虎絲毫不懷疑此話的真實性,因為類似的話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見了。原來公子廬意外得到了君位,即位後便一直刻意壓製對手;職位最高的東國也不過是個上大夫,結果造成東國派極大的憤慨——如果沒有楚國人在幕後支持現政權,東國早就與蔡平公拚個你死我活了。

  那些話從費無極的口中說出來增加了現實緊迫性和危險性。公子虎向費無極表示了感謝,然後就將他送走了。

  費無極轉身又去見朝吳,對他說:“我已經向公子虎請求過了,他表示可以考慮;剩下就看夫子的了。”

  朝吳明白“可以考慮”的含義,數天後帶便著禮物去見公子虎;但是由於心理的優勢意識作祟,他的表現不像是來求人,更像是來發布命令的。公子虎表麵上不動聲色,客客氣氣地又首下禮物,暗中卻跑去見蔡平公,稱朝吳要作亂謀反。

  蔡平公頓時陷入極度焦慮和不安之中,他激頭掰臉地嚷嚷道:“朝吳是楚王的親信,寡人應該怎麽辦?是不是該把位子交給東國了?”

  公子虎說:“費無極是楚王的喉舌,他說這番話是有明確所指的。君侯不要擔心,盡可以對朝吳采取手段。”

  夏初,蔡平公下達了對朝吳的驅逐令,罪名跟他的名字有關、是“通吳”;朝吳隻得逃出蔡國,跑到鄭國去了。

  楚平王聞訊大怒,他懷疑此事與費無極有關,於是命然丹進行調查。然丹先回到祖國見了朝吳,又到蔡國見了蔡平公和公子虎,這才查明真相。

  楚平王聽完然丹匯報後怒發衝冠,他把費無極召來,足足罵了他半個時辰,最後問他:“沒有朝吳,不穀也就沒有今天;況且不穀隻相信朝吳,所以將他當成眼線留在蔡國。你為什麽要驅逐他?難道要迫不及待地去見鬥成然嗎?”

  費無極誠惶誠恐地回答道:“臣怎麽不知道君王重視他?但是臣發現他不滿於現狀、已經生出二心,企圖廢了蔡侯立東國為君。東國登基後必然投靠晉國,到時蔡國就脫離我國控製了!臣怕君王得知此事會很難辦,又恐怕看到蔡國背叛的那一天,所以才自作主張將他驅逐了。”

  楚平王出於對費無極的信任沒有治他的罪。費無極走出宮門長出一口氣,擦掉汗珠、挺直腰板向前走去,他已經抓住了楚平王的弱點,從此便將楚平王玩弄於股掌之間。

  費無極寡廉鮮恥、毫無原則地諂媚、附和楚平王,表麵上成為國王最“忠誠”的奴才;而實際上他卻采取棄疾當年對付子幹、子皙的手段蒙蔽了楚平王,將他變成了耳聾眼花的、失去判斷能力的蠢貨,將他變成自己作惡的工具;他借助把一切他不滿意的人都打成叛國者予以清除,卻在楚平王有生之年惡事做盡而沒有受到絲毫懲罰。

  最後,他幹出的惡行終於登峰造極了,竟然為楚國製造了兩位要命的大神(小人物就不提了)——伍員和伯嚭——並將楚國推進萬劫不複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