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楚靈王之難(五)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139
  觀從十分了解棄疾的意圖,他也能感受到棄疾對他深深的敵意和現實威脅,他勸子比說:“不殺棄疾,您雖然得到王位,禍根卻仍未清除!”

  子幹驚訝於觀從怎麽會有如此凶惡可怕的想法,他說如果“當璧”的預言是真實的,他現在怎麽可能坐在楚王的寶座上?棄疾完全可以拋棄他們自立為王嘛!他又警告觀從不要繼續發表此類言論,否則他有理由認為觀從因為父親的死怨恨每一個王室成員,從而不遺餘力地製造混亂。

  觀從歎氣道:“君王不忍心殺棄疾,他卻會忍心殺君王,而我不忍心看著君王被殺。”說完他向子比稽首,當天就逃到鄭國去了。

  現在有必要把“當璧”的預言解釋清楚了。

  原來楚共王沒有嫡子,卻有五個深受寵愛的庶子,那位凡事優柔寡斷的王不知道要立哪一位為太子,他就在大祭司的提議下遍祭名山大川,希望神明能夠給他一個答案。回到都城之後,他把眾多山川的神主立於太廟之中,又與王後巴姬在神廟的庭院中挖坑,埋下一塊玉璧。楚共王向眾神主禱告說:“我向神明請求,請求神明在我的五個兒子中選擇一個,以主持楚國社稷。‘當璧’而拜的,就是神明所立,沒有人敢於違抗!”

  然後楚共王要求五個兒子齋戒沐浴,按年齡順序依次到太廟拜謁諸神。楚康王先入,跨過了埋玉點;楚靈王隨後而入,稽首時肘部碰到了目標地;子幹、子皙離得很遠。棄疾當時年幼,由巴姬抱著進入太廟,但是當他下拜時掌心準確地壓到了玉璧。

  楚共王覺得不可思議,要他再拜,而棄疾再次下拜時仍然在同一位置,這就是“當璧”一詞的由來。因此鬥韋龜才決定把兒子成然送到棄疾身邊,並且對兒子說:“國王棄禮違命,楚國要危險了!也隻有棄疾才能把楚國從毀滅中挽救出來。”

  “國中本無事,庸人自啟之”。嫌日子過得太安穩、又誌大才疏的楚共王給國家留下了巨大的隱患:他勾起了王子們爭奪的權力野心,也使得公卿大臣們各懷心事。

  再把目光轉向晉國。

  子幹收到蔓成然的密信後向晉國的卿大夫們辭行。韓起和羊舌肸在郊外設宴為他送行。子幹宴席中一反唯唯諾諾的表現,而是顯示出急不可耐又不可一世的樣子,就好像他已經成為了楚國的王似的。

  宴會結束後子幹和子皙乘著一輛馬車、孤孤單單地離開了。韓宣子望著兩人孤單的背影問叔向:“夫子覺得子幹能夠成功嗎?”

  叔向回答說:“難啊!”

  韓宣子問:“楚人和子幹全都憎惡楚虔,雙方就像市場上的交易者一樣,好惡相同、各有所求,怎麽可以說‘難’呢?”

  叔向說:“子幹在國內根本沒有同黨。沒有同好,哪有同惡?

  “他取得君位有五難:

  “其一,有君主寵愛卻沒有賢人幫助;

  “其二,有賢人幫助國中卻沒有內應;

  “其三,有內應卻沒有謀略;

  “其四,有謀略卻沒有民望;

  “其五,有民望卻沒有美德。

  “子幹在晉國十三年,他的追隨者中卻沒有賢明之士;他的家族凋零,親人相叛,不能說有內應;楚國沒有大亂,勝負還不可知就急於行動,不能說他有謀略;他長期作為羈旅之臣,國人早就忘了他,不能說他有民望;楚人沒有掛念他和讚頌他的,不能說他有美德。

  “楚王雖然暴虐,但仍然有所忌憚克製(對待穿封戌、申無宇就是例子),能夠任用賢臣。子幹以‘五難’想要推翻楚王,能夠成功嗎?最終擁有楚國的,應該是棄疾吧!棄疾執政陳、蔡,周邊的城邑都來歸順,吏治清明、盜賊伏隱、人民安樂。先有神明作出‘當壁’的征兆,又有國民的讚頌。羋姓發生動亂,必然是年少者取得勝利,這已經是天下共識。

  “棄疾還有‘五利’:

  “其一,有神明昭示;

  “其二,有國民支持;

  “其三,有美譽美德;

  “其四,位尊而得寵;

  “其五,官居高位,勢力強大。

  “以棄疾的‘五利’對子幹的‘五難’,成敗立見分曉。子幹哪有機會成為新王?”

  韓宣子說:“可是夫子沒有覺得,子幹與齊桓、晉文的境遇十分相像嗎?”

  叔向說:“齊桓是齊僖公寵妾衛姬的愛子,身邊有鮑叔、隰朋、賓須無為輔佐;有莒國、衛國為外援;有高氏、國氏為內應。他從善如流,不貪婪、不吝嗇,施舍不倦,求善不厭,最終保有齊國,不是很合理嗎?

  “晉先君文公,是獻公寵妾狐季姬的愛子,年少時便專心好學,十七歲逃亡時就有五位名士跟隨;有先大夫子餘(趙衰)、子犯(狐偃)為腹心,有魏犨、價佗為股肱;有齊國、宋國、秦國、楚國為外援;有欒氏、郤氏、狐氏、先氏為內應。流亡十九年守誌彌篤;惠公、懷公捐棄國民,所以人民追隨文公擁立為君。況且那時文公是獻公僅存的兒子了,人民又沒有異心,上天把晉國授予文公,不也是合理的嗎?

  “子幹和這兩位先君都不同,棄疾最受共王寵愛,他有稱王之誌卻深藏不露。子幹沒有恩惠施與民眾,沒有大國作為外援,流亡沒有人相送,歸國沒有人迎接;他沒有頭腦,沒有勇氣,隻知道投機,憑什麽登上王位?子幹如果知難而退,還能保留性命;如果真的坐上王位,絕對活不過一年!”

  以上就是叔向對楚國政局和子幹命運的預言,很不幸的是這個預測非常準確。

  如今楚國王廷上下都是棄疾的黨羽,子幹唯一可以信任的人(觀從)也棄他而去;王室中沒有一個人認為坐在王位上的、應該是這個從晉國溜回來摘桃子的、一無是處的家夥;所有人都替棄疾憤憤不平。

  局麵完全在棄疾掌控之中,接下來這位天才的導演就推出了一部史詩級的曆史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