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楚靈王之難(四)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326
  太子祿被殺之日正是楚靈王決定回師之時。

  鑒於楚靈王還統帥著一支龐大的軍隊,政變者不敢有絲毫懈怠。聯軍占領有利地勢,修建軍營和工事,以等待即將到來的大戰。

  觀從向新王獻策說,靈王的軍隊已經疲憊不堪,軍士們厭倦戰爭,歸鄉心切;他願意帶領一支軍隊去瓦解已然軍心渙散王師。

  棄疾起兵不久,楚靈王就收到了情報;其後各種消息接連不斷地傳送過來。鄭丹催促靈王迅速向郢都進軍,趁叛軍立足未穩之際擊敗敵人;但是多數將領都被誇大的叛軍數量嚇住了,他們認為應當把包圍徐國的軍隊迅速撤回來,與王卒合兵一處再與叛軍決戰。

  鄭丹急切地說道:“我國滅亡陳、蔡後收繳了兩國的武器盔甲,並派遣楚軍負責兩地的防務。棄疾倉促起兵,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兵甲武裝龐大的軍隊。陳、蔡‘兵力’或許很多,但他們沒有兵器可以進攻,又沒有盔甲進行防禦,不過是幫手持凶器的暴民罷了!數量再多又有什麽用?”

  反對者說:“如果像夫子所言,武裝暴民是無法攻破郢都城牆的!為了防止意外,還是應當等軍隊到齊了才好。”

  鄭丹怒道:“暴民當然無法攻破,但是軍隊中有三位王子,還有若敖氏和薳氏成員,你們知道他們在城內有多少黨羽?有多大力量?一個棄疾就相當於半個楚國了!”

  最後一句話把楚靈王嚇住了,但是他立即做出了相反的決定——等待援軍到達再回師郢都。

  禍不單行,包圍徐國的楚軍撤退時行軍過於倉促,在途經豫章時遭到吳軍的伏擊,幾乎全軍覆沒。五大夫或戰死,或被俘,沒有一個逃出來的。惡訊傳來,王師上下一片嘩然。這還不算完:就在此時,觀從派來的間諜潛入軍營,他們四處尋找自己的鄉黨族人,告訴他們王都發生的巨大變故,要他們盡可能快地逃回楚國去,並說“先歸者各複其所,後歸者削鼻為奴”。

  事到如今,楚靈王已經沒有任何手段挽回失敗了。盡管他采取了嚴厲措施,逮捕殺掉了一些混進軍營的間諜和逃跑的士兵,又向他們保證自己可以重新奪回王位,並許諾給忠誠者以大量賞賜。

  但是失去的軍心再也無法重新樹立,每天仍然有大量的軍士逃跑,而且逃跑軍官的級別越來越高。終於,軍隊在行進到訾粱(今河南信陽附近)時徹底潰散,全都逃向對麵駐紮的、觀從率領的楚軍營中去了。

  多年以前,那時還是令尹的王子圍對自己“是否能夠得到天下”進行占卜。龜兆顯示“不吉”,他將龜甲摔在地上,指著上天破口大罵:“區區王位你都不想給我(他要得還真不多),真是瞎透了眼!你不給,我自己取!”士兵們對靈王的貪婪感到無比厭惡,因此從亂如歸。

  鄭丹讓楚靈王換上普通士兵的衣服,保護他從亂軍之中逃出去。這時他才聽到兒子們被悉數殺死的噩耗。他自投於車下,伏在地上嚎啕大哭。

  王子棄疾、那個他最信任的弟弟,被天下名士稱讚為最溫和、最知禮的謙謙君子,不但顛覆自己的政權,而且下手竟然如此凶殘狠毒!

  一名年老的侍從把靈王扶起來,靈王問他:“別人痛愛自己的兒子,也像寡人一樣嗎?”

  老侍從說:“小人已經沒有兒子啦——小人的兒子們全都跟隨王師戰死啦!小人就像站在溝壑邊緣一樣,馬上要被擠下去了!”

  楚靈王抱著那個老人大哭道:“我殺掉太多別人的兒子啦!否則能淪落到這種地步嗎!?”

  鄭丹勸靈王不要太悲傷,並說:“王應該做個打算,要不要到郢都郊外去,聽候國人的決斷?”

  靈王對自己的臭名昭著有著深刻的自知之明,他說:“眾怒不可犯!那隻是死路一條!而且會死得毫無尊嚴!”

  鄭丹說:“要麽逃到大邑去,向諸侯借師反攻都城。”

  靈王說:“不可能了,諸侯早就背叛不穀了。”

  鄭丹說:“要麽流亡他國以圖後事?”

  靈王仰天長歎:“大福不再,隻取其辱罷了!子革,你不要陪不穀到死了,回楚國去吧!你是楚國的良臣,而良臣是任何一個君主都需要的!”

  鄭丹跪下來向楚靈王稽首,楚靈王又抱著他哭了一通,就把他放走了。

  然後楚靈王就銷聲匿跡了。這種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情形對楚國造成的混亂狀況,比知曉他在哪裏、在幹什麽更為嚴重。因為人們不知道這個老暴君什麽時候會突然出現,會不會指揮著一支來曆不明的軍隊將背叛他的人趕盡殺絕。

  新王問鄭丹楚靈王的下落,他卻絕口不言。新王氣急敗壞,想要殺掉鄭丹以逞逞威風;但是棄疾堅決阻止了他,仍然使鄭丹在原職位上效力。

  實際上,王子棄疾的野心早在多年前就被子產識破了。棄疾堅信“當璧”之兆不是偶然所顯,而是上天刻意的昭示。因此多年來,他一直苦心經營自己的勢力,尋找機會取靈王而代之。正當時機將要成熟而即將行動時,半路上突然殺出一幫大神(朝吳、觀從、子比和子皙),棄疾隻得被迫改變了政變計劃。

  其實棄疾一直對大夫們發動叛亂的情況了如執掌——蔓成然是棄疾真正的心腹,正是他毫無保留地把叛亂者的一舉一動都向棄疾做了匯報;因此在棄疾麵前,叛亂者毫無秘密可言。蔓成然也是因為虔誠地相信“當璧”的預言才真心侍奉棄疾的。

  起兵之前,王子棄疾、蔓成然、費無極經過密謀後認為,把子幹、子皙招回來並非是件壞事;把兩人置於自己控製之下也比使他們遠在晉國要有利。一旦出師,無論什麽事都可以趨勢那些傻瓜炮灰衝在最前麵;而真正的掌權者、棄疾,可以躲在幕後盡觀天下大亂、相機而動。於是在推翻楚靈王政權的過程中,三人一直配合著兩位王子演戲;無論成敗,發動叛亂和殺死太子兄弟們的罪行肯定要算在兩人身上了(但是楚靈王看得很透,他知道子幹根本沒什麽能耐,暴行都是棄疾幹出來的)。

  但是棄疾沒有想到靈王如此不堪一擊,那些炮灰根本沒有發揮作用。他剛剛打著子比的旗號消滅楚靈王的勢力,現在又想打著楚靈王的旗號幹掉子比和子皙了。楚靈王隻要不死,對王室就是個威脅,而棄疾看起來似乎刻意誇大這種威脅;他表麵上憂心忡忡,不停地誇大楚靈王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