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王子棄疾過鄭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234
  楚共王有很多兒子,其中留下名字的有五位,分別是楚康王、王子圍(楚靈王)、王子比(子幹)、王子黑肱(子皙)、王子棄疾(楚平王)。郟敖即位後,子幹和子皙已經居於卿位,兩人忠實地侍奉著國王;棄疾當時年齡尚輕而且地位不高,由於他沒什麽分量,因此也不太受兩方(郟敖和王子圍)重視。

  王子圍篡位前,棄疾已經升為上大夫。這位“小兄弟”的行為不太合群:他每日裏的行動路線隻限於官署和住宅,打交道的人也大多是同僚;他對任何人都彬彬有禮,但是也不親近或疏遠誰;他幾乎從不請客,又極少被別邀請。楚人說他特別像當年的陳公子完(齊國陳氏的先人),棄疾就用此種“禽獸無害”的表現置身於動亂之外;楚靈王登基後,把他升為少卿,主管外交事務。

  秋,王子棄疾奉命出使晉國。他向鄭人遞交了借道官文,鄭簡公不敢怠慢,請他在鄭國稍作停留,好使自己有機會盡下地主之誼。棄疾的回複簡而有禮,他說公務在身,不敢耽誤行程,也不敢打擾鄭伯。

  鄭伯堅持與棄疾會麵,棄疾這才勉強同意。鄭簡公在罕虎、公孫僑、遊吉的陪同下、在柤地設宴招待棄疾。棄疾以見楚靈王之禮見鄭簡公,又送給他八匹馬;以見令尹之禮見罕虎,送馬六匹;以見大司馬之禮見公孫僑,送馬四匹;見遊吉送馬兩匹。

  麵對行事如此恭敬、滴水不漏的棄疾,鄭國人甚至以為見到了假的楚國人。

  楚國使團規模很大,紮營造飯需要大量木柴,喂飽戰馬和馱獸也需要大量牧草。但是棄疾禁止放牧和砍伐樹木(隻能用隨軍所帶),不得破壞農田房屋,不得對鄭人強買強賣。紮營時選擇荒地林地,也不騷擾當地之人。棄疾還發命說:“敢違抗命令者,官員撤職,小人貶為奴隸。”使團往來鄭國皆是如此。

  子大叔說:“楚國淨出些奇怪的人!棄疾的舉動異於他人,他恐怕要有異誌了!”

  子產說:“是啊,他這是在向諸侯示好呢!”

  子皮說:“棄疾身份尊貴,地位卻低下,怎能不產生異誌呢?”

  子產說:“棄疾一旦成功,天下才會真正獲得安寧。”

  去年韓起、羊舌肸出使楚國時楚人沒有在境內迎接,這次棄疾來訪,晉平公也不準備迎接他,以報複楚人的無禮行為。但是叔向勸道:“楚國邪僻我國正義,君侯為什麽要效仿邪僻之人?《詩》說:‘爾之教矣,民胥效矣。’我們遵從自己的內心,報複他人有什麽意義?《書》說:‘聖作則。’為什麽不以善為則,卻以邪呢?匹夫行善,人們都會效仿,何況君主呢?”晉平公這才命羊舌肸到邊境迎接棄疾。

  楚大夫申無宇是申舟(就是那位因得罪宋昭公後來被華元處死、從而引發楚宋大戰的文之無畏)的後人,他的脾氣秉性像極了家族中那位不得善終的祖先,甚至在強權麵前也從未屈服過。

  幾年前王子圍還是令尹時,他就“借用”郟敖的依仗外出狩獵。申無宇當時恰好路過獵場,他見到楚王的旌旗(王旗長九仞,自上而下為十二旒;令尹旗長七仞、九旒),以為國王就在眼前,急忙跑來見駕。結果他看見的卻是興致正濃、大呼小叫、張牙舞爪的王子圍大人。

  申無宇大怒,他拔起王旗,抽出利劍,斬斷了三條旒和旗幟的相應部分,又高聲對著王子圍吼道:“令尹真是太過分了!一個國家出現兩位君主,那個人能忍受得了?”

  王子圍當時沒做出過激的舉動,他在篡位後竟然也沒有報複申無宇(或許他認為勇敢正直的大夫正是自己需要的)。可是不久,申無宇卻再次做出嚴重冒犯君威的大膽舉動。

  原來楚靈王為了建造章華台(宮)征發了數量龐大的民夫,但是人手仍然不夠;他便打著賞賜自由的幌子,鼓動各家奴隸逃進來幫助施工(這一損招還真有效,結果大量奴隸逃進章華宮尋求庇護),靠著那些免費勞力,那項勞民傷財的宏大工程這才得以按期竣工。

  申無宇家的看門奴隸也逃進那座王家禁地。申無宇可不管那套,氣勢洶洶地帶人闖進宮門抓人;奴隸大駭,立即逃進司宮大夫(工地總負責人)身邊尋求保護。司宮就把他藏在馬廄裏。

  申無宇向司宮要人,司宮說道:“夫子在王宮裏抓人,罪行真是太大了!夫子還是回去等待國王的命令吧!”

  申無宇不為所動,推開司宮闖進馬廄,終於抓住了奴隸,又帶著奴隸去見楚靈王。楚靈王當時正要飲酒,申無宇說:“王治理天下,諸侯治理封地,這都是古製。所以《詩》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又說:‘我疆我理,南東其畝。’天幹有十數,人間有十等;在下侍奉在上,在上恭奉鬼神。

  “因此王以公為臣,公以大夫為臣,大夫以士為臣,士以皂人(無爵位而有員額的黑衣武士)為臣,皂以輿人(無爵位無員額的武士)為臣,輿人以隸(罪人)為臣,隸以僚(罪人中的苦役)為臣,僚以仆(三代為奴之人)為臣,仆以台(又稱陪台,逃亡被抓回的奴隸)為臣;十等人之下還有養馬的圉人、養牛的牧人。這些人集合在一起才能促成百事。

  “如今司宮大夫質問臣:‘你怎麽敢在王宮裏抓人?’臣不到宮裏抓,又去哪裏抓呢?周文王之法說:‘有亡,荒閱(奴隸逃跑了要進行大搜捕)。’周文王不接納罪人,維護了主人的利益,這才取得天下。楚先君文王也製定了《仆區》之法,說:‘隱匿盜賊的,與盜賊同罪。’所以才能把國土擴大到汝水流域。

  “如果按照司宮的說法,臣將無法抓獲逃跑的奴隸。逃跑卻放棄抓捕,設置陪台等級還有什麽意義?缺少一等人,王事豈不是出現漏洞了嗎?當年周武王曆數紂王的罪行說:‘天下逃亡者將紂當成主人,像魚聚於淵,獸集於山。’所以天下的奴隸主都想殺死紂王。

  “君王希望成為諸侯之長卻效仿紂王的做法,又怎能達成心願?”

  楚靈王說:“帶著你的奴隸回去吧!盜賊受到庇護,天下又怎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