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虢地之盟(三)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279
  王子圍給趙武出了個大大的難題,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趙武身上,看他如何化解危機。樂王鮒因為自己所受到的侮辱而大肆攻擊叔孫豹,說:“一國上卿豈有不知國家發動戰爭之理?叔孫豹知道真相卻故意隱瞞,應當罪加一等。”他為了報私仇,連國之大節都拋到腦後去了。

  趙武對祁午說:“叔孫豹臨患不忘國,思難不越官,圖國忘死,可以稱得上忠信貞義之士。這樣的大臣是諸侯大夫們的楷模,不可以被當做罪犯處死。我應當盡盡全力挽救他!”

  趙武立即請求與王子圍進行緊急磋商,討論如何解決魯國使者“罪行”問題。

  見到王子圍後,趙武首先說:“魯國有罪,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魯國的罪行要由誰承擔,又要受到怎樣的懲罰,還需要進一步商討。兩國交戰都不斬來使,何況舉行的是和平之會。作為使節,叔孫豹臨患不避難,畏懼大國的威望,不敢逃避懲罰,這種臣子是每個君主都希望得到的。如果您赦免他,用來勸示您的屬下官員不是很好嗎?

  “如果楚國的官吏在內不染汙穢,在外不避國難,國家社稷還有什麽可以擔憂的?要知道,國家的禍患都是從有貪官而不能治,有國難而不能擔當開始的啊!不嘉許叔孫豹那樣的能者,誰還肯為國家社稷擔當責任?所以我向您請求赦免叔孫豹,您召集盟會赦免有罪的國家,又獎賞賢能的大臣,諸侯哪一個不欣然望楚而願意歸附呢?

  “再說兩國邊境上城邑的歸屬哪裏有過定數?這種事情哪國沒有?魯國和莒國對鄆城的爭奪曠日已久,如果此時百濮與楚發生衝突,難道楚國的大臣會因為召開弭兵大會而坐視不管,任由百濮入侵嗎?我認為如果魯、莒的爭鬥如果沒有危害各自的國家社稷就不要再幹涉了。拋開煩惱,獎賞賢臣,勸人向善才是重中之重!”

  伯州犁當即表示反對,他說:“夫子的比喻很不恰當,如果百濮攻楚,楚國當然可以自衛。但魯不是楚,而是百濮。

  “諸侯在盟會期間發動戰爭而使者受到懲處,是周成王時期就已經規定下來的製度,幾百年來各國都在遵守,我們不能在魯國人身上開這個先例。況且我聽說,魯國這次進攻正是趁莒國參加盟會而毫無防備的時候發動的,魯人居心之險惡,對大國之藐視,對盟誓之褻瀆可見一斑!

  “如果我們不去討伐魯人的罪行,那就不是獎勵賢人而是在縱容罪惡了!以後會有其他諸侯借用這個緣由肆意發起戰爭,隨意褻瀆盟約,那麽還召開弭兵大會幹什麽?盟誓還有什麽約束力?大國的威望又表現在哪裏?盟主無所作為,還叫做什麽盟主?所以必須要追究魯國人的罪行!”

  伍舉向王子圍使了個眼色,王子圍就請趙武先到別室休息片刻。但是接下來伍舉把伯州犁也“請”出去了,屋中隻留下他和王子圍兩人。伍舉說:“我還是讚同趙武所說的。叔孫豹是名滿天下的良人,他如果生長在晉國,完全可以和士會、欒書相媲美;生在齊國,可以和管夷吾、鮑叔牙相媲美。他的威望之高恐怕是你我所想象不到的。

  “殺掉這樣一個人,除了造成政敵的攻訐、魯國的背叛、諸侯的怨恨、盟國的離散,恐怕對夫子、對楚國一點益處也沒有。楚國的威望已經夠高了,而且這種威望不是借助殺掉諸侯名臣來加以鞏固的。現在我們需要做些懷柔的仁慈的事情來撫慰諸侯,否則諸侯對楚國的怨恨隻能轉化為對晉國的親附,到那時楚國的威望再高又有什麽用呢?

  “趙武主動來到楚營求情,大人的麵子已經賺得夠足了;大人用威嚴震懾諸侯,用仁慈安靖諸侯,天下誰敢不心服口服呢?何必要為自己樹立敵人,把盟友推向晉國去呢?

  “況且,您知道,伯州犁是個聰明人,這麽簡單的道理他還看不透嗎?他之所以這麽做,恐怕是別有用心!”

  最後一句話說到王子圍心裏去了,王子圍並不知道伯州犁是郟敖安插在自己身邊的眼線;但是就從這時開始,聰明絕頂的王子圍感受到了異樣(而伯州犁的初衷卻隻是為了討好他而已),因此失去了對他的信任,以至於最後竟然對他痛下殺手。

  王子圍把趙武請回來,同意了他的請求,又請趙武原諒自己的魯莽。王子圍送走趙武,親自趕到拘禁室把叔孫豹放出來,並當著各國大夫的麵把叔孫豹大大讚賞了一番,大夫們則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情不住地讚美王子圍。

  隨後王子圍設私宴招待趙武,叔向作陪。王子圍在席間賦了《大明》的第一章:“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愼斯,不易為王。天位殷嫡,使不挾四方。”

  趙武知道王子圍已經把自己比作楚國的王了,而他現在正期待著自己對此事的反應。

  趙武對他明目張膽地宣揚野心感到無比震驚(薳罷的保密工作算是白做了)。趙武深知,一個連君主都不放在眼裏的人是無所敬畏的,王子圍一旦奪取君權必然會重啟戰端,天下諸侯數年來做出的巨大努力就全都報廢了;因此他不但是楚國的災難,也是全天下的災難。

  趙武深深擔憂,於是用《小宛》第二章進行答賦:“人之齊聖,飲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趙武既婉轉又很不客氣地告誡王子圍:“聰明的人飲酒也能如平常一樣沉穩;昏聵的人卻隻會胡吃濫飲;請各位謹言慎行,否則天命不佑!”

  宴會結束後,趙文子在回營的路上對叔向說:“令尹要自立為王了,你看他能夠成功嗎?”

  叔向說:“楚王弱小,令尹強大,他當然能夠成功。但是雖然能成,卻一定不得善終。強大摧毀弱小卻心安理得,強大的那方就叫做‘不義’。不義卻變得強大,將會迅速毀滅,所以《詩》說:‘赫赫宗周,褒姒滅之。’鄭莊公說:‘不義不昵,厚將崩。’

  “令尹奪取王位必然求得諸侯的擁戴。如果晉國表現得忍讓一些,諸侯無奈,將前往楚國;王子圍一旦得到諸侯,將暴虐滋甚;楚人將不堪忍受,必然推翻他的統治。他又如何能得到善終呢?他以不義的強大取得勝利,必然將不義作為行為準則,以其作為準則行事稱為‘**’,又怎麽可以長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