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向戌弭兵(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260
  “向戌弭兵”是本年發生的震動天下的大事,是春秋史上的標誌性事件,是兩大聯盟對抗的結束,也是聯盟(包括諸侯國)內部分裂的開端。

  前麵介紹過,春秋史上發生過兩次“弭兵”事件,第一次是“華元弭兵”(魯成公十一年),至今已有三十四年。但華元弭兵是場虎頭蛇尾、始亂終棄的大會,大會結束剛剛五年就爆發著名的晉、楚鄢陵之戰。而向戌發起的大會卻是成功的,至此以後,華夏與南方兩大聯盟和睦相處,兩位霸主間再也沒有發生過大的衝突,晉、楚終於結束了長達八十六年的爭霸戰(從城濮之戰起算)。此篇過後,本作品就寫完三分之二了。

  原來向戌擔任在左師後,他除了致力於發展與晉國關係的同時,也和令尹子木(當時還是莫敖)建立了親密的友誼。

  向戌看到,晉、楚走向衰落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雖然原因各有不同),但是統治階級(尤其是楚國)不肯麵對自身罹患的各種頑疾,不肯承認國力已衰(對時局有著清醒認識並敢於直言勸諫的人,都被扣上“不忠”的帽子受到排擠,甚至迫害),反而大肆宣揚“敵國正在走向衰落,我國必將稱霸天下”的論調。

  這種由愚蠢瘋狂的病態心理產生的輿論非常危險,它會使最高權力核心產生嚴重誤判,從而做出錯誤的戰爭決定,最終把國家推入毀滅的深淵。

  但是向戌的及時介入使得局勢逐漸緩和下來,他為晉楚兩國的接觸交流鋪設了一條緩坡,使兩國人從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走下來,使得雙方開始靜下心來考慮結束敵對關係。

  其實,向戌數年前就產生了弭兵的想法。他曾向王子追舒、薳子馮和士匄等人都表達過意願,王子追舒說:“我能從和平中得到什麽好處呢?”薳子馮說:“弭兵大事不是我這種小人能夠做到的。”士匄說:“晉國霸業不可以毀在我的手上。”屈建和趙武倒是非常熱心,但是兩人都做不了主。結果弭兵之事就被暫時擱置下來。

  屈建和趙武先後升為上卿,向戌又向兩人提出和平建議。

  趙武把卿大夫們召集到一起討論對策,韓起說:“戰爭是殘害人民的惡鬼,是吞噬財富的凶獸,是每個國家的巨大災難。有人向我提議召開弭兵大會,先不論是否現實,我是非常讚成這種思想的。我們應當積極促成會議,否則,如果楚人搶在晉國之前召集會議,晉國恐怕就要把盟主讓給楚國了。”

  屈建的意見與趙武相同,他又委托蔡國人做為兩國溝通的中間人,聲子這才受命奔波於晉、楚之間。

  向戌又去遊說齊景公。但是齊國人感到有些為難,因為他們還想把魯國人趕到泗水南麵去呢。但是陳須無說:“晉、楚已經同意了,我國怎能否決?我國不許,就會成為天下諸侯的眾矢之的,就是以區區一國和天下列國為敵了。”齊景公隨後也同意了。

  向戌又馬不停蹄地跑到秦國,秦國人也表示熱烈歡迎。

  不久,晉、楚對會議程序和議題基本達成一致,於是派出使者將會議的時間、地點和參會者資格告參會各國。

  五月二十七日,晉國正使趙武與羊舌肸率先到達宋國;二十九日,鄭國副使良宵率隊到達;六月二日,魯叔孫豹、齊慶封、陳須無、衛石惡(他是料理了寧喜的屍體後才過來的)到達;八日,晉國副使智盈到達;十日,邾悼公到達;十六日,楚副使王子黑肱(楚康王的兄弟)到達。

  六月十七日,智盈與王子黑肱舉行了第一輪磋商,雙方同意結束敵對狀態,並就聯盟中各小國到對方盟主國進行朝覲(交相見)達成共識。趙武和向戌坐在幕後旁聽了會談內容,兩人對結果表示讚同。

  會議結束後,王子黑肱找到向戌說:“令尹將在兩天後到達陳國,請夫子到陳國先於與令尹大人見麵。”向戌不敢怠慢,立即趕到陳國去了。

  兩日後在淮陽,屈建聽取了向戌的匯報後思考良久,皺著眉頭說道:“齊和秦怎麽不在‘交相見’的名單中?那兩個國家有什麽特殊的?我的意見是把齊、秦又加進去。請夫子向晉中軍大夫轉達我的意見。”

  向戌帶著屈建的托付又匆匆趕回宋國去見趙武。趙武說:“秦、晉、齊、楚四國匹敵;晉國不能指揮齊國、正如楚國不能指揮秦國。楚國如果能夠說服秦人朝見寡君,寡君怎敢不極力說服齊人?”

  六月二十六日,向戌帶著趙武的答複再次來到淮陽。屈建不敢擅自做主,立即派人回國向楚康王請示。楚康王說:“不要在齊、秦問題上糾結。但是其他國家必須交相見。”

  七月二日,向戌再次返回宋國,轉達了楚國人的意見。智盈與王子黑肱確定了最後的結果。趙武與王子黑肱當天進行了歃血儀式,約定任何一方不得再對載書的內容進行更改。

  七月四日,屈建終於姍姍來到宋國;一同前來的還有陳孔煥和蔡公孫歸生(聲子)。幾日內,曹、許、滕、邾大夫皆至。

  當時各國使團都帶了大量的軍隊。為了為防止發生意外,晉人把軍隊駐紮在商丘北郊,楚人駐紮在南郊,兩軍又被諸侯軍隊隔離開來。楚軍人數遠多於晉軍,而且挖掘了深溝,設置了堅壘;士不解甲,馬不除轡,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而晉軍卻顯得十分放鬆。

  趙武的隨從說:“楚軍的氛圍太凶險了,夫子是不是采取點反製措施?”趙武說:“沒什麽大不了的,楚人一旦發難,我們就快速撤進商丘。楚人能奈我何?”

  會盟儀式定於七月五日在東郊舉行。臨出發前,屈建令隨從們在外衣裏麵套上軟皮甲。

  伯州犁說道:“我們以信用會合諸侯,卻使用無信的手段,是不是太過分了?諸侯由於信任楚國才表示服從,楚國如果失去信用,就是拋棄了團結諸侯的根本,必不能成。”他堅決反對穿上皮甲。

  屈建說:“晉、楚互不信任已經太久了,隻要取得對楚國有利的效果,即使無信又能怎樣?”

  伯州犁帶著萬般無奈退出軍帳,對隨從說:“令尹大人活不過三年了!他拋棄信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目的能達到嗎?我看不能!失去了信用,肯定活不過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