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趙武滅烏餘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133
  “那些目光短淺的人隻是憑一時性情才叫囂戰鬥,實則是貪禍之舉。他們靠喊口號來釣取忠誠的虛名,到頭來隻能給國家帶來災難。執政者切不可被他們的愚蠢輕狂所影響。”

  子展認為子產分析得非常透徹,於是下令隻在新鄭內城布置防禦,任何武裝不得在城外抵禦敵軍。

  十二月初,楚軍一路暢通無阻到達新鄭城外;五日,楚軍進入不設防的外城,並搗毀了部分城牆。楚軍沒有繼續進攻內城,而是轉而進攻北門。鄭人派出一隊炮灰(那些炮灰都是叫囂得最歡的人)出城與楚軍作戰,結果楚人大軍壓上,鄭人立即關閉北門。來不及逃進城的九個人就成了敵人的俘虜。

  楚軍又圍著新鄭城繞了半圈,這才撤軍回國。楚康王在許靈公靈柩前告慰說他已經替死者完成了心願,希望死者的在天之靈能夠安心。然後許國人才將靈柩下葬。

  下麵要介紹的,是一位大夫如何蛻變為三不管的山寨大王,又如何被趙武兵不血刃地消滅的。衛國原來有個邊邑名叫廩丘,後來被齊國占領,齊靈公將它封給大夫烏餘。烏餘與高厚私交甚密,被認為是高厚的喉舌和打手。高厚被殺不久,烏餘便帶著廩丘投靠了晉國,結果廩丘就這樣成了晉國的附庸。當時齊莊公正集中全力對付夙沙衛,等他取得勝利準備進攻廩丘時,卻發現烏餘已經搖身一變,成了被晉平公冊封的“廩丘君”了。

  齊莊公為了修複對晉關係,隻得忍氣吞聲,暫時放棄對廩丘的軍事行動。

  後來齊莊公趁欒盈作亂入侵晉國。齊師撤軍後,齊國人為抵禦即將到來的報複開始全力備戰,還是沒有精力收複廩丘。

  在此期間,烏餘依仗士匄撐腰,竟然攻占了衛國的羊角城。烏餘決定繼續擴大勢力(人們有理由相信他要建立一個“烏餘國”),又把目光轉向了魯國的高魚城。

  烏餘領著一群亡命徒悄悄來到高魚城外。當時天上正下著大雨,能見度非常差,匪徒們順著地溝鑽進城內,在叛徒的接應下占領了高魚的武器庫,靠著那些武器才戰勝了當地守軍。

  烏餘的野心繼續膨脹,不久又攻占了宋國的一座城。烏餘就這樣在幾年間擁有了四座城市,其規模足可以與許國相匹敵了。

  諸侯們忌憚烏餘的身份,不敢動用武力收回失地,轉而向士匄投訴。但是士匄還沒做出回應就去世了,趙武上任後一直忙於與楚國締結合約之事;直到本年年末,趙武才抽出時間來解決烏餘問題。

  趙武對晉平公說:“晉國為華夏盟主,如果遇到諸侯互相侵伐、奪取他國土地時,盟主就會動用武力迫使諸侯返還搶占的土地。而烏餘不過是個叛臣,遠遠不能稱為‘諸侯’,而他的所作所為卻更加貪婪無恥,簡直不把盟主放在眼裏。臣請討伐烏餘,將城邑還給諸侯們。”

  趙武成立了一個工作組,把與烏餘案件相關的所有材料翻出來仔細分析研究。結果他吃驚地發現烏餘竟然已經有了一個軍的兵力,而且各邑城牆修建得十分堅固,易守難攻。

  趙武有位參謀名叫胥梁帶,是個足智多謀的人。胥梁帶說:“用武力征服烏餘無疑是下下策,但他仍然是晉國大夫、仍然聽命於晉國。我們隻要把他從老巢裏引出來,剩下的事就可以交給諸侯們解決了。”隨後他又提出引蛇出洞的具體方案。

  趙武不住地點頭稱好,於是把任務交給他去完成。

  不久,魯國人在晉人暗中授意下進攻高魚,烏餘不得不向晉國求助。趙武於是把胥梁帶派出去。胥梁帶率領一支軍隊來到高魚郊外,晉軍在距離魯軍營地十裏處駐紮下來。胥梁帶進入魯國軍營,對魯國人的“入侵行動”發出“強烈譴責”,並要求對方“立即撤軍”,“不得有誤”。

  魯國人不敢觸怒盟主,第二天一早便“乖乖”溜走了。胥梁帶隨即進入高魚,見到了烏餘。他說:“夫子占據這些城邑畢竟不是正當的,君侯命我說服各國承認你對現有城邑的占領權。但是,你不可以繼續擴大勢力範圍了!否則君侯也保不住你!”

  烏餘點頭稱是,胥梁帶便依次訪問了齊、衛、宋、魯,勸各國君主將被占城邑讓給烏餘。他最後來到廩丘,對烏餘說:“我已經說服列國君主了,君主們要派使者參加城邑交接儀式;我也奉命對夫子和屬下進行賞賜。地點定在曹國境內,你不要擔心,你們有我軍的保護,沒人可以威脅夫子。”

  烏餘大喜過望,沒有產生任何疑心。魯襄公二十七年(BC546)春,他帶著重要人物傾巢而出,隊伍在晉軍的“保護”下進入曹國。各國使團陸續趕到預定地點,烏餘見各使團的小臣、仆從雖多,但是隨行的衛士卻很少,他就不再為安全擔心了。

  曹人事先劃出一片很大的場地,平整了土地並用帷幕圍起來。儀式開始了,各國使者率先進入場地,烏餘帶著手下神氣活現地走進來。他突然感覺現場氣氛不對:場內竟然沒舉行儀式的器具和犧牲;列國人都用憤恨的目光緊盯著他;胥梁帶的儀仗隊本來是最先進入的,可是現在卻連個影都找不見了。

  烏餘大叫:“我們中計了,快撤!”

  但是列國人不會再給他任何機會了,有人發出了命令,人們一哄而上;烏餘轉身逃出帷幕,等待他的卻是更加猛烈的攻擊;列國儀仗隊裏的小臣也除去外衣,露出皮甲,手持利劍加入戰團;而晉國營地方向卻悄無聲息,所有人都憑空消失了(胥梁帶已經帶著軍隊撤退了)。

  諸侯使團全殲了敵人,各國隨即收回了失地。趙武的聲譽刹那間衝到頂峰,諸侯大夫讚美他,同僚們奉承他,名士們紛紛投靠他。但是趙武說:“人們應當感謝晉侯,我隻是執行了君侯的命令。”

  晉平公得意忘形地說:“沒有寡人許可,趙孟什麽也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