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楚國滅舒鳩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724
  舒鳩人在薳子馮去世後就發動了叛亂。

  前麵說過,舒鳩人已經暗中與吳國簽訂了同盟條約,表麵上卻不承認。楚國人從群舒撤軍後,也沒有立即脫離南方聯盟。吳國人實在等得不耐煩了,就派使者去催促舒鳩人盡快兌現承諾。

  夾在大國之間的小國就是這樣: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進也有罪、退也有罪;因此對那種得罪一方的事能拖就拖,不拖到最後一刻絕不行動。

  舒鳩子見實在拖不過去了,隻好下達了“驅楚令”。舒鳩人驅逐了國內的楚人,沒收了他們的財產,宣布廢除與楚國簽訂的同盟條約。

  楚康王大怒,立即將滅亡舒鳩的計劃就提上日程。當時屈建已經升任令尹,屈蕩繼屈建擔任莫敖。

  屈建說:“吳子慫恿舒鳩背叛,恐怕是準備與楚國全麵開戰了。舒鳩在東方的地位相當於北方的申、息;此戰若敗,楚國的軟腹就會暴露在吳國麵前,所以此戰隻能勝不能敗。我的方案是以進攻舒鳩為名,以消滅吳國援軍為實。吳軍戰敗,舒鳩不能獨存。”

  七月中旬,楚國大軍悉起。軍隊東出大別山,途經龍舒、舒庸、舒廖諸城,最後包圍了舒鳩東麵的離城要塞。楚軍對要塞圍而不攻,以等待攻擊吳國援軍。

  吳子諸樊收到情報,興高采烈地說:“我們擊敗楚軍,明年就可以到郢都去舉行臘祭了!”

  諸樊派公子猛和公子無宇率軍救援。公子猛人如其名,凶猛好戰,就是腦子經常轉不過彎;公子無宇智謀有餘,勇氣不足。這兩人的優點加在一起,吳軍將戰無不勝;缺點加在一起,則戰無一勝。

  屈建得知吳軍距離舒鳩已經不足一天路程,便開始執行預定計劃。他把左軍交給子強、息桓、子捷、子駢、子盂五位軍帥;命令左軍散開隊形,緩緩而退。屈建則率右軍迅速插到吳軍後方。結果左軍堵住了吳軍前進的道路,右軍截住了敵軍後退的道路。吳軍遭到東西夾擊,南北方向卻有很大的缺口。

  吳國人也不急於擺脫前後受敵的狀態,竟然若無其事地在原地紮下營寨。屈建登高一望,發現吳軍營地分布在一片連綿起伏、坡度平緩的丘陵地帶之上,營地的形狀就像一條“兩頭蛇”;蛇頭朝外,分別對著左、右二軍。敵軍人數眾多,防禦工事修建得十分完善。麵對這種形勢,屈建沒有強攻的把握;同時他還要提防身後的舒鳩人:那些“老鼠”時不時地跑出來騷擾楚軍。

  子強等人也有著與屈建相同的憂慮,他們也不敢輕易發動進攻。令人沮喪的消息不停地傳來,原來舒鳩人把使者派到群舒各個城邦中,鼓勵、勸說甚至要挾君主們背叛楚國。

  那些小城邦比舒鳩還弱,君主們與舒鳩子一樣,深諳見風使舵之道;他們表麵上表示願意唯舒鳩子馬首是瞻,暗地裏卻緊張地關注著局勢。

  如今,小君主們見雙方僵持不下,不禁紛紛冒出頭來透透氣,帶著軍隊遠遠地觀察形勢。形勢對深入敵國腹地的楚軍顯然是不利的,這個觀點已經被大多數人所認同。

  交戰區周圍已經紮滿了群舒人的營帳,就好像兩隻雄獅相互對峙,準備以命相搏,周圍則落滿了禿鷲,準備在一方被咬死時分上一杯羹。

  吳、楚對峙已經進入第六天。子強心急如焚,他把將領們召集到一起說道:“軍隊久留在敵國境內,再勇敢的士兵也會變得怯懦,不如立即與敵軍進行決戰,否則就連逃跑的勇氣也失去了。”

  息桓說:“但是強攻敵營就相當於自殺啊!”

  子強說:“當然不能強攻,我們應當把敵軍引出來。周邊地形複雜,不能進行大規模作戰,敵軍數量的優勢發揮不出來;而一旦短兵相接,我軍單兵戰的鬥力絕對會壓倒敵人。

  “我計劃率領餌兵前去挑戰,敵人必然出兵應戰。諸位率精兵設下埋伏。我戰勝,諸位立即進軍,我戰敗,諸位相機而動。隻要發動進攻,無論怎樣我們都會有勝機,縮在軍營裏卻與等死無疑。”

  四位軍帥都同意了,子強又派人去向令尹子木匯報計劃。第二天淩晨,子強整裝待發,四軍帥將軍隊集合起來,隨時準備出戰。

  吳國人把駐地攤子鋪得非常大,這兩日又向前推進了數百米;與主營側麵相隔的、一個小丘的緩坡之下有個小營,子強就把目標鎖定在小營上。

  子強率軍從自己營地後麵繞了個圈子,繞到敵營側麵,並隱藏在叢林之中。他子細查看了敵營附近的地形,根據實際情況製定了戰術。子強一聲令下,軍士們握著兵器大步流星衝向軍營。

  吳國人大驚失色——由於此地遠離楚營,沒人料到敵軍會舍近求遠襲擊自己。軍士們匆忙應戰,但是草草搭建的、簡陋的藩籬馬上就楚人踩在腳下,楚國人一擁而入,對著吳國人窮追猛打。

  吳國人抵擋不住敵人凶猛的攻擊,轉身向主營方向跑去了;楚國人身後大造聲勢、緊追不舍。用於事發突然,吳軍主營中負責觀察情況的士兵驚慌失措,把金鐸敲得震天響,從主帥到普通士兵都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出了急性黃疸。

  吳軍反應相當迅速,將領們快步走出軍帳集合軍隊,士卒們抓起武器跑來跑去,尋找自己的軍旗和長官。片刻之後營門打開,吳軍主力出營列陣。

  逃跑的吳軍跑到坡上回頭一望,發現敵軍數量並不是很多,而且沒有後續部隊,此時吳軍主力也飛奔趕來。小營指揮官的自信心頓時又回到了身邊。他大吼一聲,帶著軍士們便對著敵人衝下去了。

  子強見戰術已經奏效,大喊一聲:“撤退!”結果剛才還在張牙舞爪的楚軍瞬間掉頭奔逃,吳軍在後麵緊追不舍。

  子強眼見就要把敵人引進包圍圈,不料吳軍卻突然停止追擊了。原來公子無宇阻止公子猛說:“這明顯是支餌兵,前方地形複雜,楚人肯定會在那裏設下埋伏,將軍還是下令收兵吧。楚軍已經耐不住性子了,三日之後必然撤退,到那時我們再追擊敵軍,必然大獲全勝。”

  公子猛卻說:“我軍今日就能得勝,為什麽要等到三日之後?”

  他不顧副將的勸阻,下令繼續追擊。

  公子猛見敵軍又開始前進,這才鬆了口氣。

  吳軍很快踏進陷阱,隊伍就被楚軍分割成數塊。在地形複雜狹小的空間裏、在敵我亂哄哄攪在一起的情況下,任何戰術都失去了作用。士兵們賴以戰勝的法寶隻能是無畏的勇氣和精湛的格鬥技術。楚軍作為享譽天下兩百年的老牌勁旅,單兵戰鬥力與秦、晉、齊不相上下;吳軍士卒雖然從不缺乏勇氣,但是訓練技術卻落後於楚軍。因此吳軍雖然拚盡全力,最終還是戰敗潰逃了。

  在右軍方麵,屈建將軍隊一分為二,從兩側向主營推進。留守的吳軍將領見公子猛部遭到伏擊,也不敢主動出擊。之後吳軍放棄了軍營,向公子猛軍緩緩靠攏,最後與公子猛合兵一處逃走了。

  楚軍戰勝敵軍後馬上包圍舒鳩城,一直在看熱鬧的群舒的首領們紛紛跑到營中向屈建道賀,並希望為討伐“叛徒”進微薄之力。

  屈建也不推辭,命令這幫人率先攻城;結果舒鳩子召來的“同盟者”如今卻成為進攻自己的急先鋒。

  八月下旬,楚軍攻克舒鳩,舒鳩子戰死。屈建沒收了原住民的武器,把舒鳩大臣和族老們監禁在軍營裏。後來楚康王下令將舒鳩人遷到郢都附近,又把大批楚人遷入舒鳩城。如此一來,舒鳩真的成為了楚國位於東方的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