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鄭軍入陳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102
  華夏聯盟總算解決了齊莊公那個大麻煩,新君齊景公還是個未婚青年,對治國一竅不通(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死),國家大權掌握在崔、慶手中。崔杼是現實主義者,也是個野心家;但是他的野心在於控製齊國,不在稱霸華夏。至於慶封,隻要給他幾個失足少女和好酒好菜就能把他打發得樂樂嗬嗬的。

  因此諸侯們終於可以消停下來給他國製造麻煩了。

  前麵說過,鄭簡公曾於去年到晉國去請求討伐陳國,士匄許諾說,他將在製服齊國後將此事提上日程。

  但是齊國屈服後,士匄卻一病不起;而且據醫生說,他很有可能再也爬起不來了。子展想要等新中軍上任再聯晉伐陳,子產卻說:“誰能預測到明天會發生什麽事?我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不可知的未來上,晉人既然已經同意伐陳,我們不如自己出師吧!”

  這幾年陳國不但經常騷擾鄭國,而且在去年與楚軍聯合伐鄭過程中幹了多令鄭人感到特別惱火的事。原來陳人在撤軍時把沿途的水井全部填埋,樹木砍伐殆盡,房屋悉數推倒。大軍所過之處,如同被烈火燒過一般。

  六月,子展、子產率七百乘戰車閃擊陳國。鄭軍從新鄭出發後僅用了兩日便到達淮陽城郊。鄭軍突入淮陽,陳人都搞不清鄭軍是怎麽進來的,於是舉國大亂,大街小巷到處都是驚慌失措奔逃、躲避的國人。宮內也是如此,奴隸和小臣們最先逃跑了;近衛隊長登高一望,見鄭軍戰車橫衝直撞,從西、北兩個方向駛來,後麵跟著黑壓壓的步兵;他差點沒從瞭望塔上栽下來。隊長火速跑到正寢準備保護君主出逃,卻發現陳哀公卻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原來太子已經搶先一步把陳哀公接走了。衣衫不整的陳哀公在太子的攙扶下步履蹣跚逃出宮門。這位年紀老邁、體態臃腫的老君主剛跑到大街上就已經氣喘籲籲、汗流浹背了。兩人不成體統地混在逃難的人流中,被身邊的人擠來擠去,好不容易才逃出淮陽南門。

  出城以後,陳哀公忽然見大夫司馬桓子駕車從身邊駛過,他大叫道:“快拉寡人上車!”

  司馬瞄了兩人一眼說道:“臣有公務在身,還要巡城咧!”話音未落已經駛出很遠。

  陳哀公又驚又怒又累,靠著一棵大樹坐下,穿著粗氣,說什麽也不肯繼續走了。就在此時,大夫賈獲駕車載著母親和妻子駛出城門,他見到陳哀公便停車下來,將母親妻子攙扶下車,把韁繩交給太子。陳哀公心中不忍,說道:“請夫子的老母上車。”

  賈獲怕陳哀公在關鍵時刻拋棄老母,眼珠一轉說:“君侯與婦人同乘不祥。”

  太子駕車載著陳哀公離開;賈獲則保護著老母妻子躲進墓地,如此才逃過一劫。

  鄭軍包圍了公宮。宮內一片狼藉,除了被禁錮的奴隸已經空無一人。子展禁止任何人踏入宮門一步,違令者斬。

  陳國君臣幾乎全都跑光了,但是司馬桓子卻駕著車、大搖大擺地來到子展麵前。司馬桓子說:“陳人不敏,觸怒了大國。今日大國軍隊已經包圍公宮祖廟,陳人自知將要滅亡。但是祖廟中供著帝堯、胡公諸位先君,‘滅國不絕人祀’,所以請允許寡君帶著神主流亡。”

  子展命子產回複他說:“寡君哪裏敢冒犯陳國社稷先主?但是寡君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事,竟然惹得陳侯如此敵視我國。寡君因此特派我等來向君侯詢問,以便改正錯誤。”

  司馬桓子說:“如果大國能夠保全陳國社稷,又能保護寡君安全的話,我想寡君會很願意與夫子對話。”

  子產表示同意,兩人歃了血,司馬桓子便驅車出城,順著陳侯逃跑的路線追下去,最後在陳、楚邊境找到陳哀公。

  陳哀公垂頭喪氣返回淮陽,他首先進入神社,把供奉的社主取下來放在車上(以示社稷傾覆),然後才去見子展。

  子展、子產已經進入宮城正殿。子產命陳國官員交出地圖、戶籍和兵符印鑒,又命大夫、族長、各大家族的重要人物前來報道,命男女分左右站立(就像市場上陳列奴隸那樣);子產展開一張名單,核對了在場者的姓名便出去了。

  陳哀公進入宮門,子展已經除去戎裝,換上禮服,這就表示戰事已經結束了。子展向陳哀公進獻了禮器(就像當年在鞌之戰中韓厥對齊頃公做的那樣),向他再拜稽首,引領他走進正殿,請登上君主之位。然後鄭國司徒、司馬、司空依次走進正殿,向陳哀公歸還了戶籍、官印符節和地圖。陳國的土地社稷總算保住了。

  以上程序進行完畢,陳人舉行了祓除禮,又將社主送回神社。兩國簽訂了一個和平協議,子展這才下令撤軍回國。

  秋七月,華夏諸侯由於齊國回歸聯盟的原因再此在重丘相會,齊景公作為新君首次出席諸侯大會。士匄因重病未能出席,代替他的是中軍佐趙武。

  盟會結束後不久,士匄便去世了,他的兒子士鞅補了卿位,趙武升任中軍將;數日之後,楚令尹薳子馮也去世了,莫敖屈建升任令尹。

  趙武上任後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將士匄公布的、列國每年向晉國供奉的金額減少一半。這個舉動贏得華夏諸侯的一致讚揚;但是他同時增加了諸侯朝見晉侯的次數。

  冬十月,叔孫豹出訪晉國,恭賀趙武升職。趙武說:“托列侯之福,晉國才有了今天。我沒有什麽可以回報的,隻是向夫子承諾:從今以後,戰事不會像從前那樣頻繁了。齊國的崔、慶新得政權,必然求好於諸侯,以保住他們的地位。我也比較了解楚國的新令尹,他知禮仁愛,正直廉潔。如果我們希望安定諸侯,則與楚國交往必須敬行其禮,善用外交辭令。如此一來,戰事就會減少了,人民也將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