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鄭國歸晉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380
  鄭國人去年與晉、楚兩國簽訂了兩個賣身契,鄭人稍後靜下心來想想,覺得還不如一個都不簽,因為兩個大債主很快都會晃著賣身契前來要賬。

  大夫們煩惱透頂,有人說:“鄭國不屈從晉國就會滅亡。晉強而楚弱,晉國如果挑起終極之戰,楚國一定會畏縮回避。鄭國要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啦!應當挑起晉國對我國的切齒仇恨,使晉國發起摧毀鄭國而後快的戰爭,楚國不敢救鄭,鄭國才能建立牢固的同盟關係。”

  公孫舍之說:“這個辦法對國民雖然殘忍,但是為了盡快結束無休無止的戰爭,也隻好如此了。天下與晉國關係最為親密的莫過於宋,最受我國敵視的也是宋。因此隻有入侵宋國才能點燃晉國最大的怒火。諸侯救宋,我們就與諸侯結盟;楚國人到來時我們又倒向楚國。晉人一定出離憤怒,再次伐鄭。晉軍可以輕易往來於兩國之間,楚軍卻不能。如此我們就可以長久地跟隨晉國了。”

  大夫們紛紛點頭,計劃就這樣通過了。不久,鄭國邊邑的一個官員就接到公孫舍之的命令,讓他幹些令宋國人感到惡心的事。

  當時邊邑正好鬧雞瘟,官員就下令把病死的、已經深埋的瘟雞屍體挖出來,把那些已經腐爛的、令人作嘔的爛肉扔到宋國人的邊邑附近。

  宋國人趕來理論,鄭國人說:“雞瘟是從你們這邊傳過來的,當然要還給你們!”說完又以活的瘟雞做為武器將對方打跑了。

  向戌大怒,他親自集合了一支軍隊入侵鄭國。鄭國人也沒做出抵抗,結果宋軍劫掠人口財物無數,大勝而歸。

  公孫舍之“勃然大怒”,他也親自率領鄭軍入侵宋國,對宋國施加了兩倍的報複。

  晉悼公頓發雷霆之怒,他立即把使者們派到列國去,命令他們出師伐鄭。

  夏四月,十二國諸侯陸續趕到新鄭郊外。十九日,齊太子光、宋向戌進攻新鄭東門。日落時分智罃領著晉軍到達西郊,但是晉軍沒有停留,而是向東奔許城去了。幾日後,孫林父率領衛軍從鄭國北部一路南侵。

  六月,聯軍暫停攻城,諸侯們在北林(新鄭北四十裏)召開會議。會議確定了征服鄭國的詳細計劃。會後聯軍在新鄭周圍掃蕩一圈,又在南門外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不久,諸侯援軍源源不斷從四麵趕來。鄭人大恐,隨即派使者向晉人請和。

  智罃說,沒有擊敗楚軍之前,不接受鄭人求和。晉人就這樣答複了鄭使,聯軍繼續圍困新鄭,隻是不急於攻城了。

  楚師遲遲不至,圍困的時日枯燥而漫長,諸侯們都開始發牢騷了。士匄吸取了戲之盟的教訓,說道:“做事不慎重,必然會失去諸侯;勞師伐鄭卻沒有結果,諸侯哪能不生二心?是時候用盟書來鞏固聯盟了。”

  秋七月,晉悼公打著避暑的幌子邀請諸侯到亳城去,然後就在亳舉行了歃血儀式,盟書上寫道:“凡我同盟,不要囤積糧食,不要專有山川之利,不要窩藏罪人,不要寬恕罪惡;應當同恤禍亂,同好同惡,輔助王室。如有背盟者,司慎司盟(監督會盟儀式的大神)、名山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國的先祖及神明都將予以誅殺,並詛咒其喪失民眾、族滅人亡、國家淪陷。”

  在楚國一麵,令尹子囊畏懼華夏軍隊師眾,他向秦國派出使者,請求秦人出師支援。秦景公派右大夫帥師出征,兩軍合兵一處準備北上。令尹子囊不敢與華夏聯軍正麵交鋒,於是入侵宋國。

  聯軍放棄對新鄭的包圍轉而救宋,令尹子囊見目的已經達到,便迅速撤軍了。

  九月,華夏聯軍再次伐鄭,鄭簡公派卿士良宵和太宰石?到楚國去通知楚國人:鄭國將向晉國俯首稱臣。

  通知堅決而簡明,良宵在楚國王庭上說:“孤因為社稷的緣故,不能繼續侍奉君王了。無論君王能夠用玉帛敲開晉國的大門,還是用軍隊攻陷新絳的大門,唯君王所裁!”

  楚共王大怒,當場將兩名使者套上枷鎖關進大車店。

  諸侯聯軍在新鄭東門閱兵,鄭簡公派王子伯駢向晉國人請盟。晉國人還在等待楚國援軍,但是伯駢告訴對方鄭伯已經派使者通知與楚國斷交了。幾天後,楚共王扣押鄭使得消息傳來,晉人這才確認了信息的真實性。

  聯軍營內一片歡騰,諸侯大夫們互相道賀,軍士們高聲歡呼。經過三年數戰,鄭國終於真正地向聯盟屈服了,盡管不知道這樣的狀態能夠持續多久,但是起碼不用想前些次那樣,明確地知道明年必然再次出征。

  九月二十六日,趙武進入新鄭與鄭簡公簽訂盟約;十月二十六日,公孫舍之到晉軍營中與晉悼公簽訂盟約。十二月初一,十三國諸侯舉行歃血儀式;第二天諸侯們便各自回國。

  十二月三日,晉人釋放了在曆次戰事中被俘的鄭人,各軍撤回斥候部隊,並下令禁止擾動鄭人的生活。

  鄭人向晉悼公進貢了三名樂師、大路車三十乘、戰車一百乘、編鍾兩套、女子歌舞隊十六人。晉悼公把這些貢品的一半賜給魏絳,並說道:“夫子教導寡人懷柔戎狄以向華夏展示晉國的美德;因此寡人才能在八年之中九合諸侯;所有盟會都像音樂一樣,無不和諧。寡人因此將貢品送給夫子,請夫子與寡人共同分享這份快樂。”

  魏絳考慮到自己在八卿中地位最低,一旦接受如此紮眼的賞賜,必將引起他人的嫉恨,於是推辭道:“懷柔戎狄是國家之福,九合諸侯是上天對君侯的讚助、大夫們的功勞,臣何力隻有?《詩》說:‘樂隻君子,殿天子之邦;樂隻君子,福祿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帥從。’《書》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臣請遵從先人之言。”

  但是晉悼公依然堅持,魏絳便將那些賞賜收下了。

  但是晉國在得到鄭國之時,在西麵卻遭到一場失敗。原來聯軍第二次圍鄭後,秦國左庶長鮑、右庶長武帥師伐晉。左庶長率領先鋒隊從少梁城東渡黃河、入侵晉國,晉軍將領士魴見敵人數量很少,於是產生了輕敵心理。

  右庶長稍後從輔氏城向東渡過黃河,與左庶長對晉軍形成南北夾擊的形式。兩支秦軍就像配合默契的捕食者,輪番對晉軍發動攻勢。士魴軍人數雖眾,但沒有做好防禦工作,結果吃了不小的虧。

  諸侯們聽到晉軍戰敗的消息全都黯然長歎:中原剛剛平靜,西方戰事又起;如果對那個從未被征服過的虎狼之國發動戰爭......唉!想想肝兒都顫,還是盼著鄭國快點叛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