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宋國大火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344
  魯襄公九年發生的大事已經在前麵敘述過了,現在敘述些影響力不太大的事件。

  第一件事發生在宋國,春天之時,商丘城發生了一起重大火災。

  商丘最早是顓頊的都城,後來大禹封商祖契於此地,商人由是得名。武王在克商後封宋微子於商丘,三監叛亂被平息後,周公命宋人延續對曆代祖先的祭祀。

  商丘經過近五百年的建設經營,已經成為中原地區首屈一指的巨型城市。在規模如此巨大的城市裏,每天發生的各種事件數不勝數。

  本年春季有幾日風特別大,某戶人家在燒飯時不慎點燃了柴房,火焰借著強勁的南風越燒越旺。大風不斷把點燃的柴草和易燃物刮到臨近的房屋之中,使得周圍房屋也燃燒起來。結果火災就從當初的一個小屋迅速蔓延擴大到一個街區,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當時的大司城是樂喜,他立即把官員們召集到太廟前的廣場上。他令大夫伯氏負責清理街巷。伯氏在大火沒有燒到的地方將小屋推倒以隔絕火路,將大屋外牆塗上泥巴,又搜集了大量盛土、盛水的器具和繩索、鍬鎬。伯氏估算了各種工作所需的人力,然後把工作分配下去,人們蓄水、和泥、塗牆、拆房、巡視街巷,幫助受災者撤離,將趁火打劫者繩之以法。

  樂喜又令大司徒華臣(華元的兒子)征集役徒,以完成各項工作;令城外各個小邑的行政官集合役徒,把他們送到城裏;令右師華閱(華元的另一個兒子)、左師向戌使其下屬各司其職;令大司寇樂遄準備刑具,以懲罰趁機作亂之人;令大司馬皇鄖調集戰車和軍隊,以防止外敵入侵;令太宰看守庫府;令宮廷衛隊和太監頭子看守宮城;令禮官在西門之外祭祀盤庚。

  樂喜最後要求中大夫以上的官員不得參與具體救災工作,不得到火場瞎指揮,以免幹擾國人救火。

  不久有人報告說:某處冒出來幾個大貴族模樣的人,對著救災國人指手畫腳,結果造成了不必要的傷亡。樂喜大怒,立即趕到出事地點。他看見幾個衣著華麗、人模狗樣的、沒胡子的“胖老頭”正對著救火的人比比劃劃,他們的身邊堆滿了財物,人們則冒著大火進進出出值錢的物件。兩個被燒得衣衫破爛的人正抱著一具被燒死的屍體哭泣,其餘的人望著火勢盛烈的房屋不知所措。

  那些人卻對平民生死視而不見,一個個跺著腳、扯著公鴨嗓叫道:“快呀,快進去呀!救出財物有賞!”

  樂喜認得這些人,他們是先君的幾個大太監,利用權勢黑了官員們不少錢,於是在城裏買了眼前這些宅子。

  樂喜對平民大吼道:“不許進去!都出來!”然後飛起一腳踢在最邊上太監的大胯上,結果幾個人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摔倒了。太監們見勢不妙爬起來打算溜走,樂喜吩咐左右說:“將它們押送司寇署處理!為財殺人,當謀財害命論處!”結果那些人幾天後就被砍了頭,首級被掛在市場上示眾,遭受國人無休止地羞辱唾罵。

  由於樂喜的超強指揮能力和宋人的齊心協力,大火最終被控製在一定區域內,燒了整整兩天才被撲滅,城內也沒有發生大的惡性事件,但是仍有五分之一的城市被燒毀了。宋人開始清理廢墟,將垃圾運出城門。統治者們向災民提供救濟,幫助他們重建房屋。這場災難的影響很快就消除了。

  後來晉悼公問士弱:“寡人聽國人說:‘宋國發生火災,這才知道有天道。’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士弱回答:“古代的火正(祭祀火星的官員),以天象確定春耕起始的時間。夏代耕種開始之日,大火星(心宿二)在初昏時開始東升;但是商代以後,大火星出現得越來越晚,於是人們發現開始耕種當晚,鶉火星(柳、星、張三宿)正值南中天,南風大盛;國家這時就要開始嚴密控製用火。

  “據說陶唐氏的火正就居住在商丘,他祭祀大火星,觀察大火星的運行軌跡來確定時節。商人的一個先人名叫‘相土’,相土繼承了他的事業,所以商就是大火星的主祭國。商人觀察研究禍敗的征兆必從大火星開始。所以他們根據以往的經驗,便以為自己掌握了天道。”

  晉悼公繼續問:“這種經驗有必然性嗎?”

  士弱回答:“沒有,在於治理之道。國家發生動亂,上天不會發出預兆,天下人不可能做出預測。”

  本年夏天,魯宣公夫人、魯成公母親穆薑在被軟禁多年後壽終正寢了。

  前麵說過,穆薑勾結情夫叔孫僑如妄圖顛覆公室,甚至不惜以廢黜魯成公為代價使叔孫氏一支獨大;後來公孫嬰齊阻斷了兩人的外援,這才使得叔孫僑如的陰謀破產。叔孫僑如被驅逐後,穆薑就被軟禁在東宮。

  穆薑在被軟禁之初為自己的前途占卜了一卦,卦象為《艮》之八(變為《隨》)。占卜官說:“《隨》就是出,您最好快些離開魯國。”

  穆薑說:“還是不要了。《隨》卦爻辭說:‘元亨利貞,無咎。’元為身體之首,亨是讚美主賓之會,利要合於公室,貞為言行抱一。合於禮和信才能‘無咎’,不可以玷汙爻辭。我本是個婦人,卻積極參與叛亂;身在下位而不行仁善,所以不能稱為‘元’;不安靖國家,反而製造動亂,不能稱之為‘亨’;失敗之後害人害己,不可謂‘利’;拋棄地位取悅大夫,不可謂‘貞’。有了四種德行才可以《隨》而無咎,我一樣沒有,怎麽可以遵從《隨》卦?我自取其惡,怎能無咎?我將老死此處,不會再離開了。”

  大夫們都不願意再看到穆薑,也不願再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穆薑就獨居在東宮,一直沒有出現在大夫們麵前。

  後來季文子把她親手栽下的六棵檟樹砍了給魯襄公的生母做棺材,臧武仲認為季文子報複得太厲害了。他說:“如果宣夫人不能成葬,不僅先君和魯人,即便齊人也會怨恨夫子的。既然如此,不如讓薑氏回到齊國去吧!她受到的懲罰已經夠多了,而且對魯國還能造成什麽危害呢?”

  季文子也怕受到非議,於是打算把穆薑送回去。但是穆薑已經心如死灰,她說:“我不會離開。我死在魯國還能葬在先君身邊,回到齊國就隻能一個人下葬了。”

  結果穆薑的葬禮實在簡陋得不成樣子,簡陋得連齊靈公都看不下去了;他就送了一些名貴的器物,使得她的陪葬品看起來不至於太過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