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鄭難未已(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358
  但是鄭人必須要給晉人一個交代,子駟於是把大夫王子伯駢派到新絳去,以鄭簡公的口吻說:“君侯命令蔽邑:‘準備好軍械,訓練好軍隊,討伐不敬之國。’蔡國人不從晉國,鄭國之人不敢安居,所以出師討伐蔡國,並俘獲了司馬公子燮,又在邢丘之會上將他獻給晉國。

  “結果楚國人回師北上質問寡君:‘為什麽要進攻蔡國?’敵人焚燒鄭國的城堡,摧毀我國的城邑,使我國夫婦男女無法互相救助、日夜不得安寧;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災難,卻無處控告。國民死亡的都是父子、兄弟、舅甥,人人悲痛,不知如何才能得到庇護。國家朝夕滅亡,在這種情況下,蔽邑不得不歸順楚國。孤與二三大臣不能禁止國人投楚,不敢不來向大國報告。”

  但是晉人一點都不信對方的話,他們認為鄭人完全可以堅持到楚軍撤退的時候。智罃命外交官子員對鄭使說:“鄭國遭受楚軍入侵,卻不派哪怕一個使者向寡君告急,馬上就與楚國媾和,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與楚國結盟就是鄭伯的期望。天下誰敢違背鄭伯的心願?但是寡君將帥諸侯之師與鄭伯在城下相見!”

  鄭人得到晉人的答複,立即開始準備應對諸侯聯軍的入侵。

  魯襄公九年(BC564)夏,在春秋舞台上消失了一段時間的秦國人又冒出來。秦人每次出現幾乎都與晉國有關——本次是秦國使者受秦景公指派到楚國去請求出師伐晉。

  原來晉國自從晉悼公登基以來一直保持著對秦國的絕對優勢。但是就在去年冬季,晉國發生了饑荒;時至今年夏天,饑荒雖然減輕,但是仍然沒有消除。

  秦景公大喜,這才邀請楚人聯合伐晉。楚共王覺得這個機會很難得,於是答應下來。但是令尹子囊卻反對說:“不行,當今時候楚國無法與晉爭雄。晉侯能夠做到識人善任:選拔的人員能夠勝任,官員們遵守法度職責;卿士們互相謙讓,大夫們忠於職守,士人致力於教育,庶人安心於農事,工商皂隸各安其業。

  “韓厥告老,智罃秉持‘敬’來執政;士匄比中行偃年輕卻位居中軍佐;韓起比欒黶年輕卻位居欒黶、士魴之上,官居上軍佐;魏絳功勳卓著,卻認為趙武比他有才幹,而甘願輔助趙武。君主賢明,在上謙讓,在下競爭;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與晉為敵,您應當再考慮下。”

  楚共王說:“我既然已經答應秦國人了,明知不如晉國,也不得不出師相助。”

  秋天之時,秦軍大舉入侵晉國河西諸城。秦軍乘船沿渭水一路東進,並在渭汭(過渭水與洛水交匯處)北岸登陸。秦軍攻陷了大荔和輔氏城,然後北上又掃蕩了汪城。河東的晉人征集不到軍糧,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敵人胡作非為。

  楚軍則北出方城山,並駐紮在武城(今河南南陽北)。

  時間進入冬季,晉國總算從饑荒中解脫出來。冬十月,晉悼公與魯、衛、宋、齊、曹、邾、莒、滕、薛、杞、小邾十二國聯軍伐鄭,大有滅鄭國而後快的態勢。這場戰爭驗證了去年子員對鄭使說的話。

  鄭國人都要嚇瘋了,他們從來沒有經曆過如此眾多國家和如此龐大軍隊的入侵。晉悼公在戰前會議上宣稱:“楚國人也許會打死鄭國人,但是寡人要嚇死鄭國人!”

  當時魯季武子、齊崔杼、宋皇鄖與智罃、士匄率領的晉中軍駐紮在新鄭東門(鄟門)外;衛北宮括、曹、邾與中行偃、韓起的上軍駐紮在西門(師之梁)外;滕、薛軍與欒黶、士魴駐紮在北門外;杞、小邾軍與趙武、魏絳率領的下軍砍伐樹木,以開辟土地和提供軍需。

  鄭人則堅壁清野,堅守不出。

  十月十一日清晨,聯軍從東、西、北三麵同時對城門發動強攻。投石機轟鳴著投出巨大的石塊,石塊拋入城內砸毀了靠近城牆的房屋;守城者緊緊貼在城牆內壁絲毫不敢亂動。之後投石機停止進攻,步兵便推、拉、抬著各種攻城器械直奔城牆。

  城牆上的鄭軍立即起立,對著敵人還以猛烈的箭雨;進攻者不得不擎起盾牌,進攻的速度於是便慢下來了。

  進攻者衝到城下,開始撞城門、挖城牆、搭雲梯。此時防衛者們便開始向下投樹幹和巨大的石頭,將敵人的攻城車砸爛;鄭人又用鉤杆推開雲梯,結果掉落的士兵和倒下的雲梯也給敵人造成一定殺傷。

  聯軍指揮官見勢不妙就把軍隊撤下來,然後進行第二次投石攻擊。這次攻擊的時間很長,鄭國遭受的損失也更大,非常多的鄭人被砸得不成人形。

  下午時分第二次攻城開始了,聯軍士兵嚎叫著衝上去,但是在殘破的城牆上瞬間又冒出無數士兵,士兵們的怒火比前一次更大,他們對進攻者的打擊也就更猛烈。

  當太陽落下地平線之時,第一天的戰鬥便結束了。聯軍指揮官們把軍隊撤下來,城下布滿了屍體和攻城器械的碎片,屍堆裏傳出呼救和呻吟聲。聯軍派出清掃隊救助傷員,鄭人也沒有加以阻攔。

  將領們連夜召開軍事會議,人們對鄭人的頑固表示不解;因為他們認為按照鄭人通常的做法,鄭國的君主大夫們早就應當打開城門迎接敵人進城了(人們不知道中行偃對公子騑發出的恐嚇)。

  但是雙方均勢成騎虎,就隻好比誰能堅持的更久了。

  東方泛起魚肚白時開始了第二天的強攻,這次強攻持續了兩天,雙方的傷亡都十分驚人。十月十五日,晉悼公把聯軍撤到氾地(今河南中牟西南)。

  他對各國將領下令說:“鄭國人認為聯軍準備倉促、人多糧少,以為我們是來做樣子的。那麽我們就向敵人展示下決心:製造修理攻城器,征集準備軍糧,使軍中的老幼士兵回國,把傷員和病人送進虎牢關醫治,暫緩追究軍士的過錯,再次圍鄭!”

  聯軍經過數日準備,再次洶湧而來。鄭國人看到他們無論怎麽做都不能熄滅聯軍的怒火,於是派出使者向晉人求和。

  聯軍將領們都很高興,但是中行偃卻眉頭緊鎖。他對晉悼公說:“我們接受求和,鄭人的詭計就得逞了。鄭國人晉來從晉、楚來從楚,像戲耍小孩子一樣把晉、楚玩弄於股掌之間。但是這種策略的根源還在於楚國,不能擊敗楚軍,晉國永遠無法得到鄭國。所以臣認為不能解除對鄭國的包圍,我們仍然做出與鄭交戰的假象,引得楚軍來救,然後我們再擊敗楚軍。如此可保鄭國數年不失,否則明年我們還要在這裏圍攻新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