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宋平公逐華弱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402
  魯襄公六年(BC567),宋國發生了一場小小的內亂。

  原來,宋國的華氏與樂氏同為宋戴公後人;華弱與樂轡兩人的母親本就是好姐妹,兩個孩子年齡又相仿,因此華弱和樂轡自幼便在一起玩耍,後來又一起讀書、一起訓練,成人之後又一起同朝為官。血緣相近與過分的親近感使得兩人將對方視為最親密的夥伴,於是兩人說話、做事一直隨隨便便,從不顧忌對方的感受。

  兩人隨意過了頭,結果僅僅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便結下怨恨。由於這種怨恨產生於極不理性的情緒,所以就特別難以化解。

  六年前,大司馬老左於死於彭城之役中,當時華弱和樂轡都是繼任者的熱門人選。華元經過慎重考慮,最終向宋平公提議由能力平平但處事謹慎的華弱擔任大司馬。

  樂轡幾乎氣炸了肺,他說:“如果任命那個窩囊廢為大司馬,那可真是宋國敵人的特大福氣。這下宋國人的戰敗經驗將會是全天下最豐富的了!”

  華元聽到這些話很不高興,他要求大司城樂喜對樂轡進行嚴加管教。樂喜找到樂轡,剛剛勸了他兩句,樂轡就打斷他的話說道:“論地位,你是樂氏族長;論年齡,你是我的堂兄;你發出命令我當然要服從。但是這件事涉及到國家社稷,所以我絕不會收回說過的話!華弱一定成為宋國的災難,我也決不允許他坐在朝堂上禍害公室!如果你站在華氏一麵,就是與我為敵,我也將把你視為與華氏同樣的人。”

  樂喜惹不起那個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愣頭青和他所代表的勢力,隻好搖搖頭離開了。

  本年春天,宋國邊邑突然冒出一夥流寇。流寇犯下幾起震驚宋國的答案,他們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殺人越貨,搞得邊民白天隻有湊上十數人才敢出門,晚上幹脆幾家擠在一起過夜。

  大司寇怒,他派出數個數支軍隊去消滅流寇,其中一支便由樂轡指揮。樂轡的運氣非常好,他在出發的第三天就碰到了那群倒黴蛋。樂轡一個衝鋒就將流寇們鎮壓了,他隻留下一個年齡尚輕的活口,把剩下的人全部就地梟首。

  樂轡發出安民告示,然後就帶著俘虜和戰利品回國了。

  宋平公大喜,當著滿朝大夫的麵賜給他一張大寶弓,樂轡撫摸著寶弓愛不釋手、樂不可支。由於樂轡的個頭很矮,大寶弓又很長,所以那張弓立起來的高度看起來比他的身高還要高出一截。

  大夫們都適時地向樂轡道喜,唯獨華弱卻酸溜溜地冒出一句風涼話:“我勸你拉弓的時候最好橫著拉,否則弓角會紮壞你的鞋子。”

  樂轡大怒,他手持弓弦掄起弓、套住華弱的脖子用力將他向後拉,華弱雙手握著弓背,向後踉蹌幾步摔倒在地。樂轡道:“是這樣拉嗎?司馬大人!感謝司馬大人,我看到你做的示範了!”

  在場的人不禁大驚失色,人們都想看看這對冤家接下來會發生什麽樣的激烈衝突。華弱狼狽爬起來,竟然沒有絲毫怒氣,他隻是紅著臉、低著頭退到序列裏去了。這個反應出乎所有在場人的意料,人們覺得匹夫尚且不能容忍如此嚴重的侮辱,何況是大國的最高軍事統帥呢?華弱的表現真是有辱他的卿士身份。

  大夫們把目光移向宋平公,宋平公眼裏充滿了失望和遺憾,他說道:“大司馬當眾被人用弓禁梏在朝上、卻不知反抗,就已經失去了繼續履行職責的能力。弱啊,你不能維護自己的尊嚴又如何保衛國家的安全?你如何在軍中樹立自己的威望,又如何在敵人心中建立自己的威名?弱啊,你真的是太弱了!你退下去吧,不要再進入這座朝堂了。”

  華弱立即彎著腰、邁著小碎步退出去了,這個消息第二天就在宋國傳的沸沸揚揚。宋國從來都不缺少好事者,樂轡又專門找了些說話特別陰損的人。那些人聚集在華府大門前,對著裏麵大喊:“大人啊,我們挨敵人打的時候可以不生氣、不還手嗎?”華弱實在不堪騷擾,又沒臉繼續留在宋國,最終逃到魯國去了。

  但是大司城樂喜對這個結果感到不滿,他私下裏對宋平公說:“華弱固然不稱職,但是樂轡當眾侮辱君主命卿,也犯了大罪。兩人有罪不能隻懲罰一人,否則就是失刑。所以請您也把樂轡驅逐出去吧!”

  宋平公沒有當即作出決定,隻是說需要考慮一下。

  當晚樂轡就得知了消息,他一身戎裝、乘著戰車、手持大寶弓來到樂喜家門外。樂喜的家人見狀匆忙關上大門。樂轡橫著拉開長弓,對著門板射了兩箭,利箭深入門板,“嗡嗡”作響。樂轡高聲叫道:“喜啊,你敢驅逐我!華弱就是你的榜樣,過幾天我就送你去見他!”

  樂轡離開後,樂喜的家臣才敢探出頭來打開家門,又把箭從門板上拔下來。門前圍了一群看熱鬧的好事者,他們大聲說:“司馬沒有一點勇氣,司城連自己的家都保不住,我們這些小人物一旦出了事兒可怎麽辦啊?”

  由於樂喜與宋平公說話時沒有第三人在場,因此消息肯定是宋平公泄露出去的。樂喜這才搞清楚宋平公根本不想懲罰樂轡。“既然君主都不在乎,我又何必出這個頭呢?既然君主都不維護國家法度,我這個當臣子的何必自取其禍呢?”樂喜這樣想。

  第二天清晨,大夫們聚集在偏房等待上朝。樂喜見樂轡依然用威脅的眼光瞄著自己,於是主動湊上去說:“你一定對我有什麽誤會,或者聽到了什麽謠言;你我為同族兄弟,我絕不會對你做出不利的事。”

  樂轡說:“幸好你我是同族兄弟,否則昨天就不是兩支箭的問題了。”

  魯襄公七年(BC566)春,郯國君主首次到魯國訪問。夏四月,魯國人開耕之後才為是否舉行郊祭(祭祀後稷)進行占卜,這是魯國人第二次犯錯誤了(第一次在魯僖公三十一年)——郊祭儀式必須在開耕前舉行,所以不需要為是否舉行而占卜。結果魯人占卜三次的結果都是大凶,所以當年就沒有舉行郊祭。

  後來有人向孟獻子指出了違背周禮之處。孟獻子說道:“我這才知道,原來應當先舉行郊祭才能耕種土地。而既然已經開始耕種,再進行占卜,肯定是不吉的了。”

  這一年,季武子修繕了費邑的城牆。原來當時叔仲昭伯擔任公室隧正(掌管役徒的征發和管理工作),他想要討好季武子,卻一直沒有機會。後來,他偶然在某個場合碰到了費邑的邑宰南遺,於是對南遺說:“前些日子我路過費邑,見城牆的很多地方都損壞了。如果您想要修繕城牆,我可以多為您派遣役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