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王子壬夫之死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459
  子重死後,王子何忌升為大司馬,王子貞的職位卻沒有變化。王子何忌是位本格派的官員,他精通軍事卻從不拉幫結夥,既不攀附權貴也不得罪權貴,他正好可以夾在壬夫和王子貞中間做緩衝。

  陳國背叛後,楚國大夫們終於在朝上見到久未謀麵的楚共王。楚共王此時已經變得臃腫遲鈍,頭發稀少,皮膚油膩,獨眼裏充滿了頹廢,說句話要喘幾次氣。令尹子辛向他介紹了陳國背叛的虛假情況,把一切過錯都推到晉國人和陳成公身上。

  楚共王打了個哈欠,揉了揉滿是分泌物的獨眼說道:“陳人背叛,不可不進行討伐,討伐事宜由令尹大夫全權決定。”

  本年年末,令尹子辛命王子何忌帥師進攻陳國。當時晉軍還停留在許國,智罃便率軍救陳。王子何忌不願與晉軍正麵交鋒,於是向南渡過穎水、退到繁陽(今河南新蔡北)。

  魯襄公四年(BC569)春,晉軍撤軍回國,但是楚軍扔駐紮在繁陽;王子何忌又從息縣征發了一支軍隊作為補充,準備大舉進攻陳國。

  韓厥對當前局勢感到十分擔憂,他在朝會上說:“周文王稱王前,天下諸侯三分之二已經背叛商朝並投入西周麾下,但是文王仍然率領諸侯侍奉紂王。後人稱讚文王:‘知時。’現在我們卻反其道而行之,想要保有陳國,真是太難了。”

  楚軍在繁陽集結完畢,王子何忌正躊躇滿誌地準備逼迫陳國人屈服時,陳成公卻適時地死掉了。

  周禮規定不得進攻遭遇大喪之國,王子何忌隻得又把軍隊帶回楚國,他建議楚共王趁此機會利用懷柔的手段把陳國重新拉回楚國的懷抱。

  楚共王於是派伍舉到陳國去吊唁陳成公,伍舉在儀式結束後又與繼任者陳哀公舉行了會談。兩人談到如何恢複關係時陳哀公說:“真不知道大國人是怎麽想的,把陳國逼走的正是大國人,大國人現在又轉身來說:‘回來吧,這樣我們就可以繼續剝削你們了!’回來也可以,前提是要把壬夫送到這裏做人質。”

  伍舉說:“子辛是寡君的愛弟,楚國的執政官。大國之卿相當於小國之君,如果以子辛為人質,恐怕他就真的要坐在您的側麵了!”伍舉說完便非常有風度地告辭了。

  大夫們勸陳哀公不要觸怒楚國人,要給雙方談判留條緩衝地帶。

  陳哀公說:“整個華夏都歸晉國了,陳國為什麽不順應時勢,偏要顯得與眾不同?”

  大夫們說:“可是那些國家都在陳國的背後啊!楚國進擊中原,哪敢國家會最先遭受攻擊呢?先君正是看到這點才倒向楚國,而晉國卻無法提供有效保護。”

  但是大夫們的話完全灌不進他那頑固的耳朵。不久,頓國(今河南項城西北)人受到楚人的指使,掃蕩了陳國位於穎水西南的一個邊邑。

  魯大夫臧武仲(臧文仲的兒子)說:“陳國不服於楚則必然滅亡。大國施行道義卻不服從,這在大國尚且會遭到懲罰,何況是小國呢?”

  夏,楚國將軍彭名率軍伐陳,攻取了陳國的兩個邊邑。陳國大夫們說:“楚人沒有直接進攻都城,說明他們還是希望以談判方式解決兩國糾紛。請君侯不要再拒絕楚人的意願了,先君桓公自恃東周國丈的身份拒絕鄭莊公的好意,以至於兩國交兵並慘敗於鄭國,而最後還得與鄭國建交。君侯再不表態,陳國就相當被動了!”

  陳哀公說:“兩國沒有糾紛,隻有仇恨。楚人甭想用武力壓垮寡人!”

  彭名退兵後,陳國出師報複了頓國。

  後一年(魯襄公五年)發生的一件事極大地刺激了楚共王的神經,並使他重新振作起來,使他決心重振大楚雄風。

  原來楚共王有一位陳國的侍妾陳媯,那個美麗聰慧的女人深得楚共王的寵愛。但是自從陳楚交惡後,陳媯就變得鬱鬱寡歡:她為楚國奸佞當道而憤怒,為父兄的冥頑不靈而擔憂。後來她有了身孕,楚共王就抽出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陪伴她。但是那種令其他女人出離嫉妒的寵愛不但沒有使她快樂,反而加劇她的哀傷。於是在某個夜裏,她懷著對祖國和楚共王深切的感情,帶著尚未出世的孩子投繯自盡了。

  她在給楚共王留下遺書中寫道:“妾於楚不能歸寧父母,於陳無法侍奉君王;與其使我們的孩子成為兩國交戰的參與和見證者,不如就在悲劇上演前結束這一切吧!”

  楚共王大為悲痛,一連數天王宮裏都回蕩著他那傷心欲絕的哭聲。大夫們每天躲在官署裏不出來,宮人們則連大氣也不敢出。

  幾天之後,楚共王擦幹眼淚,把王子貞召來說道:“婦人尚且懂得為國事擔憂,不穀竟然墮落到連婦人都不如了!”說完就命他徹底查清陳國背叛的事實真相。

  王子貞派了三名最受信任的官員到陳國去調查,陳國人絲毫沒打算給王子壬夫留活路,他們把壬夫幾年來寫的勒索信和陳國人賄賂他的禮單全都搬出來堆在調查者麵前。三個楚國人費了一整天時間才把他的罪證抄寫完畢。

  那些罪證擺到楚國人麵前時,楚共王很快宣布了對王子壬夫的死刑判決。

  壬夫說:“王啊!你不是不了解我這個人,不是不知道我送給你的那些寶物的來源,也不是沒收到嬰齊給你的罪證。好幾年都過去了,你現在卻以一個女人為借口對我進行審判,不是太可笑了嗎?”

  王子貞說:“我第一次見到能把自己犯下的無恥罪行說的這麽義正言辭的人!快快將他斬首,不要讓他繼續大放厥詞!”

  王子壬夫被處死後,楚共王打算任命王子何忌為令尹。但是何忌說:“無論才幹還是修養臣都比不上貞;貞有先大夫子文的遺風,一定可以帶領楚國走出困境。”

  楚共王於是命王子貞為令尹,楚國從此踏上了艱難的複興之路。

  壬夫被殺的消息傳到中原後,有人說:“楚君失刑了。《詩》說:‘周道挺挺,我心扃扃。講事不令,集人來定。’’’壬夫說得對呀,楚君自己沒有信用,卻靠殺人來彌補過失、達到目的,不是太難了嗎?《夏書》說:‘成允成功。’沒有信用怎麽會成功?”

  後來子囊(王子貞)升為令尹的消息又傳過來,士匄歎道:“我們將要失去陳國了!楚人誅殺罪人而立子囊,一定會改變先前的策略而加緊進攻陳國。陳國近於楚而遠於晉,國家危難在朝夕之間,能不再次倒向楚國?保護陳國不是我們能夠做到的,等到失去陳國以後再做打算吧!”

  秋九月二十三日,晉、宋、衛、鄭、曹、莒、滕、薛君主與齊太子光、吳國人在戚會麵,晉悼公向諸侯發布戍守陳國的命令。

  冬,楚令尹子囊帥師伐陳,諸侯救陳。子囊見敵我力量相差懸殊,便主動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