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蕩澤之亂(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156
  魯成公十五年(BC576)六月,宋共公去世,太子成即位,是為宋平公。宋國的政局自宋文公登基(魯文公十六年)以來的三十餘年間一直非常穩定,但是誰也沒有料到隨著宋平公的即位,一場巨大的動亂正在醞釀之中,而且很快就爆發了。

  八月,宋人安葬了先君。當時華元為右師、魚石為左師、蕩澤為司馬、華喜為司徒、公孫師為司城、向為人為大司寇、鱗朱為少司寇、向帶為太宰、魚府為少宰。其中華氏屬於戴族,公孫師為屬於莊族,其他六人屬於桓族。

  宋共公的兄弟公子肥很久以前就想求得卿士地位,然而卿士們一個個精神抖擻、身體強健,期待他們正常退休是沒希望了。公子肥也不想繼續等下去,便在暗中搜集卿士們的黑材料,準備在適當時機扳倒其中某位再取而代之。

  後來他終於抓住了蕩澤的“把柄”。原來公子肥的探子發現最近一段時期內,有位服飾華麗的美少年頻繁出入蕩府,有時還與蕩澤勾肩搭背,關係十分親密。

  那個探子邀功心切,便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且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向公子肥報告說,蕩澤不但“包養**”而且是個“像姑”。

  公子肥的理智已經被貪欲所淹沒,他大喜過望,轉身就向宋共公控告蕩澤。但是後來查明,那個男孩不過是蕩澤的一個高級家臣的兒子,是來向府陪蕩澤的兒子讀書的。

  公子肥搞出了一個大醜,被宋人笑話了很長時間。在這期間,蕩澤等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響,那個被汙蔑為“**”的男孩因為性情剛烈、忍受不了羞辱而自殺了;蕩澤從此與公子肥結下了深仇大恨。

  宋共公去世後,公子肥雖然失去了舊靠山,但很快又取得了宋平公的寵信。宋平公即位之初便做了一些有損蕩澤利益的決定:他任命公子肥為少司馬,又把蕩澤的一部分權力奪過來交給公子肥。

  公子肥有了新君撐腰,便開始公然與蕩澤唱反調:蕩澤做出的決定他都要反對;蕩澤發出的命令,都被他肆意篡改或者取消。他又積極拉攏其他官員,慫恿他們跟蕩澤對著幹。

  蕩澤感到局勢向著越來越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於是決定搶先下手,趁宋平公立足未穩之時除掉公子肥。

  自殺男孩的父親得知主人的想法後立即主動請纓。他流著淚說,自己是刺殺公子肥最合適的人選,人們會認為刺殺行動隻是一位傷心欲絕的父親的最後報複,而不會連累到他的主人。蕩澤說,他可以義無反顧地去做,自己會照顧好他的家庭。

  八月底的某個清晨,公子肥像往常一樣乘坐軒車上朝。他剛剛打了個盹,突然聽見前方響起一陣急促的馬蹄和車輪轉動的聲音,他猛一睜眼,一支箭已經到了麵門;公子肥還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就被利箭貫腦,栽倒在車中。

  凶手用箭指著公子肥的隨從,隨從驚恐萬狀,動也不敢動。家臣於是大叫道:“肥啊!你奪走我最珍貴的寶物,我也奪走你最寶貴的賤命!”說完扔掉弓,倒轉箭頭刺穿了自己的心髒。

  華元當時已經進入官署,正等著上朝。消息馬上傳過來,華元感到非常恐懼,也完全摸不清狀況:他不清楚刺殺公子肥是個孤立事件還是係列事件的開始,不清楚背後的勢力隻有蕩澤還是擴大到了整個桓族,不清楚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暴屍街頭的人。

  華喜當時在他身邊,他轉身問華喜應當如何應對。華喜更沒有主意,他結結巴巴地說:“桓族極盛,不可與之為敵。我看還是逃吧!”

  人在彷徨無措之時總會輕信他人的意見,華元馬上決定出逃。他臨行前留下一句話,大意是:“我身為公室右師,朝中百官都以我馬首是瞻。公室卑下,我卻無力匡扶,這是我的罪過;我無法治理官員,哪裏還敢賴在卿位上?”

  華元逃走之後,宋平公頓時炸了毛,公孫師立即把衛戍部隊集合起來調入宮中。魚石等卿士則表示堅決君主安全。宋平公的心這才稍稍安定下來,但是他卻無力處置蕩澤,因為半個國家的權力都掌握在桓氏手中,而且蕩澤手中握有兵權。

  魚石是宋國亞卿,在桓族中地位又最高,他馬上召集桓族的重要人物開會。魚石要求蕩澤把他了解的都說出來,蕩澤完全沒有隱瞞真相的意思,痛快地將情況和盤托出,人們這才得知刺殺事件的全部真相。

  魚石說:“這個禍可惹大了,宋國失去右師將得不到安寧。現在唯有把右師請回來才可以平息禍亂。”

  魚府說:“右師返國必然必然對我等進行討伐,如此桓氏必將滅亡。”

  魚石說:“右師有晉楚兩個大國作為後盾,他的勢力已經超過君主;右師如果不能返國,大國之師必至,那才是真正的災難。右師如果能夠返國,即使條件允許,他也不敢討伐——桓氏大有功於宋國,又有國人支持。而且就算右師進行討伐,桓氏還有向戌(華元的學生)在,滅也隻會滅一部分。”

  人們隨後勸蕩澤自動流亡,但是蕩澤的倔脾氣卻拱上來了。他堅稱自己無罪,說自己寧可與華氏同歸於盡也不會流亡。

  魚石歎了一口氣。他得知華元奔著晉國方向去了,便立即驅車追趕他。魚石終於在華元渡河前追上了他。華元得知刺殺公子肥隻是蕩澤的個人行為,心裏便有了自信。他說:“我做為右師,必須維護國家法度;司馬的罪行如果得不到懲罰,國家法度將成為空文;失去法度,宋國何以存在?”

  魚石說:“右師盡管去追究他的罪惡,屆時所有桓氏大夫將在商丘城外回避!”華元便與魚石歃血為盟,隨後結伴返回宋國。

  魚府企圖做最後的努力,他告訴蕩澤再不逃就來不及了。蕩澤說:“司馬逃刑,真是天大的恥辱!但是我沒有罪,也絕不會束手就擒!”他不想坐以待斃,就把族人武裝起來,準備進行最後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