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孫氏歸衛 許國遷都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143
  魯成公十四年(BC579)。

  孫林父流亡晉國已經五年,在這五年間,他食不甘味,寢不安席。在衛國的生活清苦而充滿危險(晉國的政治環境太差了),他一心想要返回衛國。

  而在衛國方麵,衛定公卻覺得沒有孫林父的日子過得既平靜又愜意,因此他根本就沒有打算把孫林父召回來的意思。

  孫林父隻好求助於晉人。他向晉人做出重大許諾,晉人覺得如果能把他送回衛國,對晉國可是重大利好。本年春天,衛定公訪問晉國,晉厲公趁機提出讓他接見孫林父。

  衛定公剛剛還溫暖如春的臉上頓時蒙上一層寒霜:“孫林父?孫林父是誰?寡人不記得認識這麽個人!”

  晉厲公說:“君侯不見,怎麽知道認不認識?”

  但是衛定公鐵了心不見,他說:“如果君侯繼續強迫寡人,寡人將當場血濺五步!”晉厲公害怕鬧出人命,不得不放棄了無禮要求。

  衛定公回國後,郤犨奉命回訪,孫林父也混在使團當中。郤犨對衛定公說:“衛國有臣孫林父,因得罪君侯逃到我國避難。林父日夜思念君侯與故國,但是害怕得不到君侯的寬恕,因而不敢返回。

  “林父請求寡君從中斡旋,寡君派臣來對君侯說:‘君臣和睦是每個國家的幸事,也是聯盟的幸事;寡人擔心衛國公室的安全,也不忍見林父日夜哀傷,所以特為林父向君侯請求。’林父也曾對臣說,如果不能得到君侯的寬恕,他亦將血濺五步。”

  衛定公心中惱怒,他想要回絕,夫人定薑卻說:“不可。林父是先君命卿的子孫,又有大國為他請求,如果不接納他,國家恐怕將要滅亡。君侯雖然感到厭惡,但是厭惡比起亡國來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了。您還是忍忍吧,安定國民又保有世卿,不是也很好嗎?”

  衛定公於是召見了孫林父,五年的流亡生活把孫林父從飛揚跋扈的狂妄之徒磨成了沉穩內斂的人,這種良好的轉變消除了衛定公的一部分敵視。

  孫林父誠惶誠恐地向衛定公請罪,誠心誠意地認罪、悔罪,說道最後不禁痛哭起來。衛定公心情緩和不少,也掉了幾滴眼淚,稍後便恢複了孫林父的卿士地位,又把戚地重新賜給他。

  衛定公為郤犨舉行享禮時,郤犨表現得十分傲慢:衛定公在東側的台階登階時郤犨從西側與他平行而上,這樣就是把自己當成與衛侯地位相同的人物了;郤犨在與衛定公相互行禮時也隻是微微彎下腰,就像君主對大臣做的那樣。

  這一切都被衛定公的相禮官寧惠子看在眼裏,寧惠子私下裏對衛定公說:“苦成氏(郤犨封地在苦成)恐怕要滅亡了吧!自古舉行享禮都是為了觀威儀、省禍福。所以《詩》中有雲:‘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萬福來求。’現在夫子表現得如此傲慢,乃是自取其禍。”

  這秋天,衛定公突發重病。因為夫人定薑的兒子年幼不足以掌控社稷,他便命孔成子和寧惠子立妾敬姒的兒子衎為太子。冬十月,衛定公去世,太子衎即位,是為衛獻公。

  衎這個人,為臣不忠於公室,為子不孝於父母,惡棍具備的一切惡劣的品行在他身上都能看得到;他靠著阿諛諂媚騙取了父親的寵信,竟然被立為君主,而他卻最終也成為衛國最大的禍害。

  在為先君守靈的過程中,夫人定薑在痛哭之後瞥見衛獻公臉上沒有一絲哀容,且左顧右盼顯得極不耐煩;他看見定薑斜眼看自己,馬上轉過頭對著她擠眉弄眼。

  稍後定薑又聽說新君在大喪期不但沒有按周禮減少飲食,反而每頓都加倆菜;她不禁歎道:“這個人啊!必將會敗壞衛國社稷,而且一定會從踐踏我這個未亡人開始!嗚呼!上天要降禍衛國了!為什麽不使公子鱄(衛獻公的同母兄弟)主持社稷呢!”

  卿大夫們聞聽無不驚恐萬分,繼而開始為自己的前途尋找出路。孫林父自此不敢把重器放在都城的家中,而將其全部轉移到戚地;他又加強了與晉國權臣的交往,和他們建立起親密的友誼。

  定薑一語成譖,孫林父的工作也沒有白費。數年後,孫林父被迫發動政變驅逐了衛獻公,又殺死了公室裏很多重量級人物;十幾年後,衛獻公在國內外勢力的支持複辟。孫氏幾乎亡族,不得不退守戚地,在晉人的支持下苟延殘喘。這個事件由血腥開始,以血腥結束,其過程將在後麵進行詳細敘述。

  鄭公子騑平息了公子班叛亂之後,鄭國人便準備狠狠教訓下他的幕後支持者——許國。八月,鄭公子喜率師攻許,許國人在敵人行進的路上設下埋伏,打了個漂亮的伏擊戰,鄭軍丟盔卸甲大敗而歸。

  鄭成公怒,親率大軍再次伐許。八月二十三日,鄭軍在許都郊外大敗守軍,然後開始攻城。八月二十五日,鄭軍攻陷許都外城,許靈公被迫割地求和,這次割讓的是許國的一個邊境重鎮。鄭國人取得了對方的城市後,立即著手把它打造成對許作戰的橋頭堡。

  這兩起發生在兩個宿敵之間軍事衝突本來隻是小小的局部事件,後來卻引發了一係列令天下諸侯始料不及的連鎖反應。

  許靈公再無法忍受鄭人赤裸裸的軍事威脅和亡許國之心不死的野心(當然還有陰謀家在其中搞鬼),於是向楚共王請求,請他把國家遷到離楚國較近的地方去。楚人覺得這個想法切實可行,於許於楚都是有利的,便告知許人可以把都城遷到葉城。十一月,楚共王派王子申幫助許人完成遷國行動。

  由於鄭、許兩國分屬於不同的聯盟,所以在楚人看來,鄭國的行為就成為華夏聯盟對南方聯盟的嚴重挑釁,華夏聯盟應當為鄭國的侵略行為負責。一旦局部爭端上升到聯盟的高度,楚人便有了再次北伐鄭國借口;這樣楚與晉剛剛簽署的和平協議宣告作廢,並因此爆發了兩國的第三次大戰——鄢陵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