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華元弭兵,郤至使楚(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097
  前麵說過,晉景公在兩年前把鄖公鍾儀送回楚國,並請他轉達希望與楚國結好的意願。晉人的行動得到了楚人的積極回應。當年十二月,楚共王派太宰王子辰出使晉國,一來感謝晉侯釋放鍾儀,二來也表達了舉行盟會的願望。

  王子辰離開晉國後,晉景公派大夫糴茷到楚國商談盟會的細節。談判的過程艱難而漫長,因為會盟涉及到南北兩大聯盟數十個國家的利益,兩國都需要那些國家的參與和支持;這其中的關係錯綜複雜,結果晉景公直到去世之日也未見糴茷回來。

  晉厲公即位後,楚國人對晉國新君的了解隻限於他是個“性情暴躁的大老粗”。楚人不禁生出一絲擔心——暴君執掌強國的情況對任何國家來講都不是好兆頭。楚人搞不清新君對結盟的態度,又怕被晉人打臉,所以就中止談判,以等待晉厲公的態度。

  宋國上卿華元在楚國充當人質時被令尹子重奉為座上賓,華元與欒書的關係也非同一般。華元得知晉楚打算結盟的消息後興奮得不得了,他希望為早日促成兩國之美事提供自己的力量,一來宋國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二來自己也能夠建立功業而名滿天下。

  華元在本年冬天來到楚國,向子重詢問談判之事,子重把情況如實告知了華元。子重說,有些問題真的不適合由雙方直接討論,而且晉國新君還沒有做出表態;因此楚國需要一個重量級的中間人在中間撮合,而華元充當這個角色最適合不過了。華元當即拍著巨大的肚腩表示願意為晉楚弭兵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受到子重的恭維,於是飄飄然風雨兼程地趕到晉國,向欒書轉述了子重的話。

  欒書說:“晉國剛剛遭遇大喪,新君還沒有來得及重啟與楚國談判之事。我會立即向寡君報告的。”

  晉厲公沒什麽執政理念與治國理想,也懶得整天與一本正經的卿大夫們打交道;他寧可把決定權放給卿士們,而自己隻負責墮落就滿足了。

  對於欒書的匯報,晉厲公隻是說道:“先君製定的政策不能改變,否則天下諸侯會指責寡人二三其德。既然會盟是既定政策,那麽就請夫子全權負責此事。”

  欒書馬上通過華元向楚國表達了願意繼續會談的意願,兩國便重啟和平談判了。

  原來兩國爭議的焦點大概有四個:一是兩國勢力範圍的劃分,二是邀請哪些諸侯參會,三是如何認定鄭國的角色和地位,四是楚國要求晉國放棄對吳國的支持。

  兩國就以上問題各自開了幾次會都無法拿出解決辦法,不但如此,問題卻越提越多——舊的還沒有解決,新的又不斷冒出來。結果兩國都逐漸失去耐心了。

  華元被兩國人搞得疲憊不堪,他感覺雙方討論的話題越跑越偏,於是說道:“天下大事哪有通過一兩次盟會就能解決了的?晉楚應當首先結束敵對狀態,然後由淺入、由深簡入繁、一步步發展盟友關係,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如果不能邁出第一步,爭論後麵的問題則毫無意義。”

  這句話點醒了夢中人,雙方都覺得自己陷入了魔障,在一些毫無意義的問題上過多糾纏,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兩國人理清了思路,便決定從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做起:首先簽訂和平條約。

  在晉楚談判期間,晉人又向秦國派出了一個使團。使者首先向秦桓公表示感謝(因為秦桓公去年曾派醫緩為晉景公治病);然後轉達了晉國新君希望與秦國重建友好關係的願望。

  晉人的舉動令秦人有些不知所措。兩國的敵對狀態已經持續了近半個世紀,雙方的互不信任已經達到了極點,現在突然說友好就友好了?

  秦人對晉厲公的殘忍性情也早有耳聞。原來晉厲公特別喜歡搞血腥的角鬥比賽,逼迫參賽的奴隸中好多都是秦國戰俘(秦人也隻關心本國戰俘),其中不乏望族子弟。秦人認為:晉厲公如果希望和好,就應當把戰俘送回西秦,而不是送上西天。

  “其中必然有詐!”秦桓公說:“晉侯恐怕是想用楚成王對付宋襄公的手段對付寡人吧!”但是大夫們說:“晉國有欒、智、士、韓四卿在,晉侯即便耍詐不可能得逞。”

  秦桓公勉強同意了使者的請求,但是雙方在會議地點上又產生了分歧:晉人希望定在河東的令狐,秦人則希望定在河西的王城。

  秦人說:“大國如果想要恢複舊好,就請君侯到秦國來,以顯示大國人的誠意。如果寡君首先做出姿態,也會主動到大國去的。”

  晉使說:“寡君當然有誠意。這就像宴請客人,主人應當發出請柬說‘請您到寒舍赴宴’,而不會說‘我將到貴舍做客,請做好準備工作’,想必大國也認同此種做法。

  “況且這次參會的國家不僅有秦,還有中原諸侯;盟會地點早已確定並通知了其他國家,應當是變不了了。寡君為了顯示誠意,會把曆年俘虜的秦人全部送回大國。”

  秦桓公最後被說動了,於是會談的時間和地點就定下來了。

  秦人為參加本次盟會做了詳盡的準備,製定了各種能夠想到的應急預案,但是秦桓公走到王城時又反悔了,他決定留在河西——無論晉人說什麽閑話,自己絕不過河。

  秦桓公派卿士史顆代表自己到令狐去與晉厲公會麵。晉厲公心裏大罵秦君無信,是個膽小如鼠、善猜多疑的家夥,但是他仍裝出一副笑臉與秦使舉行了歃血儀式。儀式完畢後,晉厲公派郤犨到王城去與秦桓公會麵,雙方也舉行了歃血儀式。

  晉厲公還算講信用,他依照盟約把秦國籍奴隸送回了河西。

  士燮說:“這樣的盟會有什麽意義?結盟是為了建立信任,兩君會麵是建立信任的開始;連開始都不存在,還談什麽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