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晉君臣交惡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1918
  郤至成為卿士後,晉景公就把溫地賜給他做采邑。溫位於東周京畿之內,被東周土地所包圍,是晉國的飛地。郤至不滿足於采邑的土地麵積,他就利用各種小手段把臨近鄇邑的土地搞到自己手中。

  那些土地在東周內部是可以有條件進行流轉的,但是絕不能落到諸侯手中,否則終有一天整個王城都會被諸侯買走,天子就要住到別人家的土地上了。

  那些見不得人的交易終於在某一天曝光了,王室上下頓時一片嘩然之聲。周人說:“什麽樣的領主竟敢拿王室的土地去換錢?他出賣的不是土地,是王室凜然不可侵犯的天威(如果還有)!照這個趨勢下去,東周用不了五十年就要變成‘東晉’了!”

  周簡王大怒,立即下令徹查此事,結果參與此事的人都依照他們罪行的輕重被以不同的方式處死。隨後周人就找到郤至,希望他把非法取得的土地吐出來。

  郤至撇著嘴,邊聽邊搖頭,然後說道:“事情可不是這樣簡單的,那些人主動找到我,把土地高價賣給我,否則就不許溫邑的商隊和物資通過他們的領地,我被逼無奈隻好答應了。現在你們把人處死了,又到我這裏索要土地;即便是戎狄蠻夷,也不能不遵守契約吧?”

  由於郤至態度死硬,拒不執行命令,周簡王不得不派兩位重量級的人物、劉康公和單襄公到新田去對郤至發出控告。

  事情已經鬧大了,郤至不得不收起先前那副驕橫的嘴臉,代之以忠誠懇切的嘴臉。他對晉厲公說:“溫是晉國故邑,鄇本來就是溫的衛城。鄇因戰亂被狄人摧毀,又被周人取走。臣通過正當手段把鄇買回來,完全是為了公室的利益。”

  劉、單兩人說:“當年武王克商,將溫封給大司寇蘇忿生。襄王三年,蘇子不安其位,叛逃到狄(魯僖公十年),後來又逃到了衛。晉先君文公在城濮擊敗楚軍,襄王為表彰文公的功績,把溫賜給晉國。晉君先後又將溫賜給狐氏、陽氏,最後才輪到郤子。如果說溫是誰的故邑,則溫最先由王室所有,怎麽能輪到郤子來談這個‘故’字?”

  晉厲公覺得郤至格局太小,而且過於貪婪了。天下無邊無界,土地從哪裏不能獲得?為什麽偏要和王室爭奪那快彈丸之邑?晉國的名聲已經夠臭的了,晉厲公絕不會為了使郤至倉庫裏每年多幾袋小米而得罪周人。

  晉厲公聽完陳述就命令郤至把鄇邑還給王室。

  當年晉成公從成周回到晉國時,晉景公正直壯年,晉厲公則剛剛進入少年階段。由於在東周的流亡生活比較清苦,晉厲公自幼沒有受到過像樣的教育。他大多數時間都混跡於市井之中,與販夫走卒為伍。回到晉國後,晉厲公仍然保持了在成周時的生活狀態,他捧起書簡就打瞌睡,但是一到練兵場就兩眼放光,抓起武器便生出使不完的力氣。

  晉厲公性格莽撞,言語粗魯,討厭繁文縟節,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也特別講義氣。晉厲公崇尚強者,那些能把他打得鼻青臉腫的士子弟,他都奉為座上賓。這就使他身邊聚起來一批強悍有力的不良青年。

  晉厲公即位時,那些士子弟也逐漸步入中年;小集團中除了胥童(胥臣的曾孫)具有大夫職位以外,其餘的都是士級的低等貴族。

  晉厲公希望將一些人提升為大夫,可是那群小流氓根本入不了卿士們的法眼,晉厲公每提出一個任命,大臣們就進行激烈的反對。大臣們能舉出一百條罪狀來證明那個人根本沒有擔任職務的資格,有些惡行公布出來連晉厲公都感覺心驚肉跳。

  結果晉厲公隻好悻悻地撤銷任命,回去對著夥伴們破口大罵:“你們之中、無論哪個人、但凡能做一件好事,現在早就成為大夫了!”

  在那些人中,隻有胥童做事還算中規中矩;晉厲公盤算著:“既然沒法把那些爛泥扶上牆,不如將胥童提拔為卿士。”

  不久,智首因年齡和健康原因向晉厲公辭去中軍佐。晉厲公認為機會來了,但是他擔心直接發布“由胥童補卿位”命令會遭到大臣們反對,於是他就把“由士燮任中軍佐”等多項任命捏成一個命令發布,這樣大臣們就無法讚同一半反對一半了。

  但是在發布任命時,大臣們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伎倆,中行庚和三郤當即表示有異議。

  中行庚說:“先君任命卿士時先要舉行大蒐禮,並聽取卿士意見,之後才能確定。且任命的君令必須單獨發布,不能寫在一個命令中。”

  胥臣當年把郤缺從草莽之中帶回晉國並推薦給晉文公,郤氏才走上複興之路;而郤缺爬上中軍將之後忘恩負義,竟然把胥臣的孫子胥克從卿位上趕下去。從那時開始,胥氏與郤氏就成為勢不兩立的仇敵。

  郤錡說:“智氏有大功於晉國,不可以降位;且胥甲被放逐,胥克被免職,胥氏久已無功,不可以掩於智氏之上。否則誰還會為國家盡忠?”

  欒書讚同卿士們的意見,晉厲公隻好命智罃為卿,胥童第一次升位的計劃就這樣流產了。

  後來中行庚也告老請辭,晉厲公又舊事重提,但是智罃和三郤又從中阻撓;晉厲公隻好命中行偃為卿。

  兩次交鋒都遭遇到了失敗,晉厲公與卿士們的關係就變得越來越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