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鄭伯受誣,晉楚修好(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018
  魯成公九年(BC582)。

  晉人企圖用武力手段壓製華夏聯盟中出現的“雜音”的辦法宣告失敗,諸侯們質疑的聲音、不滿的情緒越發高漲,這使得任性妄為的晉國人終於感到了迫在眉睫的危險。

  正月,晉人在蒲召集了一次諸侯大會,晉、齊、魯、衛、宋、鄭、曹、莒、杞九國君主出席盟會。晉人提出的議題是重溫馬陵之盟,實際上是為了挽回晉國每況愈下的威望。

  季文子在會上再一次見到了士燮,他帶著明知故問的語氣說道:“失去了德行,尋盟還有什麽意義?”

  士燮心中一直燃燒著巨大的怒火,這怒火來自於君主的墮落,來自於大臣的邪惡,來自於諸侯們的三心二意,也來自於自己無奈的忠誠和不得不堅守的責任。

  士燮則用一種慣用的外交辭令回答道:“用殷勤來安撫,用寬容來對待,用神明來保證;以溫和對待盟友,以武力討伐異己。國家雖然沒有美德,但是能做到這些就足夠了。如果夫子還有什麽疑問,寡君可以親自去和魯君解釋。”

  季文子的話代表了普遍存在於諸侯們心中的意識,諸侯們表麵上對晉人客客氣氣,心中卻充滿了抵觸和厭煩。

  但是季文子不想繼續觸怒一位發起怒來就會血流成河的高尚君子,便笑笑離開了。

  這次盟會本來邀請了吳子壽夢,華夏諸侯也對那個神秘的東南國度充滿了遐想,急切地盼望著圍觀壽夢那異人的風采(傳說中壽夢長著一張大號紫色海蜇皮的臉),也迫切希望與吳國建立同盟關係。

  但是壽夢感到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與華夏人會麵,也害怕晉人追究他侵略郯國的責任,更害怕被人們圍觀取笑,所以婉拒了晉人的請求。

  盟會結束後諸侯們各自回國,楚國人則敏銳地嗅到了盟會中不和的氣味。

  子反又冒出來了,他向楚共王提議趁此機會把鄭國重新拉回南方聯盟的懷抱,楚共王點頭同意。楚人隨後不但把扣留在楚國多年的皇戌和公子發禮送回國,還給鄭國君臣送去了特別貴重的賄賂;同時邀請鄭成公到鄧城會談。

  鄭成公此時剛剛從蒲地回到新鄭,他還沒有來得及好好操勞後宮便馬不停蹄地趕往會談地點。楚國代表王子成除了表達願意與鄭國重修舊好外,還希望通過鄭成公轉達楚國希望與晉國結盟的願望。

  鄭成公大喜,他把楚人的托付當成名利雙收的美差,立即拍著胸脯向對方打了包票。他從鄧城回國後就開始準備執行那件差點害得他國破身死的美差。秋,鄭成公離開新鄭到晉國朝見晉景公。

  前麵說過,晉國的情報係統隻掌握在郤犨一個人手中,即便是晉景公也無法控製那個係統,結果郤犨說什麽,晉國人就得聽什麽。

  鄭成公的行為在外人看來是充滿矛盾的,在晉人看來則是褻瀆盟約和挑戰權威。郤犨雖然探聽到了會談內幕,但是他卻隱藏了事實真相,並對兩國會談內容做了虛假陳述和惡意解釋。他對晉景公說,鄭伯此次來訪嗎,不過是為楚國人充當間諜罷了。

  郤犨陷害鄭成公並沒有什麽特殊想法,一是因為他覺得鄭國人不夠重視自己,而是想從中撈點好處。三郤強烈要求將鄭成公繩之以法,大夫們要麽保持沉默,要麽隨聲附和,隻有伯宗和士燮表示反對。

  兩人說:“當年鄭悼公為何倒向晉國,原因不用再說了。即便狂妄傲慢的楚國人,也沒有做出過扣留鄭國君主的先例;如果我們幹出這種事,除非已經做好了滅亡鄭國的準備,否則就太輕率了!

  “而鄭伯明知此行充滿危險,仍然義無反顧地出訪晉國,足以證明鄭人心中沒有鬼;我們又有什麽理由來拘禁他呢?為什麽不從他的口中了解些楚國的情況呢?”

  郤犨說:“我主管外交事務多年,方才總結出做間諜的最高境界就是‘君主行間’。大家都知道當年鄭莊公與齊僖公以出訪紀國為名,行滅亡紀國之實的曆史。也知道楚子以會盟之名,行進攻宋國之實的曆史。

  “鄭國君主行間已經有了前科,鄭伯的行為也就沒有值得驚訝的了。鄭伯既然要替楚人行間,我們有什麽理由以君主之禮對待他?”

  君臣們的目光最後落到欒書身上。欒書事前從郤犨那裏得到了錯誤的情報,同時也不願與郤氏發生衝突,於是表示同意郤氏的意見。

  結果鄭國訪問團剛進入晉國邊境就被晉軍包圍了,軍隊被繳械,鄭成公和大臣們被軟禁起來。鄭成公又怒又急,他要求立即麵見晉景公或者士燮、韓厥,但是他提出的所有請求都被郤犨壓下了。

  欒書隨後率師入侵鄭國。鄭國君主被扣,不敢出戰,守國大臣派使者求和。經過使者的說明,欒書才得知鄭成公出訪的真實意圖,他不禁大驚失色。

  欒書一生行事謹慎,極少犯錯,這次卻完全被郤犨忽悠了,他說:“郤氏誤我!如果晉楚由此發生戰爭,主要責任將由我來承擔!我必須馬上回報君侯,立即釋放鄭伯!”

  但是他的兒子欒魘卻說:“父親從同意郤氏意見開始就應當承擔責任了!父親雖然受到蒙蔽,現在卻不是糾正錯誤的時候。因為父親一旦透露真相,不僅會受到君主責罰,而且會與三郤結怨。三郤如果趁機反咬一口、借機發難,欒氏家族將會不保。

  “而君主身體狀況已經撐不過一年了,所以父親寧可與三郤站在一起繼續掩蓋事實,也不能揭露真相。事到如今,隻能將錯就錯,斷絕鄭人與君侯的任何聯係,伺機尋找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