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智罃歸晉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371
  魯成公三年(BC588)正月,魯、衛等國使者按照盟約訪問晉國,向晉國通報其參加蜀之盟的情況;使者強調本國都是迫於無奈才向楚國屈服的,他們的內心還是忠於晉國的。

  晉景公對使者說,如果列國不能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他們的忠誠,他會認為上述那些話隻是托詞、是謊言;列國不但背叛了聯盟,而且欺騙了晉國。

  晉景公繼續說:“寡人已經決定對背叛者進行懲罰,這個背叛者就是鄭國。寡人也要求你們信守盟約,隨晉軍一同出征;否則你們將會成為下一個被討伐者。”

  二月,晉、宋、魯、衛、曹五國聯軍伐鄭。晉軍行進到鄭國的伯牛城時停下來,以等待同盟國軍隊到達指定地點。

  公子棄疾在鄭襄公召開的戰前會議上說:“聯軍雖然聲勢浩大且人數眾多,但是把列國軍隊分開計算,每一國的力量還是不足。現在魯、宋、衛、曹從以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路線向鄭國進發,我們可以集中力量擊潰敵方一兩支軍隊,如此一來晉人的計劃無法完成了。”

  經過一番討論,鄭國人決定拿表現最為積極、行動最為迅速、力量卻十分弱小的魯軍開刀。

  鄭襄公派公子偃(子遊)到新鄭東麵的鄤城設伏。當魯軍路過鄤城附近一個叫丘輿的小城時遭到鄭軍的伏擊,被敵人俘虜了很多“過路兵”;公孫嬰齊雖然奮力逃脫,但是受到了很大驚嚇,以至於後來在沒有友軍結伴同行下,他竟然不敢單獨率師過鄭。

  但是伐鄭聯軍也取得了一定戰果,俘虜了很多鄭人。聯軍隨即宣布戰事結束,然後各自回師。鄭國人也宣稱自己沒輸,皇戌還奉命向楚國人進獻了戰俘。

  獻俘儀式進行完畢,楚共王設宴招待鄭國使者。子反特別善用製造熱烈氣氛,在他的帶動下,宴會掀起了一個又一個小高潮;大家也因酒精和熱鬧額場麵下變得放鬆隨意起來。

  子反端起酒爵,伸出手示意大夫們安靜下來,然後麵向楚共王敬酒說道:“天下諸侯雖眾,但是能夠忠心、殷勤侍奉楚國的,莫過於鄭。為了嘉獎鄭國,也為了向諸侯顯示君王的胸懷,楚國應當最大限度地保護鄭國的利益,以使其他國家能夠親附我國!”

  少年共王不勝酒力,此時已經喝得暈頭轉向。他拍著餐桌大笑道:“叔父說得好啊!不穀就喜歡鄭國人這樣的,哈哈哈!這杯酒就敬鄭伯,敬皇夫子!”

  大夫們紛紛響應,舉起杯一飲而盡,隻有子重麵帶怒氣、不為所動。楚人後來猜測子反和皇戌暗中達成了交易,因為從皇戌此次出使之後,子反就成了鄭國的代言人和保護者。

  皇戌回國後向鄭襄公回報了出使楚國的成果。鄭襄公說:“鄭國的利益最大的不過兩處:一是宋,二是許。許國依仗著與楚國的盟約視鄭國於無物,這乃是對鄭國最大的大不敬!既然楚君有了承諾,那麽就先拿許國開刀吧!”

  當年夏天,鄭公子棄疾率軍入侵許國。許國人說:“許、鄭同盟,你們為何加兵於盟友?”公子棄疾說:“百年來你國一直侍奉我國,現在為什麽連一個使者也不見到來?寡君為弄清此事才來派我來尋找答案。”許國人知道鄭國人借故生非,也就不再回答問題,而是一麵進行積極防禦,一麵派使者到楚國去控告鄭國。

  這年夏天,晉、楚交換戰俘和屍體的活動如期舉行,晉國人用公子穀臣和襄老的遺骸換回了智首的兒子智罃。

  智罃(晉國第十二任中軍將)的身上匯聚了一個貴族應當擁有的全部優秀品質,是個在道德和勇氣上無可挑剔的人。智罃的被俘不但沒有使自己和家族蒙羞,反而給他帶來巨大的聲譽,因為晉人都知道他是為了洗淨部下的恥辱和罪行才重返戰場的。

  晉人說:“他完全可以置身度外,安全回國,繼承父親的卿位,享盡人生榮華;至於那些觸犯軍法者,就由司馬署去審判懲罰好了。但是他卻義無反顧地帶領士子弟們以血洗罪,使他們免於受辱,這便是晉人的擔當精神。”

  智罃同樣贏得了楚人的尊重,楚人除了限製他的人身自由之外,仍然使他過上與在晉國一樣的生活。楚國的卿大夫們也不時前來探望他,與他建立起友誼——他們心裏都清楚,智罃遲早會成為晉國最有權力的人物。

  楚共王在送別宴會上對智罃說:“楚國禁錮了你十年,你怨恨我嗎?”

  智罃說:“兩國交戰,臣沒有能力,所以才被大國俘獲。大國人沒用我的鮮血釁鼓,使我能夠回國受死,這是您的恩惠;我又能怨恨誰?”

  楚共王繼續說:“那麽你該感謝我嘍?”

  智罃回答:“兩國為了社稷穩固,使人民生活安定,結束雙方的敵對狀態,各自釋放戰俘以表達友好的誠意;臣卻沒為此做出什麽貢獻,也不知道該感謝誰。”

  楚共王接著問:“你回國以後,將如何報答我?”

  智罃答道:“無德無怨,不知所報。”

  楚共王的火氣頂上來了,他決定糾纏到底:“即便如此,你也要給不穀一個答複!”

  智罃說:“以君之靈,罪臣得以返回晉國。如果寡君將我處死,我死且不朽;如果寡君赦免我,將我交給父親,父親向寡君請示後將我處死在祖廟中,我仍然死且不朽。

  “若寡君仍然不許,使我繼承公族首領,執掌軍事,率師保衛疆域,外臣雖然遇到大國之軍,也不敢違背自己的職責;我將竭力致死,不敢揣有二心,以盡臣子之禮。這就是我對您的報答。”

  楚共王說:“晉國有這樣的人物,楚國無法與之相爭。”於是以重禮將他送走。

  晉人把智罃當成凱旋的英雄迎接回國。晉景公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智罃則誠惶誠恐地請罪。晉景公馬上赦免了智罃,但是智首又來請求允許他處死兒子。晉景公說:“夫子如果殺了兒子,就再也不會有人敢以身犯險了。”

  智罃在楚國時與某個鄭國商人交往甚密。兩人曾製定了一個十分危險的逃跑計劃,即把智罃混藏在貨物中帶出楚國。但是計劃還沒有開始實施,楚共王就把他送回去了。

  商人不久又來到晉國,智罃欣賞他的忠誠和勇敢,便將他視作自己的家人,給他提供了很多賺錢的機會。

  但是智罃的好心卻令商人感到不安,他說:“我沒有功勞,哪敢接受酬勞?我不過是個普通人,不可以貪圖厚利以敗壞君子的名聲。”於是他處理了在晉國的生意,離開絳都,終生未再踏入晉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