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楚 魯大喪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302
  郤克升為中軍將後情緒穩定了很多,言語和行為也不像先前那樣衝動魯莽了。他向晉景公進言說:“晉與齊之間不能沒有結果;加之斷道之盟的主旨是討貳,齊國有貳心而不討,則斷道之盟將變得毫無意義。所以請伐齊以實踐盟約。”

  魯宣公十八年(BC591)春,晉景公與衛國太子聯合伐齊。諸侯們都清楚,有晉景公參加的戰征肯定打不起來,因為他的身體狀況根本無法指揮戰鬥。

  齊頃公率軍迎戰。雙方在陽穀相遇,但是沒等交手就開始談判。不久晉景公與齊頃公在繒相見,晉人把斷道盟書的內容抄了一遍當作繒之盟的盟書,齊頃公在盟書上簽名。兩國結盟後,齊國公子強作為人質來到晉國,晉景公也釋放了蔡朝和南郭偃。

  齊國根本沒有屈服的意思,簽署盟約隻是緩兵之計罷了——晉軍轉身踏上回國的路途,齊師反手就端了魯國一個邊邑。齊人美其名曰:“魯國與楚國私通。”這個“私通”指的是三年前楚莊王伐宋時,魯宣公曾向楚國人示好。

  關於“私通”之事,魯宣公已經在斷道向晉景公解釋清楚,並取得了晉人的諒解。齊人雖然了解內情,但是因為沒有參加盟會,所以就裝作不了解的樣子趁機教訓魯國一下。

  魯國人吃了個啞巴虧,想要報複卻心有餘而力不足;想要請晉國出師,怎奈齊國的借口如此地冠冕堂皇。魯宣公一怒之下便派季文子到楚國去,請楚莊王出師伐齊。

  但是使者剛剛進入郢都,楚國便發生了最令人悲痛的事件:楚莊王去世了。

  楚莊王在位二十三年,他即位後不久便滅亡庸國,隨後將百年強族若敖氏打回到原始狀態,從而牢牢掌控了王權。

  楚莊王一戰勝鄭,截斷了晉國東進的道路;再戰勝晉,使楚軍在曆史上第一次飲馬黃河;三戰勝宋,楚國從此完全控製了中原腹地。

  楚莊王大力推行“居安思危、常備不懈”的軍事策略。在此原則指導之下,楚國培養出一支軍紀嚴明、意誌頑強、訓練有素的軍隊。

  由於楚莊王的對軍事方麵要求過於苛刻,而懶惰墮落又是人的天性,結果那些敕令在他去世後不久便沒人執行了。

  楚莊王在英年之時突然離世,或許是因為他已經完成了今生應當完成的全部使命;或許是上天對對楚國的眷顧已經告一段落;抑或是上天害怕他做出更加令人恐懼的功績從而打破天下格局。但是無論如何,楚莊王去世之後,楚國再無聖主出現。

  魯宣公見短時間內無法從楚國得到支援,便暫時打消了進攻齊國的計劃,轉而平息公室內部的紛爭。

  魯國公室當時的政治派係主要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季孫行父、叔孫僑如、仲孫蔑為核心的“三桓黨”,另一派是以公子遂(東門襄仲)的兒子公孫歸父為首的“東門黨”。三桓黨的勢力更大,但公孫歸父更得魯宣公寵信。

  由於魯宣公得位不正,公子遂在當政期間為排除異己、鞏固權力幹出很多令人發指的壞事。公子遂去世後,上卿的權力便落到季孫行父手中。季文子上台後開始糾正前任犯下的錯誤,他召回流亡者,返還他們的財產,恢複他們的地位。

  那些曾經受到公子遂迫害的人和氏族一旦東山再起,就緊緊團結在季文子身邊,成為反東門氏的積極分子。

  由於公孫歸父緊緊抱住魯宣公的大腿,君臣兩人的利益就不可避免地交織在一起;因此三桓黨在打壓東門黨的過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對魯宣公造成了傷害。

  麵對這種狀況,魯宣公和公孫歸父不得不進行曲線作戰。魯宣公命公孫歸父主管外交工作,這樣一來公孫歸父就有機會結交各國權貴。事實上,公孫歸父很好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他與一些大國卿士稱兄道弟,卿士們收了他的好處,便對魯國內政指手畫腳。

  到了魯宣公季年,兩派的矛盾已經變得不可調和:三桓黨提出的決策方案,東門氏肯定會反對,反之亦然;每天朝會所發生的就是大臣們的各種吵鬧和互相指責,什麽決定也做不出來。魯宣公和公孫歸父忍無可忍,兩人經過密謀,決定借助晉國的力量除掉三桓黨。

  秋,魯宣公派公孫歸父出使晉國,官方理由是向晉國請師以討伐齊國。

  公孫歸父在晉國的靠山是郤克。公孫歸父對郤克說:“我始終主張與晉國為親,但是魯國卻長期搖擺於晉、楚之間,其原因完全是由於季孫行父作祟。向楚國請師的主張也是他提出來的。

  “寡君心中雖然不情願,但是無力決斷。所以為了得到魯國,就必須除掉季孫氏和他的黨羽。如果您能把季孫行父引出魯國並除掉他,我將清除他在魯國的勢力。到那時魯國將唯晉國馬首是瞻。”

  郤克當然知道對方純粹是在胡說八道,但是他一點也不在乎。對於郤克來講,這就是樁生意,隻要對方出的價錢足夠高,他沒有理由不賺這筆錢。

  郤克於是向公孫歸父做出承諾:在條件成熟時,他會幫對方清除政敵。

  公孫歸父說服郤克消滅季孫氏,卻沒有說服晉國出師伐齊。但是,“管他呢,我又不是真的想要進攻齊國。”公孫歸父這樣想。

  正當公孫歸父歸心似箭、日夜兼程地趕回曲阜時,上天卻無情地破壞了他們的美事——魯宣公去世了。

  季文子抓住這個絕佳的機會,在朝會上對眾大臣說:“使魯人背上殺嫡立庶惡名的人、使魯國失去諸侯親附的罪魁禍首,就是襄仲了!”

  臧宣叔是個特立獨行的人物,他雖然不屬於任何一派,卻是個不折不扣的保皇派。臧宣叔曆來看不慣季文子那種矯揉造作、心機狡詐的做派,於是站出來說道:“夫子當時不能治襄仲的罪,他的後人又有什麽過錯?夫子想要去除歸父,直說就可以了,不必轉彎抹角!”

  季文子也不再隱瞞自己的想法,直接下令驅逐東門氏。

  公孫歸父在到達一個叫“笙”的地方收了到魯宣公去世和家族被驅逐的消息。他築了一個土台,用帷幕將它圍在當中;然後命副使打扮成魯宣公的樣子坐在正位,歸父跪在“魯宣公”麵前,向他匯報出使晉國的成果。

  做完上述事情後,歸父便脫下左身的半邊朝服,摘下禮冠,散開頭發,痛哭不已。哭完他就跺跺腳,逃到齊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