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楚莊王征宋(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327
  楚軍毀壞了蕭城的城牆,之後就拔營回國了;宋人心裏的一塊巨石算落了地。宋文公為了履行清丘之盟,出師討伐陳國。但是宋人的舉動引起了孔達的不滿,他強烈要求出兵救陳。衛穆公詫異地說:“清丘之會口血未幹,夫子就要撕毀盟書;原因何在?信用何在?利益何在?”

  孔達說:“在諸侯盟會中,任何行動都要一事一議,清丘盟書上並沒有討伐陳國的約定,因此這場戰事本就是宋國擅自發動的,與盟約無關。先君與陳國有約,一方有難,另一方必須救助。陳人已經兌現諾言(調停晉與衛的衝突),現在陳國有難,衛國不能不救。如果晉國來人譴責,臣將以死殉國。”

  衛穆公給了孔達一個軍。衛軍到達陳、宋戰場時,華椒還以為孔達是來幫自己的,所以沒有對衛軍設防。半夜時分,衛軍突然對宋軍發動進攻,宋人在驚慌之中無法組織起有效抵抗,撒腿狂奔,一潰數裏。

  魯宣公十三年(BC596)春,齊頃公率師伐莒。原來莒國依仗其與晉國的同盟關係拒絕向齊國進貢,所以晉國一旦遭遇失敗,齊國人馬上就冒出來對莒國大打出手。

  這一年秋天,先縠暗中勾結赤狄危害晉國,結果事敗被殺(這件事在後麵還有詳細記述)。晉人清算了先縠反叛勢力之後,又把目光轉向衛國。

  晉景公派郤犨(郤步揚的兒子)去追究衛國人破壞清丘之盟的責任。衛穆公已經做好應對準備,他把公室最珍貴的寶器擺在郤犨麵前,希望對方能放孔達一馬。

  郤犨盯著那鼎寶器,背著手、圍著它踱了幾圈,遺憾地搖搖頭說:“寡君在外臣出行前說:‘一定要完成使命!否則就不要回來了!’外臣不敢廢棄君命。如果君侯不能懲罰破壞盟約的元凶,寡君將親自到大國來過問此事。”

  其實郤犨並非不想將寶器據為己有,但是晉景公暗中向他許諾過,如果他能夠完成使命,將會把他提為卿士;而卿士的地位可是十尊鼎也換不來的。

  孔達在決定出師救陳那時起就準備以命抵罪了,他對衛穆公說:“君侯如果為了臣不惜與晉國開戰,那麽臣就成為衛國的罪人;天下沒有任何君侯會為了罪人與他國結怨,所以您也不要去做。”說完他就回到家中,沐浴更衣,投繯自盡了。

  但是事件接下來的發展就出乎衛國人的意料了。郤犨對逼死孔達的結果仍不滿意,他說:“孔達破壞盟約之事,天下已人盡皆知;但是他的這種死法並不能向列國表明他是罪有應得,也不能警示後來者,所以請君侯就孔達伏法之事向盟國進行通報。”

  郤犨退出後,衛穆公怒道:“晉侯真是欺寡人太甚啊!不但要衛國的忠良跪著死,死後還要曝屍棄市!寡人寧可戰死沙場,也不能再向晉人讓步了!”

  大夫寧相說:“如果能站著,就不用去死了;如果君侯不能按著晉人的意願去做,孔大夫就白死了。”

  其實上述那些話是郤犨臨場發揮加上的,他懷著一絲小得意走出宮門,一路上都在沾沾自喜。回到驛館後,郤犨覺得使命已經完成,而且沒有必要盯著衛國人做事,所以第二天就帶領使團離開帝丘回國了。

  不久,列侯便收到了衛穆公送來的以下消息:“衛國有不善之臣孔達,離間我與大國的同盟關係。現在他已經伏法,特向貴國通報。”

  魯宣公十四年(BC595)夏,晉國對鄭國發動軍事入侵。在這次行動中,晉國奪取了鄭國的天險之城虎牢關;隨後在虎牢關以東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大蒐禮。

  晉軍的行動給鄭國人造成了巨大的心裏壓力,鄭襄公立即帶著公孫黑肱趕往郢都,向楚人尋求幫助。楚莊王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證,他絕不坐視晉軍進犯新鄭;但是虎牢關嘛,暫時就寄放在晉人手中吧。

  鄭襄公的情緒稍稍平穩些,又對楚莊王說:“(公子)棄疾是鄙國最重要的大臣,他如果能回到鄭國,將會大大加強鄙國抵禦外敵入侵的能力,自然也會替大國減輕負擔。如果大國還有顧慮,寡人就把黑肱留在楚國,讓他代替棄疾為人質。”這個請求也得到批準了。

  鄭襄公帶著公子棄疾回國後,楚莊王召開了一次隻有孫叔敖、子重、子反、伍參幾位核心人員參加的秘密會議。

  楚莊王說:“現在有情報證實晉國與赤狄關係日趨緊張,晉國會把目標放在北方的潞國而無暇東顧,晉軍占領虎牢關的行動更像是積極防禦而不是積極擴張。因此不穀決定趁此機會繼續北伐,降服宋國。宋國雖大,但強不過鄭國。隻是宋國無罪,不穀必須得找到一個討伐的理由才行。”

  參會者表示讚同楚莊王的決定,然後子重就提出來一個陰毒、殘酷的苦肉計。

  第二天早上,楚莊王在朝會上宣布,他將向華夏大國派出兩批使者:一批由王子馮帶隊,經鄭國出使晉國;另一批由申舟帶隊,經宋國出使齊國。然後他著重向兩位使者強調“不要向鄭國和宋國借道。”

  申舟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立即跳起來,帶著極大的不滿和質問的語氣說道:“鄭國友好開明而宋國頑固鄙陋,宋人與臣又有舊怨。王子馮可以順利完成任務,但是臣肯定會死在宋人手裏。君王不再考慮下您的命令了嗎?”

  楚莊王回答道:“宋人敢加害你,不穀就用商丘城給你陪葬。”

  申舟看到了楚莊王眼中空洞無情的目光,馬上就理解了命令的含義,於是一言不發退入隊列。散會後,申舟回到家中交代後事,第二天又帶著兒子申犀去見楚莊王,請楚莊王準許申犀繼承他的祿位。做完這些事之後,申舟就帶著使團北上了。

  楚國使團在進入宋國邊境時,當地官吏例行公事,檢查通關文件。申舟拿不出過境文書,態度又十分惡劣;他罵對方是亡國遺種、殷商餘孽,沒有資格攔截大國使團。又說:“我連宋國先君都敢抽,你們這些雜碎又算什麽?”宋人大怒,立即把他們捆起來押到商丘城去了。

  申舟與宋人的過節源於魯文公十年,當時宋昭公、鄭穆公陪楚穆王到孟諸打獵,申舟為左司馬。期間楚人給宋昭公安排了裝載柴草的任務,但宋昭公認為對方是羞辱自己,所以沒有遵守命令。到了晚上宿營的時候,楚穆王下令燃起篝火燒烤獵物,宋昭公拿不出木柴,人們這才發現宋昭公竟然抗命不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