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邲之戰(八)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031
  荀首得知兒子被俘不禁大怒,他立即帶著大批軍隊返回戰場營救荀罃。荀首的禦戎的是魏錡;他的箭囊裏混著幾種不同的箭支。荀首不停地射殺敵人,但是他看到抽出來的如果是利箭,就將它放到魏錡的箭囊中,鈍箭就射出去。魏錡怒道:“你有什麽毛病?難道晉國不能生產利箭了嗎?”

  荀首說:“我得不到別人的兒子怎麽能換回來自己的兒子?利箭這麽少,必須等到緊要關頭再用。”

  戰車轉過一個彎,荀首剛好看見連尹襄老駕車載著王子穀臣從對向趕來,荀首快速抽出一支利箭射死襄老,又射傷穀臣。晉卒一擁而上趕走了隨行的步兵;荀首跳到對方的戰車上,駕車把王子穀臣和襄老的屍體帶回去了。

  黃昏時分,楚軍開進了被放棄的晉軍大營。楚軍也不再逼迫晉軍,隻是遠遠地監視著敵人的動向。晉軍則在敵人的監視下連夜渡河,渡口場地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渡船上的燈光鋪滿了河麵,晉軍吵吵嚷整整渡了一整夜。第二天太陽初升之時,晉國三軍統帥荀林父、士會、趙朔乘坐最後一隻船離開河岸。

  楚國三軍隨後來到岸邊,軍士戰馬同飲黃河之水。

  潘黨對楚莊王說:“王為什麽不將晉人的屍體收攏起來築成京觀,向後世昭示您的偉大武功呢?”

  楚莊王說:“‘武功’的含義並不是你這麽理解的。武,就是止戈,就是以強力保衛和平。所以周武王在克商後在《頌》中說:‘載籍幹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與時夏,允王保之。’武王昭告世人說:他將要收藏武器,停止戰爭,專求美德,播散華夏。

  “所以‘武功’就是禁止暴力、弭兵休戰、保有社稷、建立功勳、靖國安民、結好諸侯、富民豐財,昭示子孫不忘祖先的功業。

  “如今不穀使兩國將士暴骨於荒野,已經非常殘暴了;現在又要做京觀以彰顯暴力、威懾諸侯,哪裏還談得上弭兵?殘暴好戰,哪裏能保有社稷?晉國依然強大,哪裏談得上建立功勳?違背民意甚多,哪裏會靖國安民?沒有令德卻以武力戰勝,哪裏能結好諸侯?趁人之危卻心安理得,以此為自己的功勞,哪裏會富民豐財?武有七德,我一樣都沒有,哪裏能昭示子孫?

  “古代聖王討伐不敬,隻是將罪魁禍首殺戮後築成京觀,以警示奸邪之人。晉國沒有罪,士卒們為國家戰死,又怎麽可以建造京觀呢?不穀隻能在事成後向先祖告廟而已。”

  楚人於是收斂晉人的屍體並將其妥善安葬,然後搭建一座臨時祖廟,將隨軍帶來的先王的神主擺在裏麵舉行告廟儀式。

  楚莊王隨後又祭祀了黃河後,祭祀儀式舉行完畢他就先後來到衡雍和踐土兩地。三十五年前,晉文公曾在那裏舉行踐土之盟;三十五年後來到此地的卻是敵人的後裔。

  楚莊王參觀了晉文公駐軍的舊址和踐土之盟的遺址,一些參加過城濮之戰的老兵不禁哭出聲來,人們不禁感歎世事無常;物非人是、物是人非。沒人知道下一批來到這裏的將會是是什麽人。

  楚國大獲全勝,而鄭國大間諜石製到頭來卻什麽也沒得到。石製所不知道的是,他已經失去了楚人的信任和支持。原來子重認為他故意拖延戰局,遲遲不肯提供幫助,並因此給楚軍造成了很大損失;他認為石製拖延的目的隻不過為了想要加重自己的功勞而已。

  石製心有不甘,他給子重寫了一封信,責備對方沒有兌現承諾。子重大怒,立即把這封信轉送到鄭襄公那裏去了。

  七月二十九日,鄭襄公處決了石製、公子魚臣和他們的同黨。叛徒們為了謀取私利而出賣國家,最終隻得到了身敗名裂的下場。

  荀林父帶著敗軍行進到新絳郊外,他解散了軍隊,並讓大夫們先行回國;自己則穿上喪服,自我囚禁在城外一座簡陋的房子中,在那裏等待晉景公的命令。

  當初在戰事中屢屢違抗軍令的惡棍們、此時卻緊緊圍繞在晉景公身旁。他們聲色俱厲地控訴荀林父的罪行,好像隻有他才是導致戰敗的罪魁禍首。晉景公感到心悸不已,他不想繼續聽下去,命韓厥立即將荀林父明正典刑。

  韓厥還沒有搭話,太傅士渥濁卻突然站出來叫道:“荀伯不能殺!城濮之戰後,晉國的先大夫們彈冠相慶,隻有文公憂心忡忡。大夫們問:‘戰勝還不高興,那要到什麽時候才高興呢?’文公說:‘憂患真的解除了嗎?子玉還活著啊!困獸猶鬥,何況是大國上卿呢?’後來子玉自殺,文公才麵露喜色說:‘憂患終於解除了!’子玉的死是晉國再勝、楚國再敗,因此楚國三十年不敢與晉國交兵。

  “晉國病了,邲之戰是上天對晉國發出的警告。如果隻是把責任簡單地推到荀伯上,而不去追探病因,晉國還會再次戰敗。荀伯是五世老臣,他的忠誠和品德素來被晉人所稱頌,沒有人會相信他能獨自造成戰敗的惡果,而其他人卻一點責任也沒有。況且,如果荀伯有獨立造成戰敗的巨大能力,君侯肯定是無法殺死他的。

  “荀伯侍奉君主,進思盡忠,退思補過。這次失敗就像日月有食,哪裏會損害他的光明呢?難道君侯不想知道晉國的病根在哪嗎?難道君侯希望讓無辜者替真正的罪犯受罰嗎?如果再殺荀伯,豈不是又加重楚國的勝利了嗎?”

  晉景公聽從了士渥濁的建議,他換上喪服,親自到郊外去迎接荀林父。晉景公把淚流滿麵的荀林父攙扶起來說:“這是寡人的過錯,寡人不能再次犯錯了。回去吧!你是寡人的孟明、不是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