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邲之戰(四)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084
  缺少了孫叔敖的軍帳就成為伍參盡情表演的舞台。他說:“臣不是逞一時之勇才力主作戰的,而是有完美的理由:荀林父新任中軍將,還不能發號事令;中軍佐先縠剛愎不仁,不肯服從軍令;大夫們各懷心事各自為政,軍士們無所適從。

  “總之,荀林父根本控製不了局麵,主帥無威、上下不和,這是一支秩序混亂的軍隊,而楚軍則上下一心。我們以治攻亂,怎麽會不成功?再說世上哪裏有君王逃避臣子的,您將楚國社稷置於何處?

  “百年之後您見到成王,成王問起來,您會怎麽說呢?您說:‘啊,因為祖父在城濮戰敗過,所以我寧可被世人恥笑,也不敢戰勝晉軍以加重您的屈辱。’如果成王再問:‘難道你一個後世君王倒不如先大夫子玉嗎’,您怎麽回答?反正我是想不出來。我看您還是在逃跑的路途上慢慢想吧!”

  楚莊王勃然大怒,伸手去搶衛士手中的武器;伍參立即跳起來頭也不回地逃走了。

  楚莊王又征求其他人的意見,沈尹、子重、子反都被伍參的話所刺激,一致主張對晉軍開戰。楚莊王終於堅定了信心,隨即下令,命全軍繼續北上。

  楚軍駐紮在管(今鄭州)地,靜待局勢發展。晉軍到達邲(今河南滎陽北)地,駐紮在敖山和鄗山之間。

  到現在為止,兩軍都沒有主動出擊的意思。現在的情形和三十五年前何其相似,晉、楚都在戰與不戰之間左右徘徊。但是鄭國人卻先坐不住了,僵持下去對鄭國是沒有好處的。兩個大國就算達成一個廢話連篇的協議,被出賣的也隻能是鄭國,搞不好鄭襄公會再次光著膀子牽著羊、在一年之中第二次簽訂城下之盟。所以鄭人認為當務之急是挑唆兩國盡快作戰,自己再從亂中取利。

  基於上述想法,鄭襄公派皇戌來到晉營。皇戌說:“寡君因為社稷之故屈從楚國,但內心還是忠於晉國的。楚師屢次得勝,驕橫的不得了;敵軍目前防備鬆懈,士卒已老。晉軍如果突擊楚師,鄭人將全力協助晉軍作戰,兩軍聯手可以一舉擊敗敵人。”

  荀林父安排皇戌下去休息,然後與大夫們商討對策。

  先縠說:“消滅楚軍,降服鄭國就在這一次了!必須答應鄭使!”

  欒書說:“皇戌的話純屬胡說八道!難道你真的不知道嗎?楚國在滅亡庸國以後,楚君無日不訓討國人說:‘民生來之不易,大禍不日將至,戒懼之心必須長保而不可懈怠’;在軍旅中則訓誡說:‘勝利不可長保,紂王百戰百勝,最後卻失去祭祀’,‘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這怎麽能說驕傲?

  “先大夫子犯有句名言:‘師直為壯,曲為老’。我們沒有德行,卻把怨恨強加到楚人身上,楚理直我理曲,楚師不可謂老。

  “楚君的衛隊分為左右兩廣,每廣有戰車十五乘,步兵一百人。每天日出之時,右廣駕車,車兵立於上,步卒立於下;正午時分,左廣接替右廣值事,一直到日暮。每天夜裏都有內官值夜巡營,以防備不測,怎麽能說沒有防備?

  “子良是鄭國上卿,潘尪是楚君的重臣;潘尪入盟鄭伯,子良出為人質,兩國已經非常親密了!難道還能指望鄭人幫助我們作戰嗎?

  “現在鄭人來勸戰,不外乎就是想從中漁利,晉國勝就從晉,楚國勝則從楚。所以絕對不能答應鄭人的要求!”

  趙括、趙同說:“我們率師出征不就是來求戰的嗎?大敵當前卻畏手畏腳,那還來幹什麽呢?擊敗楚國才能得到屬國,還有什麽可以遲疑的?我們要聽從彘子的!”

  荀首拍案而起,指著兩人破口大罵道:“你們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

  趙氏兄弟跳起來對荀首拔劍相向,荀首也不甘示弱,大夫們一擁而上把幾個人拉開。這場會議又在一片吵吵鬧鬧中無果而終。

  荀林父把皇戌召來告訴他說:“晉師不會向楚人主動發起進攻,如果夫子願意的話,可以勸楚人先行發難。不過要是鄭師敢於充當晉軍先鋒,晉大夫們倒是願意為鄭軍提供幫助。”說完就把他打發走了。

  楚莊王見到晉軍不進不退,也派出使者來試探晉人的態度。荀林父命士會接待楚使,趙括等人也到場旁聽。

  楚使說:“寡君年少喪父,說話直率、不懂得文飾,所以大國人也不要挑理。寡君聽說成王、穆王曾經常出入鄭國,鄭國人迎來送往十分恭敬。但是現在鄭人竟然背棄舊好,不敬寡君,寡君這才北上教訓鄭國;因此伐鄭絕不是為了與晉國為敵。寡君即將回師,所以請諸位還是不要在此地久留了!”

  士會說:“當年周平王對先君文侯下令:‘與鄭夾輔周室,無廢王命!’鄭武、莊、厲、文以下無不謹遵。但是鄭人今日卻廢棄王命,所以寡君命令大夫前來責備鄭人。晉人前來,也絕不是為了與楚為敵。”

  兩國即將交戰卻拿第三國當借口,說來說去都是鄭國人的錯,這就是鄭國人所擔心的。

  楚使對會談結果感到滿意,他向士會行禮後便退出軍帳、駕車回營,但是他的車在通過營門時卻被趙括攔住了。

  趙括說:“士會剛才說得不是實話。事實是寡君命令大夫們把楚國的痕跡從中原徹底抹掉,並且告誡大夫們不要回避敵人。我們無所逃命,所以才來到這個地方。”

  楚使感到十分驚訝,他問道:“那麽,我應該用哪種說法回複寡君呢?”

  趙括說:“你們把軍隊開過來就知道了。”

  楚使回去複命,伍參說:“我隻知道晉人內部有分歧,沒想到他們竟然已經不和到這種程度,甚至在敵人麵前也懶得掩蓋內部的矛盾了!這次出使收獲很大,我們應當繼續向晉軍派遣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