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若敖氏之難(七)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292
  若敖氏的軍隊通過工兵連夜鋪設在壕溝上的踏板迅速進軍,林中的王師再也無法隱遁行跡,隻好狼狽不堪地匆忙現身。

  雙方的兵力基本相等,都是一個軍的兵力、三百乘戰車和一萬多人。他們連陣勢都是一樣的,戰車在最前排成兩排,後麵是百人方陣。雙方都穿著一樣的軍服,握著一樣的武器,說著一樣的語言,甚至曾經在一個軍營裏同吃同住,共禦外敵。

  對麵的陣營中很可能就有自己的外甥或舅舅、表兄弟或連襟,甚至連雙方的戰馬都是彼此熟悉的。而現在他們則被迫成為不可調和的敵人,一方用鮮血來捍衛不可侵犯的王權,另一方用生命來換取無比珍貴的自由。

  鬥椒示意停止前進,他沒有立即發起進攻,好像是出於對國王最後的尊重、而不想把他逼迫到一個難堪的境地似的。王師利用這段時間列好陣勢。太陽冉冉升起,軍旗在涼爽的晨風中舒緩地展開又垂下,武器發著青幽幽的光,士兵如同雕像一樣佇立著。

  楚莊王出現了,他的戰車來到王師最前麵,蒍艾獵緊緊跟隨著他。叛軍中開始發出不安的躁動,鬥椒明顯感到國王的出現給軍隊造成的壓力,於是傳令下去:“低頭,視下!”

  楚莊王認為相持下去對自己是有利的,因為敵方有些士兵已經發生了動搖,而且圍困鄧縣的聯軍突破橋營防線隻是時間問題,然後王卒和聯軍就可以形成前後夾擊的局麵,一舉殲滅若敖氏叛軍。

  但是楚莊王馬上就意識到自己太過一相情願。王師是麵向東方列陣的,初升太陽的強烈光芒照得他們睜不開眼、不能直視前方,敵人卻將他們看得一清二楚。就在這時,王師身後突然鼓聲大作,喊殺聲驟然響起——鬥箴帶領的奇兵開始進攻了,王師的後隊出現騷動。王子嬰齊匆匆趕到後隊指揮對鬥箴部的戰鬥。

  鬥椒突然擊鼓,回應著鬥箴的鼓聲。若敖氏的戰車開始衝鋒,密集的方陣也在“嘿嘿”聲中壓過來了。

  雙方的軍隊終於擠壓在了一起,士兵們怒目圓睜,眼麵卻噙著淚水;瘋狂地叫喊,卻不是因為受傷。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毫不留情地拚命砍殺,就像對待敵人似的。

  鬥椒帶著衛隊直奔楚莊王衝過去了(殺死敵軍首領是結束戰鬥的最佳手段);楚莊王也是這麽認為的,但是他突然感到莫名的悔恨、悔不該把左廣留在鄢西(那是一隻強悍的衛隊)。

  這場大戰主要就是圍繞著兩位統帥進行的,雙方的主力士兵都聚集在主帥身邊,拚命地想衝開一個缺口殺死對方的主帥。形勢似乎對若敖氏有利了,因為王師前後受敵,麵對鬥椒的軍隊兵力有些不足,盡管指揮官們仍然鎮定自若,士兵們卻有些手忙腳亂了。

  若敖氏的步兵已經把對方的防線撕開一道口子,最終把楚莊王的戰車與步兵分割開來;國王和他的右廣衛隊被隔在了大部隊的北側。鬥椒看到了個可喜的情況,馬上帶領軍隊追擊;不可一世的楚莊王竟然像山賊流寇一樣驚慌失措地逃跑了。

  追擊者和逃跑者的戰車比為三十比十五,而且鬥椒後麵還跟著幾百個氣喘籲籲,撒腳狂奔的步兵,在鬥椒看來大戰真的會馬上結束了。

  然而,形勢就是這樣變化莫測:正如楚莊王沒有預想到鬥椒偷襲王師後隊一樣,鬥椒也沒料到楚莊王表演的這場丟人的逃跑竟然是個精心設計的圈套;楚莊王在北麵的叢林中伏埋著由楚國第一神箭手養由基率領的神弓部隊。

  鬥椒的前驅在接近叢林時突然大喊:“有埋伏!”隨即就被一箭封喉,栽於車下。

  鬥椒大喊:“撤退!”而局勢就在一瞬間逆轉了,追逐者和逃跑者的角色形成互換,伏兵衝出亂箭齊發,三十乘戰車轉眼就被幹掉了一半,鬥椒帶著殘兵逃入大部隊。

  叛軍在戰場上仍然占據優勢,鬥椒再次調集兵力去進攻落單的楚莊王。楚莊王卻從另一條較遠的路回到戰場。

  鬥椒摘下他那比別人長出一截的硬弓,搭上一支利箭遠遠望著楚莊王射去。那支箭激過車轅,釘在戰車的鼓架上嗡嗡作響。楚莊王受到了極大的驚嚇,就在他驚魂未定之際,第二支箭又到了,利箭再次擦過車轅,釘在傘蓋的支柱上顫動不止。士兵們一擁而上,用盾牌護住王車緩緩退卻。

  鬥椒再摸箭袋,裏麵已經空了;楚莊王吃力地把箭拔下來,高高舉起激呼道:“當年文王滅息,得到了三支利箭,伯棼偷去了兩支,但是它們現在都在這裏了!他傷不了你們的王,他已經失去機會了!”說罷奮力擊鼓,王師振奮不已,重新組成陣型向前推去。

  養由基追上來說:“請賜給我一支箭,我去射死鬥氏老賊!”楚莊王把兩支箭都交給他,但他隻領了一支。

  養由基的弓沒有鬥椒的長,卻比它更寬更厚。他望準了鬥椒一箭射去,利箭帶著嘯聲破空而出,激越的聲音把掠過的士兵的耳膜都刺痛了,箭鋒激起灼熱的氣流、似乎要燃燒起來。那支箭破開鬥椒的七層重甲穿胸而過,在士兵們的驚呼中,鬥椒撲到在車中。

  但是,這一箭竟然沒有使他立即斃命。少頃,鬥椒扶著車欄艱難地站起來。他脫掉頭盔,露出他那張須發花白,在生命最後時刻仍然桀驁不馴的臉;他舉起長劍,發出最後的怒吼:“不戰勝,則必死!”說罷劍指敵軍;他的禦戎和車右也都身負多處創傷,兩人呼應著他的聲音:“不戰勝,則必死!”禦戎縱馬長驅,馳入王師而死。

  若敖氏終於停止了戰鬥,士兵們紛紛放下武器。他們投降的原因與其說是害怕,不如說是悲傷。很多人都自殺了,有些則讓同伴殺死自己,還有人虛張聲勢地闖入敵陣而被殺,那些人都是鬥椒的近親子侄,知道自己無法逃過之後的審判。

  為了不刺激戰俘們的情緒,楚莊王命令把伯棼的遺體用白布包裹起來裝上車拉走。

  橋營也被攻克了。原來息公子胡在到達鄧縣的那一天就開始尋找橋營裏的“識時務者”。經過不斷地試探,他發現識“時務的人”還真不少。子胡就把那些人拉到自己一方,要求他們配合聯軍行動,結果戰鬥一開始那些人就倒戈了,子胡不多時就攻陷了橋營。橋營指揮官在戰敗時一把火燒毀了浮橋,切斷了聯軍過江的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