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宋昭公之難(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083
  三族首領認為暫時還不能直接對宋昭公動武,但是可以剪除他的羽翼。他們謀劃了一番,就在宋昭公即位的翌年殺死了他的幾個黨羽——宋襄公的另外兩個孫子和大司馬公子卬,其中公子卬死時手中還握著大司馬的符節。

  司城蕩意諸(公子蕩之孫、公孫壽之子)害怕受到牽連,就把符節交給守藏府的官員之後逃到魯國去了。

  按各國通例,他國官員前來投奔時,接收國可以比照他在本國的職位降一級任用,但是為了表彰蕩意諸不廢君命的忠誠,魯文公仍按原來的級別賜給他職位。

  宋昭公遭受二次打擊後就變得頹廢起來,他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酗酒打獵上。好在宋國的行政製度十分完善,卿大夫們能夠各司其職,國家機器運轉如常。官員們負責治理國家,君主則專心墮落享樂,雙方誰也不幹擾誰。

  但是這種病態的平衡遲早要被打破,一個正常國家不能容忍它的君主隻是由於血統的原因、就把崇高威嚴的君位當成私人揮霍墮落的護身符;於是一位公子決定將宋昭公趕下寶座,把宋國從那個墮落君主的統治下解放出來。

  這位公子就是宋昭公的兄弟公子鮑。《左傳》稱公子鮑“美而豔”,他的相貌即便安在女人身上也顯得非常出眾。

  不過公子鮑絕不是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他擁有高超的智慧、強健的體魄、慷慨的豪情和巨大的野心。

  在宋昭公忙著享樂的時候,公子鮑卻在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公子鮑通過正當和不正當的手段取得了巨大的財富,又通過施舍財富取得了顯赫的名聲。

  國家遭遇饑荒不能阻止宋昭公繼續揮霍無度,公子鮑卻傾其所有救濟災民;國內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他都給予特殊饋贈。

  公子鮑特別用心結交六卿,他無日不登門拜訪,無日不向卿士請教國事;他也非常喜歡招納門客,身邊聚集了大量有才幹的士人。

  這樣一位活力四射的美男子不由得襄夫人不動心;但是雙方的輩分和年齡差距實在太大。襄夫人寤寐思服、輾轉反側,她最終忍受不了相思的煎熬,於是借機對他賦了《柏舟》(出自詩經、邶風)的第一章:“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遊。”

  公子鮑內心恐懼,麵上卻佯裝不解,於是賦了《烈祖》(出自詩經、商頌)。公子鮑就用這種方式婉拒了襄夫人的美意。

  襄夫人心中無限悵惘,但是她終究沒有因愛生恨,而是決定全力支持公子鮑奪位,以此向公子鮑表明自己的愛是真摯有力的。

  魯文公十一年(BC616),魯公子遂訪問宋國,他在訪問期間與宋昭公聊起原司城蕩意諸。如果不是公子遂提起來,宋昭公幾乎忘了魯國還有這麽一號人。在公子遂的建議下,宋昭公決定召回蕩意諸,並讓他官複原職。但是他的這個命令最終害死了那個忠誠的大司城。

  原來公子蕩去世後,宋昭公本來命公子蕩的兒子公孫壽繼任大司城,但是他卻堅決推辭不受,而宋昭公又執意加封,公孫壽就向君主推薦自己的兒子蕩意諸。

  後來公孫壽說:“君主無道,他的近臣都會受到牽連。兒子是父親的第二個身體,意諸死了,我就能免於災難。我雖然失去了兒子,卻能夠保有蕩氏家族。”

  魯文公十六年(BC611)冬,以公子鮑和襄夫人為首的篡位者終於決定采取行動。當時華元為右師,公孫友為左師,華耦為大司馬,鱗矔為大司徒,蕩意諸為大司城,公子朝為大司寇。

  十月末,宋昭公打算到孟諸打獵,襄夫人計劃在獵場攻殺宋昭公。華氏參與了陰謀,襄夫人也事先告知卿士們不要跟隨宋昭公出行,以免成為陪葬品。但是蕩意諸說:“君主無道,公室需要改立明君,臣不能阻止,也不會告發。國家需要賢臣治理,臣不賢,隻能陪伴君主赴死了。”

  宋昭公邀請卿大夫們一同前往狩獵,但是大臣們一個個推三阻四,以各種理由搪塞,隻有蕩意諸心情沉重地從命。宋昭公知道大限已到,他決定坦然麵對即將到來的危險——他不允許使自己在昏君的醜名上再增加懦夫的名聲。

  冬十一月初,宋昭公帶上隊伍和宮內所有寶器出發。出城之後,蕩意諸勸宋昭公流亡他國,宋昭公說:“孤不能容大夫、祖母及國人,哪個諸侯能夠接納我?孤本來為一國之君,卻要到其他國家當臣子,還不如去死。”

  然後宋昭公就把寶器財物全都賜給左右,命令他們各自離去。很多人流著眼淚走掉了,隊伍已經沒剩下幾個人了,蕩意諸卻一直保護著他、繼續向獵場行進。

  襄夫人決定做最後一次努力,她派人去說服蕩意諸,請他不要做無謂的犧牲。蕩意諸回答說:“人臣置君主於不顧自行逃難,又該如何侍奉後來的君主?”

  冬十一月二十二日,宋昭公即將到達孟諸,當地一個甸長率領著由三百名甲士組成的地方武裝包圍了狩獵的隊伍。

  宋昭公喊道:“老毒婦!懦夫們!你們竟然不敢直接麵對寡人,卻派這些賤民來刺殺寡人!我當初還真高看你們了!”然後他就擊鼓,傳令列陣,就像在戰場上麵對敵人那樣。叛亂者馬上發起衝鋒,衛士們把宋昭公緊緊圍在中間,奮力抵抗進攻,宋昭公和蕩意諸則不停發出命令、指揮戰鬥。最終由於寡不敵眾,所有的人在盡力殺傷敵人後全部戰死了。

  凶手們將裝有死難者的棺木運回都城,宋人在確認先君已經死亡後都長出一口氣。公子鮑隨即即位,是為宋文公。宋文公命同母兄弟公子須為大司城,以代替蕩意諸;華耦去世後,又任命蕩虺為大司馬,以表彰蕩意諸的忠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