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秦穆公封崤山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1915
  魯文公三年春,孟明鄭重地向秦穆公報告,他已經訓練出四萬名狼曋一樣的勇士。秦穆公說他不要狼曋,要褒蠻子;孟明說,褒蠻子那樣的大概有一萬名吧!秦穆公說,一千人足矣,有了四萬虎狼,什麽樣的敵人不能戰勝?

  二月,秦穆公效仿當年周成王的做法,召集西戎和白狄的部落首領,在岐西舉行規模隆重的大藪禮。在大藪禮期間,秦穆公向參會者公布了即將對晉國進行大規模戰爭的決定,他要求各部落為秦國提供戰爭輔助部隊、役徒和物資,並要求各部首領隨軍出戰。大藪禮結束後,首領們留下人質,然後各自回去做戰爭準備。

  秦人回國後,馬上派出一支部隊與白狄軍封鎖了龍門山渡口。

  在晉國方麵,公室為如何應對秦軍入侵吵得不可開交。趙衰認為應當固守城池、避開秦軍鋒芒。這是他在彭衙之戰後不久提出的主張。但是先且居、陽處父等人卻強烈要求正麵迎敵。雙方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後晉襄公示意大臣們安靜下來,並說道:“諸位的意見表述得已經非常清晰了,寡人也聽得很明白,再辯下去也沒有意義。寡人認為,天下並非隻有晉國獨大,也沒有一個大國可以常勝不敗。狂風刮不了一整天,暴雨也下不了一上午;上天尚且如此,何況是國家呢?

  “從先君去世到現在的四年間,晉國每戰必勝,弓弦已經拉得太緊,人民也非常疲憊了。秦晉本來匹敵,而晉軍兩勝秦軍已屬不易。這次秦伯傾全國之力、親自率領大軍伐晉,誌在必得。即便晉人舉全國之力戰勝秦軍,也是慘勝。慘勝之後呢?楚、鄭、衛、白狄哪國不會趁火打劫,把晉國從霸主的寶座上趕下去?展示武力雖然重要,但是寡人絕不能僅憑一時意氣斷送先君建立的偉大霸業。”

  晉襄公就這樣否決了主戰派的意見,傳令各地嚴密防守,不得出戰;對不具備防守條件的城邑則組織居民撤離、推倒房屋、燒毀田地、填埋水井,不給敵人留下一針一線。

  四月底,秦軍在少梁城與西戎部落的輔助軍隊合兵一處,然後從龍門山渡口渡過黃河。聯軍登陸後,秦穆公下令焚舟。秦人一把火將船隻點燃,火龍綿延數裏,濃煙遮蔽了天日。

  秦穆公帶著太子,站著高處大喊道:“所有的人、包括寡人在內,都已經沒有退路了。我們想要回到秦國,就必須前進,必須取得勝利,必須搶走晉國的船隻。寡人沒有留下後路,所以讓太子陪在身邊。如果再次戰敗,我哪裏還有臉自稱‘秦人’?如果戰敗,就讓秦國滅亡、讓活著的人就在這裏當奴隸吧!”

  軍士們被君主的氣勢所感染,揮著武器要求戰鬥。之後秦軍一路高歌猛進,所到之處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秦人盡管憎恨晉人,卻嚴格遵守戰爭禮儀,不對平民使用暴力,不隨意毀壞平民財產,同時也要求輔助部隊必須遵守。

  秦軍沒有向晉國都城進軍,因為無法攻占則不如不攻。兩國人都心知肚明:誰都無法通過一次或者幾次戰爭迫使對方屈服,更不要說滅亡對方了;所有的挑戰和入侵都隻不過是為了報複罷了。

  秦軍渡過涑水,包圍了王官城,選擇王官城為目標是因為這裏是先軫的出生地。秦軍進攻毫不拖泥帶水,用雷霆之勢迅速攻陷了這座堅固的城市。王官城的軍民為先軫的決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盡管晉襄公下令嚴禁挑戰秦人,但是在一個從不缺少勇士的國度裏,仍然有許多地方武裝自發地集結起來,對強敵發動自殺式進攻。

  隻不過秦軍絲毫沒有把那些死士放在眼裏,因為秦人也抱定必死的決心。秦軍通常派出與對方數量相當的兵力以暴製暴,以命搏命,甚至與對方同歸於盡。

  秦軍乘勝進軍,又占領了郊城,晉軍仍不出戰。直到此時,秦穆公如懸磬般的心才終於落地。他下令軍隊開赴崤山,為當年秦國的戰死者封屍立誓。

  秦軍來到崤山戰場遺址,軍隊從東端進入,沿著當年秦軍行進的路線西行。盡管時間已經過去四年,崤山古道上仍然隨處可見人馬的遺骸、鏽蝕的兵器和戰車的碎片。大部分殘骸都是筋斷骨折、身首異處。

  孟明和西乞術、白乙丙陪在秦穆公身邊,默默前行。孟明實在不願再回憶往事,但是仍然泣不成聲地講述當時的情景:晉軍和輔助部隊都是從那個方位發動進攻的,那塊高地曾爆發過激烈的爭奪戰,褒蠻子在哪裏被俘的,他又是在什麽地方投降的,晉人在什麽地方築起祭壇、殺死戰俘向祖先獻祭。秦穆公也忍不住落淚,軍士們哭成一片。

  人們從屍骸身上的甲胄裝束能夠分辨出它們生前是秦軍還是其他人,秦穆公命令被俘的晉人們在沿途挖了數十個大坑,把秦軍戰士和戰馬、戰車的遺骸安葬在一起,其他死難者葬在一起,安葬過程一共持續了三天。

  秦人毀掉了晉人建造的祭壇,在原地又築起一個更加高大的祭壇,然後進行了莊嚴隆重的祭奠儀式。秦穆公登高麵對秦軍立誓道:“崤山之敗,罪在孤。我在這裏要告誡全軍,一定要遵從古人的遺訓,謀劃大事,應當聽從年長者的意見,才不會有過失!”儀式之後秦軍便從茅津渡河回到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