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崤之戰(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1991
  魯僖公三十二年(BC628)注定是需要著重記敘的一年。在這一年中,鄭文公和晉文公相繼去世,正是因為這種巧合,才使得秦穆公天真地認為自己可以趁晉國大喪之際在鄭國建立一個親附秦國的政權。但是令秦穆公所料不及的是,晉軍果斷出擊,在崤山全殲出征的秦軍,造成了春秋史上秦國遭受的最大規模的災難。

  本年四月,鄭文公壽終正寢,太子蘭即位,是為鄭穆公。鄭文公在位長達四十四年,在此期間,鄭國經曆了齊楚爭霸和晉楚爭霸兩個重要時期。

  鄭厲公去世後,在齊楚交相壓迫下,鄭國徹底淪為二流國家;鄭國的對外政策發生根本性轉變,由主動擴張轉為被動防禦。鄭國就像一個招蜂引蝶的女子,成為惡棍們爭風吃醋的對象;鄭國無法實現獨立的國家訴求,隻得在大國之間左右搖擺。

  齊國衰落後晉國崛起。晉人立公子蘭後,秦人對晉人耿耿於懷,晉人則視秦國安插在鄭國的那支軍隊為眼中釘。盡管兩國都不釋懷,但是誰都不願意主動發難,雙方達成了微妙的妥協:高層間的接觸雖然中止了,其他方麵的交往卻還在正常進行。

  鄭穆公上台後,鄭國開始執行積極的親晉政策,不過他也沒有破壞與秦國的關係。盡管晉人多次暗示他將戍守鄭國的秦軍驅逐出去,但是鄭穆公還是裝作聽不懂的樣子,絲毫不為所動。

  直到此時晉文公才發現,這個曾經對自己言聽計從的落魄公子,原來也是個非常難對付的角色:公子蘭的麵子活兒幹得十足,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內心卻非常頑固,誰也無法左右他的思想。

  冬十二月九日,一代梟雄晉文公重耳薨於正寢。太子即位,是為晉襄公。重耳十七歲被驪姬構陷出逃,他在白狄流亡了十二年,又在齊國居住了七年;他三十六歲登基,四十一歲稱霸,四十五歲去世。重耳繼承發揚了父親的尚武精神,卻將戰征暴力隱藏在“匡扶王室”和“報施救患”等正義的光環之後。

  孔子用“譎而不正”四個字來概括晉文公的一生。弟子問:“什麽叫‘譎而不正’?”孔子說:“以正義之名,行邪惡之實,是為不正。”孔老夫子對他的評價實在是精妙之極。

  人們曆來都認為重耳四十二歲出奔,六十一歲即位(見《史記》),這個說法並不正確。首先,晉獻公後代的排序是,長女伯姬(秦穆公夫人)、長子共太子申生、晉文公重耳、晉惠公夷吾。

  伯姬在重耳出奔後才嫁給秦穆公。如果《史記》的記載都是真實的,那麽伯姬出嫁時就已經超過四十歲了,那麽秦穆公就不是娶妻,而是給自己找個老娘了。再者,狐突是重耳的外祖父,應當比重耳年長四十歲左右。申生伐東山皋落氏時,狐突為他駕駛戰車,如果按照《史記》所述,狐突當年應當在七十六、七歲,而在激烈對抗的古戰場上,絕不會出現年近八旬的禦戎。所以重耳四十二歲出奔的說法明顯有誤,四十二歲大概是他成為諸侯霸主的年齡。

  《國語》記載,“重耳年十七有士五人。”《國語》為什麽要強調十七這個數字,經合理推測,那極有可能是他出奔時的年齡。

  晉文公去世後,晉國舉國上下陷入沉重的哀痛之中,晉人忙於為先君籌備葬禮,無暇顧及他事,鄭國人也把注意力集中在晉國身上。

  戍守鄭國的秦軍三帥一直無所事事,他們渴望建立功名,也希望早日榮歸故裏。在此種心理驅動下,杞子給秦穆公寫了一封密信,信中說鄭伯派他負責都城北門的防務,秦國如果此時出師奇襲,必能占領鄭國。

  秦穆公那顆不安分的大心髒又開始劇烈跳動起來,原來秦國人手裏也有幾個鄭國的流亡公子。秦人馬上開始著手製定襲擊鄭國的計劃,準備用晉文公推公子蘭的方式把鄭公子推上君位。

  但是秦穆公的計劃遭到了蹇叔的堅決反對,他說:“興師襲擊千裏之外的國家,真是聞所未聞!秦軍疲敝,鄭國有備,絕不可能成功。軍隊沒有建立功業,一定會產生悖心;產生悖心,就會做出邪惡的事情;做出邪惡的事情,就會遭到諸侯的進攻。難道喪師墮國就是君主追求的結果嗎?”

  秦穆公感到十分不快,但是他總算壓製住了怒氣,沒有對麵前這位年齡可以當他父親的老大夫發火;他推說自己身體不適,就讓蹇叔退出去了。蹇叔沒有放棄努力,此後他又多次在各種場合勸阻秦穆公,但是秦穆公那頑固的腦袋就是搖個不停。

  其實在晉文公去世不久,晉國那位令人無法琢磨的卜官郭偃,就做出了秦軍將會東進的預言,並借晉文公之名發布了對秦軍進行打擊的軍令。

  原來,晉文公去世前曾要求將自己安葬在曲沃的公室墓地,根據他的遺願,晉人決定將葬儀全部轉移到曲沃舉行。

  十二月十日,護送靈柩的儀仗剛出都城西門,靈柩裏就傳出隱隱如同牛吼的聲音。郭偃忙提著衣襟一路小跑來到跟前,他伏在棺槨上仔細傾聽,麵色恭敬而凝重,就好像正在接受君主的命令。

  聲音消失後,郭偃站直了身子,要求大夫們對著棺槨下拜,然後說道:“君主有命:西方大國將有軍隊經過我國,爾等要全力出擊;晉軍必獲大捷。”

  秦穆公從三軍各選出一百乘戰車和三千名善戰的老兵,並將指揮權交給百裏奚的兒子百裏視(字孟明)、蹇叔的兒子蹇術(字西乞)和蹇丙(字白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