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城濮之戰(三)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048
  齊國使者此時正在南岸等候,他向晉文公遞交了齊昭公的一封信。信中說:“我先君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南服荊楚,北征山戎;存邢複衛,破狄救燕。夷狄不敢覬覦,萬民祥和安樂。

  “不幸的是,桓公去世後,繼任者孝公改變先君的國策,對內橫征暴斂,對外窮兵黷武,致使齊國霸業衰落,戎狄荊蠻又開始蠢蠢欲動。

  “更不幸的是,那些中原諸侯,禮儀之邦,竟然趨炎附勢,倒向荊蠻懷抱,與華夏大邦為敵!

  “然而不幸之中的大幸卻是,您為上天所啟成為晉國的君主,抗擊蠻夷匡正天下的重任就落到晉國身上了!現在穀城陷落,荊蠻又有魯衛作為後援,寡人想要和您聯手卻有心無力。如果能驅逐穀城的楚軍,解決齊國的後顧之憂,寡人願意領傾國之士與您共成晉國霸業。”

  但是晉文公不肯主動與楚軍交戰,更不願受他人擺布、被齊國人拖下泥潭。他告訴齊國使者,晉軍出征的目的就是為了將齊宋從困境中解救出來,齊國之急就是晉國之急;所以請齊侯盡管放心,穀城之危不久便會解決。

  晉人決定首先攻取衛國的五鹿。五鹿位於楚丘北偏東約八十裏,西鄰黃河,五鹿早先是衛國的邊境重鎮,是對抗邢國的重要堡壘。

  邢國被滅後,五鹿的地位就下降了,但仍是通往齊國的交通要道;當年重耳一行人途徑五鹿時,曾遭到當地土著的肆意羞辱。但是現在看起來,上天真的要將將五鹿的土地賜予晉國了。

  晉軍兵分兩路,欒枝、先軫率領下軍和輔助部隊向五鹿進發,其餘的軍隊則按原計劃向曹國開進。

  五鹿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城小而堅固。先軫沒有采用強攻戰術,他不想把寶貴的時間和將士們的生命白白浪費在攻城行動上。

  先軫駕駛戰車繞著五鹿巡視了一圈,他看到五鹿城坐落在平原之上,城南十幾裏是一片連綿不絕的丘陵。先軫命令軍隊多多砍伐樹木,把軍旗插遍了丘陵山崗,又把軍營的攤子鋪得非常大,造成一種大軍壓境的氣勢。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重兵,五鹿人不知如何是好。他們望見敵人的大營延綿不絕,每到飯口時間,整片丘陵都消失在從敵營裏升起的炊煙之中了。

  五鹿人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大多數人對楚國談不到愛也談不到恨,對那個南方國度根本沒什麽概念。五鹿沒享受到衛楚結盟的好處,卻先要遭受因此帶來的災難,這是當地人所無法忍受的。

  恰好就在此時,魯國的公子買率領一支軍隊前來支援五鹿,但是魯軍在行進途中遭到晉軍的伏擊,軍隊丟盔棄甲大敗而歸。

  先軫把俘獲的魯國士卒串成串拉到城外示眾,並高聲向衛人宣告:“衛侯已經派不出軍隊解救五鹿了,否則他也不會向魯國請師。現在魯軍也失敗了,你們還有什麽指望呢?衛侯、魯侯都已經放棄了五鹿,你們繼續頑抗下去,隻會死得一文不值。”

  五鹿人徹底失去希望,便開城投降了。這時又有一支楚國軍隊從穀城出發向五鹿趕來,但是指揮官聽說五鹿已經陷落,便轉身返回穀城。

  五鹿陷落在諸侯中產生了巨大震動:晉國人彈冠相慶,楚國人怒火中燒,齊國人喜笑顏開,衛國人憂心忡忡,魯國人坐臥不寧,宋國人歡欣鼓舞,曹國人寢食難安。

  魯國人的日子相當不好過,楚、晉兩國都派使者譴責魯僖公,結果公子買那個倒黴蛋就被魯僖公充當替罪羊殺掉了。

  但是在公子買被殺的原因上,魯僖公卻給兩國使者以截然不同的解釋:他對楚人說:“公子買褻瀆職責,沒有完成寡人交代的任務。”對晉人卻說:“寡人反對與楚國結盟,但是公子買違抗君命,擅自帥師救衛。”

  公子買因為兩種相互矛盾的罪名被處死,並由此化解了兩大危難,他的死也算價值斐然了。

  二月,郤縠在軍中病逝;先軫憑借他在五鹿之戰中立下傑出功勳一躍升為中軍將,胥臣接替先軫成為下軍佐。

  晉文公發布完新的任命之後,就到斂盂(今濮陽東南)與齊昭公會麵去了。這是東西方兩個大國君主的首次會麵;其實早在十八年前,晉獻公就有機會見到齊桓公(魯僖公九年的葵丘之會),隻不過被周公攪黃了;齊桓公沒有完成的夙願,現在被晉文公實現了。

  齊昭公在會上希望立即把楚軍從穀城裏趕走。但是晉文公則認為時機尚未成熟,他希望楚國人能知難而退,主動撤軍。

  晉文公便告誡他不要輕舉妄動,不要為了一座唾手可得的小城攪亂晉國的全盤計劃。他還向齊昭公透露一個消息說,秦軍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他說齊國人現在要做的就是把軍隊集合起來,隨時等待命令。

  兩大強國的結盟使中原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衛成公此時也認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他放下高傲執拗的脾氣,低聲下氣地向晉文公請求,請求準許他以一個悔悟者的身份參加盟會。但是現在卻輪到晉文公傲慢地拒絕他了。

  晉文公則認為:衛國受到的損害還不夠大,晉國得到的還不夠多;晉國應當通過戰爭贏得更大的利益。再者,衛成公是個出了名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栽在他手裏的朋友比栽在敵人手裏還多。所以晉文公寧可把衛國推向對立麵,也不想為了結交這個家夥使晉國陷進無法自拔的泥潭。

  交織在悔恨與憤怒之中的衛成公,最終決定把全部賭注全部押在楚國身上。他就在朝會上宣布了他的決定,但是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大夫們受夠了他的反複無常,幾乎所有人都進行激烈地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