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秦晉滅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1986
  其他城邑的接收工作進行得比較順利,但是入冬之時,原城人卻發動叛亂,宣布脫離晉國的統治。

  狐偃說:“國人還不知道什麽叫信用,軍侯不妨通過本次行動向國人展示信用。”晉軍穿過太行山,包圍了原城,卻對原圍而不攻,並且宣稱隻圍困三日。三日後,原城仍然不降,晉文公隨即下令撤軍。這時城裏的間諜趁機潛出,說敵人馬上就要投降了;軍官們十分興奮,紛紛建議再等待幾日。

  但是文公說:“信用,是國家之寶,是取得民心和諸侯的根本;取得一個城邑卻喪失信用,如何得到民心和諸侯?晉國喪失的豈不是比得到的更多?”

  晉軍後撤一舍之地,原城的官員們說:“晉侯的確有信用,但是他也不會放棄原城。晉侯這次給了我們機會,下次就不會這麽客氣了。所以為了我們和市民的利益,還是向晉侯投降吧!”

  原城人終於打開城門出降。晉文公把原住民遷到冀城,又把晉人遷過來。晉文公向寺人披征求原大夫的人選,寺人披說:“臣聽說君侯當年在去齊國的路上,趙衰與隊伍走散,他討來一壺稀飯,雖然饑餓難耐卻始終沒有喝下去一口。”

  晉文公隨即任命趙衰為原大夫,命郤溱為溫大夫。

  在本年秋天、應秦穆公的請求,晉國分兵(晉軍主力還在中原)幫助秦國攻陷了鄀國。

  鄀國是秦、楚交界處的一個小國,位於今河南淅川縣西南,都城為商密。鄀國本是楚國的屬國,把守者秦楚之間的交通要道,不過總有些南方山戎越過鄀國騷擾秦國邊邑。

  秦穆公派使者譴責鄀國人。但是鄀君當然不肯為了秦國的安全招惹凶神惡煞的山戎。他說,山戎散於崇山峻嶺之間,不需要寡人的許可就能騷擾大國,寡人有心,但沒有力量,所以還請大國自己加強防衛。

  秦使說,既然君侯不能擔當責任,寡君隻好用自己的方式保衛國家了。鄀君說,如秦伯所願,寡人拭目以待。

  使者回國複命,秦穆公說,鄀君既然要隨寡人所願,寡人也就不客氣了。

  秦穆公向晉國人求援(與其說求援,不如說要個人情),晉人考慮到秦人在出師勤王的事件上給足了自己的麵子,也就不好拒絕了。

  親晉聯軍出師伐鄀。鄀君向楚國求援,楚成王正帶著兩個外甥女遊覽楚國的大好河山,他不想為了一件小事敗了自己的雅興,也不想為了一個邊陲小國耗費國力。

  但是新任令尹子玉說:“鄀國是我國的西北大門,秦晉人一旦滅亡鄀國,就可以控製漢水上遊;到時候,絞國、鄧邑就會暴露在兩國重兵之下。所以鄀國之重,絕不在申、息之下,得臣請君王務必出師救鄀。”

  楚成王便命令申公子儀(鬥克)、息公子邊(屈禦寇)率領申、息子弟支援商密,令尹子玉則率主力駐紮在其後三十裏處,以做為兩人的後援。

  商密西北有個城邑叫析,是鄀國門戶,析城小而堅固,地形複雜多變,周邊多山戎。秦、晉聯軍不願意為進攻析城耗費兵力,幹脆繞過城邑繼續向商密進發。

  但是統帥們耍了個小伎倆:他們命令一些雜役換上析城人的衣服,裝成俘虜的樣子由軍隊牽著來到商密城下。如此就給商密人造成了析城已經被攻陷的假象。

  當時聯軍駐紮在城西,楚軍在城南;楚軍兵力不足,不敢主動對敵軍發動進攻。

  秦穆公派使者到楚軍營中對子儀和子邊說,鄀人損害秦國的利益,所以秦伯才到此地過問此事;秦與楚沒有過節,也不希望與楚國結怨;所以請楚軍不要幹預秦軍的行動。

  子儀說,鄀是楚的屬國,鄀得罪秦國也不是楚國願意看到的,如果秦伯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糾紛,那也是他希望采用的方式,如果秦伯不能寬恕鄀國,他也無法逃避楚王的命令。

  秦使說,寡君希望大國從中斡旋秦國與鄀的關係,所以請楚師派出使者與寡君進行會談。

  在秦使的堅決請求下,子儀隻得派子邊跟隨秦使去見秦穆公。

  雙方車輛從楚營出發時就製造了一個很大的場麵。原來秦穆公派到楚軍的車隊就很龐大(車上載滿了禮物),楚人生怕失禮,也回敬了大量禮物。

  結果回程車隊的規模就比到來時的大了一倍。鄀君和大夫們站在城頭上,瞠目結舌地看著楚人與秦人結伴進入秦營。

  不久便出現了更大的場麵。當時月亮已經升起,秦人打開營門,大批軍士手持火把湧出軍營,軍士們在鄀人的目光注視之下迅速築起一座土台。秦穆公帶著眾大夫與“子邊”結伴來到土台前,雙方殺牲歃血,又將犧牲和盟書埋在祭坑中。然後有說有笑地結伴返回軍營。

  鄀君大驚失色,他說:“這叫什麽友軍?楚人一仗未打就與秦人結盟,拿寡人當待宰的犧牲了嗎?析城已經失守,楚人又背叛,國家沒有指望了!”

  就在此時,秦人的使者進入商密。秦使說,秦楚已經結盟,君侯如果開城,可以保存社稷平安;否則必將滅國絕祀。

  其實以上場景都是秦人導演的大戲,子邊等人進營後就被控製起來,隨後與秦穆公殺牲結盟的楚人不過是秦人裝扮的,目的就是擊潰鄀人的心理防線。

  鄀君沒有其他選擇,隻好開城投降。秦軍控製住鄀人,馬上對楚軍展開進攻,子儀奮力抵抗,結果也被俘了。

  楚令尹子玉不勝其怒,立即率師出擊,但是聯軍已經提前一步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