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懷公失秦,重耳奪位(三)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2023
  齊孝公直到第二天才得到重耳大夫叛逃的消息,他馬上派出一支輕兵前去追趕,但是當追趕者望見重耳一行人的身影時,他們的車輛已經駛出齊國邊境。

  重耳離開齊國的第一站是曹國,曹共公把他們安置在驛館中,房間幹淨而舒適,仆人伺候得也十分到位。人們都覺得曹人的態度還算友善,不禁放鬆了警惕。但是後麵發生的事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原來重耳幼年時期的身體狀況不是太好,他兩側的肋骨粘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一扇”;但是這種情況古稱“駢脅”,是傳說中的聖人之相。

  曹共公這個人不但好奇心重,而且特別喜歡搞惡作劇。他一直想要親眼看看,那種神聖的肋骨究竟與常人有何不同。

  重耳此時正泡在一個大浴桶裏,已經昏昏欲睡了,隨從們則在自己的房間中各做各的事情。曹共公和幾個損友則換上普通人的服裝,耐心地在附近埋伏了好久。

  有人發出了信號,曹共公帶著幾人悄悄摸進大門,躡手躡腳地爬上二樓,屏住呼吸來到浴房門前。人們突然破門而入,兩個身材魁梧的侍從跑過去,一左一右架住重耳的上臂,把他從浴桶裏抻起來。

  重耳失聲大叫,不停地掙紮;曹共公則瞪著眼睛,專注地在他的肋骨上摸來摸去,嘖嘖歎道:“果然奇特,真的是鐵板一塊噯!”

  曹共公滿足完好奇心便掉頭出門,兩個大漢一鬆手,重耳“撲通”墜進浴桶。幾個人嘻嘻哈哈亂步逃出驛館,又驚又怒又感屈辱的重耳立即跳出浴桶,把隨從們喊過來。

  曹國有位大夫名叫僖負羈,他的妻子是位很有洞察力的人。重耳一行進入驛館時她剛好就在附近。她回去對丈夫說:“我觀察了公子隨從們的儀態,他們看起來都是能擔當國家大事的人。隨從擔當大事,公子必然返國奪位;公子能返國奪位,必然能稱霸諸侯。稱霸諸侯而討伐無禮,曹國將會首先遭殃。您是不是早為家室做些打算呢?”

  僖負羈也預感到曹伯的流氓行徑肯定會給國家帶來滅頂之災,他便帶著一個大食盒和一塊名貴的玉璧去拜會重耳。重耳坐在正位,一副凜然之色,追隨者們則對著僖負羈怒目而視。僖負羈獻上玉璧食物,重耳隻是收下食盒,把玉璧退還給僖負羈,向他道謝後就把他送出去了。

  一行人當日便離開曹國,並於幾日後到達宋國。

  宋國剛剛經曆了泓之戰,全國上下正陷入一片哀痛之中。劇烈的傷病終於治好了宋襄公那不正常的腦子,但是也即將帶走他的生命。

  宋襄公把重耳請到病榻前,當時在場的還有宋太子王臣。襄公說:“寡人得罪了大國,所以將不久於人世。寡人雖死,國難未已;所以寡人將宋國托付給晉國,請看在先祖微子與曆代宋君服侍天子的薄麵上,不要使宋國淪為楚蠻的附庸!”

  重耳鄭重地向宋襄公作出承諾,說宋國一旦被楚國進犯,晉軍絕不會坐視不問。臨別時,宋襄公又按照齊國人給予重耳的待遇,贈給他二十乘馬車。

  重耳四月離開宋國,宋襄公於五月去世。

  隊伍從宋國出來向西行進,數日後到達鄭國。鄭文公從來都不屑於與地位卑賤的流亡者打交道,他不準重耳進入新鄭,也不準他借道通行。

  大夫叔詹勸諫他說:“臣聽說凡是上天開啟的,人都將無法改變。晉公子有三大異象,或許就是上天將要開啟他的。其一、古語說:‘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晉公子母親為姬氏,他卻成為兄弟們中僅存的一位;其二、上天擾亂晉國,才使晉公子有機會返國奪權;其三、同行中有三位以上國士級的人物追隨,足可以成就大事。晉和鄭為同儕兄弟,子弟往來本就應當以禮相待,何況是上天將要開啟的人呢?”

  鄭文公說:“寡人如果對天下流亡者都要以禮相待,哪還有時間操勞後宮?”

  叔詹又說:“如果不能禮遇晉公子,那麽就殺了他吧!不要使鄭國未來遭遇滅亡的危險。”

  鄭文公卻連殺重耳的興趣也沒有,還嘲笑他說,上天將要開啟的,他可殺不得。

  由於前行道路不通,重耳便轉向南方直奔楚國去了。

  一行人渡過若幹條河流便來到方城山下,過方城山便是重耳曾經心思神往的古楚大地了。隊伍行進在廣闊的平原上,遠處則是朦朦朧朧的山脈;平原上開墾了大片的水田,水田裏到處都是勞作的農夫。

  重耳皺眉道:“楚人真是辛苦,人們為什麽不把水排幹了再幹農活?”胥臣說:“那是南方特有的水稻,在旱田裏活不過五日的。”

  農夫們看到這支奇怪的的隊伍,紛紛揮手致意,監田的官員則跑過來對他們問這問那;人們都很熱心,不僅向他們贈送食物,還為他們提供住宿。

  重耳說:“以農為本的國家不會是凶頑之國,士民友善也不應有暴虐之君。”

  隊伍數日後來到郢都郊外。楚國都城的寬廣令人讚歎,但是城牆的高度卻使人大跌眼鏡,人們從城外就可以看到裏麵的普通建築,更不要說恢宏壯觀的王宮了。人們覺得那城牆還沒有一個小領主家的院牆高。魏犨和顛頡嘲笑楚國人,說他們隻想著多占些地方,卻沒有力量把城牆築得更高

  胥臣解釋道,這正是楚國的特殊和自信之處,因為楚人認為沒有任何敵人能夠或敢於進犯楚國的都城,所以郢都根本不需要高大的城牆。

  “當然,”胥臣補充說:“四十年前巴軍曾攻至郢都城下。但是那次情況特殊,楚國內部有叛亂者做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