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宋國之難,匪自天降(三)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2120
  役卒們平整了一片土地,在上麵築起一座祭壇,之後又在場地邊緣立起幕帳,在帳外設置庭燎。楚成王出現了,他身邊站著神氣活現的鄭文公,其他君主則立在下位;宋襄公非常之慘,被指令坐在會場外看守庭燎。

  楚成王首先職責了宋襄公的“不仁”和殘暴;繼而表示絕不允許宋人複辟殷商;最後要求諸侯聽從指揮,共同推翻桀宋政權。

  到了這個時候,宋襄公召集的稱霸大會就成功地轉變為討伐宋國的誓師大會。

  楚成王把宋襄公交給鄭文公看管,這可使鄭文公高興得手舞足蹈。他一路上沒少羞辱宋襄公,說寧可相信女人能長胡子,也不相信他能稱霸王,所以他不如先去研究如何使女人長出胡子,然後再考慮後麵的事。

  楚軍一路北進,諸侯所帶軍隊不多,楚成王就沒有向他們布置軍事任務,而是給其觀察員的身份,請他們觀戰。

  楚軍行進到商丘城南郊時吃驚地發現宋國已經做好全麵抗戰的準備,楚人這才發現自己低估了子魚的能力。

  更想不到的事情還在後麵。楚人把宋襄公推到城下,命令宋人開城出降,否則後果自負。但是宋人在城牆上叫道,宋國料到茲父有去無回,早已另立新君了;現在的君主正是目夷,他將領導宋人抗擊一切來犯之敵;宋人已經在湯王位前發誓,寧可一人不剩,也絕不向敵人投降。

  楚軍沒有做攻城和打持久戰的準備,也沒有預料到宋人竟會為了對抗敵國而舍棄君主。楚人把襄公帶回軍營,楚成王在營門處問他,子魚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

  宋襄公心裏沉重,臉上卻帶著不屈的神色,他說:“子魚曾是先君指定的繼承人,他有資格也有能力擔任宋國的君主。你們不如殺了寡人,這樣當你們全軍為寡人陪葬時也就不覺得冤枉了。”

  楚人馬上召開一次緊急會議。與會者們誰都沒有看出來宋人的耍陰謀詭計;人們甚至認為自己如果處在宋人的境地,也會作出同樣的事情。看起來宋襄公的名聲真的已經臭大街了,如何處置他就成為擺在眼前的巨大難題。

  子文說,殺一匹夫無助於楚國成就霸業,反而會被冠以“暴楚”的惡名;繼續扣留他也失去了意義,還會增加宋國的仇恨;所以不如把他放回去。要知道,茲父有覬覦天下的野心,必然會全力奪回君位,屆時宋國大亂,楚國吞宋的機會就來了。

  這個計劃得到了一致讚同,但是楚人不想過早暴露自己的意圖,於是對諸侯下令,要求各國立即出師並且提供軍賦;同時加固軍營壁壘、建造投石車和其他器械,積極地做著攻城準備。

  這時陳穆公出現了,他不希望中原爆發大戰,想要做點事情來促成和解,他在征得楚共王許可後就到商丘城裏去見子魚。

  陳穆公在城裏住了一個晚上,他帶回來子魚給楚成王的信件。信上說,宋國不幸,使大國重兵壓境;但是茲父一人之罪不能施加於整個宋國。既然茲父已經遜位,他願意與大國舉行和談,共圓家天下的大夢。但是宋國決不會被逼簽訂城下之盟,如果大國能夠撤軍,他可以與楚君在任何地方會麵。

  楚國見目的已經達到,隨即解除了對商丘的圍困,又取消了向諸侯發布的出征令。

  冬十月,楚、宋兩國舉行會談,雙方同意結束敵對狀態,會談結束後,楚人釋放了宋襄公。宋襄公得知自己要被交給宋人時,臉上第一次露出恐懼之色。他問楚人,是否可以讓他自己選擇離開的方式。楚人回答說,宋人如果不能親自見到他,會認為他已經被楚人謀害;並且宋人已經做出承諾,會讓他自己選擇今後的生活方式。

  宋襄公跟隨宋人的隊伍一路前行,他在進入國境前請求允許他到衛國去,但是沒有得到回應。子魚則親自率軍在邊境迎接襄公,襄公認為自己這次真的在劫難逃了。

  但是子魚與大夫們卻向他行君臣之禮,並解釋說另立新君不過是為了欺騙楚國製定的計謀,說當初自己在能夠得到儲君之位時放棄機會,現在仍然不會取襄公而代之。

  宋襄公的自信心瞬間回到了身邊,人們再次看他時,他就恢複了被綁架之前不可一世的神態。他說自己早就料到了這一切,他了解子魚的忠心,但是奉勸其他人不要有非分之想;自己是上天派來拯救宋國的,誰想取代自己的位置,除非滅掉上天。

  子魚暗中歎氣道:“禍患還將繼續,因為君主還是沒有得到教訓!”

  魯僖公二十二年(BC638)三月,鄭文公到郢都去朝見楚成王,宋襄公決定趁鄭國空虛之際發動侵略,以報去年受到鄭文公羞辱的深仇大恨。命令一經發出,宋人就認為他已經徹底瘋了。

  子魚說:“我國征伐鄭國,肯定會受到楚國的報複;所以如果伐鄭,就請把齊國也拉進來吧!君主如果向齊國請兵,尊齊國為主。齊侯憎恨鄭國的背叛,有感於宋國的尊重,肯定會出師相助。否則以齊侯做事的風格、如果宋國受到報複、他不但會作壁上觀,恐怕還要落井下石。”

  宋襄公說:“伐鄭隻是手段,與楚決戰才是目的。如果不能擊敗楚軍,寡人不但無顏見諸侯、先公,更無從談及稱霸了!”

  子魚退下去說:“宋國的滅頂之災終於到來了!”

  宋人回想起國家去年被敵軍圍困、大戰一觸即發的場景,無不心有餘悸。宋人從不畏懼戰爭,但也不願打沒有意義的戰爭。將士們在出征時沒有渴望雪恥的激動,反而為即將到來的災難暗暗感到擔憂。

  鄭國人由於沒有防備,被宋國人狠狠打了一悶棍,失去了很多人口和財物。鄭文公大怒,立即中斷對楚國的訪問啟程回國;楚成王也怒不可遏,他告訴鄭文公不要擔心,稱自己一定要親自狠狠教訓那個狂妄無信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