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齊五公子之亂(四)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1942
  這一天是十二月十四日,距齊桓公去世已整整六十七天。人們在很遠就能聞到作嘔的屍臭味;來到門前時發現大量的屍蟲從門縫中爬出來,密密麻麻地死在門前;人們走進寢宮後,看到齊桓公的屍體已經爛成一灘泥,屍蟲爬滿了全身,露出的白骨森然可怕;但是宮女的麵容卻栩栩如生,孤獨而專心地守護著君主的遺體。

  公子無虧為屍體穿上壽衣,小殮儀式結束後人們便暫停後續儀式,轉而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宋軍。公子們各顯神通,分別從魯國和狄人那裏請來救兵。

  直到此時,公子無虧才搞清楚太子原來是高莊子放跑的。這個消息把他驚出一身冷汗,但是他不敢公開製裁高莊子,便決定在敵軍到達前除掉這顆定時炸彈。

  前麵說過,公子開方表麵上親附公子無虧,實際上屬於公子潘一黨;他雖然與高莊子並非同道中人,但是認為高莊子是對抗無虧的中堅力量,不能輕易被無虧幹掉。因此開方就把秘密泄露給高莊子,希望兩股勢力進行火拚。

  “如果見義勇為都能被定為死罪,那麽審判者本人就應當下地獄。”高莊子怒不可遏,他決定先下手為強,聯合國歸父幹掉無虧。

  但是國歸父認為此事不宜蠻幹。他說:“無虧的仇人當年公孫無知的還多,太子在城內也有很大的勢力;不如鼓動無虧的仇人完成他們想做的事。”

  兩人於是暗中聯絡了崔氏和其他反無虧的力量,向他們提供武器和信息,無虧的注意力都放在宋軍和高莊子身上,根本無暇監視其他人;結果他就在某次巡查防務時遭遇仇家暗算而一命嗚呼了。

  無虧的死亡使得齊國再次陷入無主狀態。但是在大敵當前的危急關頭,四公子盡棄前嫌,尊公子元為首領,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同抗擊來犯之敵。

  另一麵,無虧的死亡使得太子昭在國內的黨羽信心倍增,這些人太不自量力,以至於竟想要驅逐四公子。他們又聯合了一些反對無虧的力量,並煽動國人進攻四公子,但是響應者寥寥無幾;他們仍然懷著必死的勇氣發起進攻,結果四公子的力量一個衝鋒就把進攻者殲滅了。

  公子們從被俘者口中得知了無虧被殺的來龍去脈,這才搞清高、國始終是忠於太子昭的。四公子大為恐慌,公子商人說:“這兩個老家夥表麵上做出憂國憂民的樣子,實際上恨我們不死。不除掉兩人,我們的頭遲早會被他們砍下來掛在城門之上!”

  公子元說:“我們殺掉高、國,就是與整個齊國為敵了!但是如果擊敗宋軍,迫使宋國人處死公子昭,高、國就會效忠於我。”

  公子元於是以二卿身體狀況為由,命兄弟們接管了兩人的兵權;又任命兩人的嫡長子為兄弟們的副手,如此就將兩人當成人質了。公子元這才放下心來全力對抗入侵者。

  魯僖公十八年(BC642)春,宋、衛、曹、邾四國聯合伐齊,魯僖公則應四公子的要求出師援齊。

  四國聯軍在鄄會師,隨即駐紮在那裏以迎擊魯軍。魯軍此時在公孫敖的率領下剛剛出發。鄄地正處在魯軍的行進的必經之路上,魯軍如果受到阻擊則必然失敗;四公子立即率師趕來,準備會合魯軍,與四國聯軍展開決戰。

  夏五月,齊師到達鄄地,而魯軍還在行進的路上。宋襄公決定不給齊師以喘息的機會,宋軍趁敵軍立足未穩之際發動突襲;齊師人心不穩,又沒有防備,頓時如潮水般潰敗。公孫敖得到齊師戰敗的消息不敢繼續前進,立即掉頭回國了。

  會戰地點是宋襄公煞費苦心選定的。因為就在三十八年前,宋國在鄄地被迫簽訂了“屈辱之盟”,正式尊齊國為華夏盟主;而今日他卻在受辱地擊敗了昔日盟主,其曆史和政治意義非同一般。作為準備接替齊桓公霸主地位的人,宋襄公心裏充滿了小得意。

  齊國的殘兵敗將要逃進臨淄,卻發現高氏和國氏已經接管了國家政權,四公子不敢入城,便選擇了流亡。公子們釋放了隨軍出行的高、國的嫡長子;作為回報,二卿承諾保護流亡者們留在國內親屬和財產的安全。

  高莊子率軍把太子昭從聯軍手中接回來。宋襄公還想繼續前進,但是齊國人提醒他說,宋軍的使命已經完成,軍隊如果不立即退出齊國,將被視為侵略者。宋襄公嘟囔道:“亂邦之人神氣什麽?如果沒有寡人,你們的公子就把自己的國家滅亡了。”

  五月末,太子昭立,是為齊孝公。

  “孝”是人的本性,應當提倡卻不值得炫耀。追諡他為孝公,也許是因為其他公子皆不孝,而他比起兄弟們來,他也隻有這一點可以誇耀吧?

  齊孝公執政初期是伴隨著猛烈的血雨腥風度過的。那個當初放棄尊嚴才逃過一死的人,一旦掌握了最高權力,必然會用鮮血來洗刷先前遭受的恥辱。

  反對勢力的成員幾乎被屠戮殆盡,無虧和公子元的母親也慘遭不幸,很多無辜的人也受到牽連。不過開方三賊因為嗅覺靈敏、腿腳靈活,早就逃得無影無蹤。

  七月初,齊孝公親自率軍圍剿四兄弟,北狄則出兵相救;雙方展開一場激戰,齊師大敗而歸。高莊子趁機勸齊孝公息民強國,以維持霸業為首要任務,不要再糾結於兄弟之間的恩恩怨怨。如此才平息了因政權更替而引發的巨大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