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兩狄之戰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2269
  重耳於魯僖公四年出奔白狄,之後不斷有逃亡者從晉國趕來投奔他。重耳的勢力迅速膨脹起來,以至於半年之後他麾下就有了一支五百人隊的武裝力量。

  白狄子把重耳奉為上賓,劃給他一塊廣闊肥沃的土地,又派出數批求學者向晉國的流亡者學習農耕、建築、軍事和製造業技術。

  由於赤狄集團已經滅亡了邢與衛,通往河北平原的大門就被打開了;赤狄便開始把大量的人口遷到東方。這樣一來,赤狄在太行山西的實力就減弱了。白狄子便決定趁此良機找找老冤家廧咎如的晦氣。

  盡管赤狄在西部的力量有所下降,白狄子還是感覺自己力量不足,他就把河西的一些同族部落召過來;他對那些人許諾說,如果戰勝敵人,他就允許他們定居在河東,使他們不必再受秦國人沒完沒了的欺侮。

  魯僖公六年春,大量的河西白狄士兵東渡黃河,在采桑(今山西鄉寧)渡口上岸。這些軍隊稍事休整後便與河東白狄主力會合,軍隊一路東進。

  白狄子選擇的行軍道路避開了晉國和大戎勢力的人口密集區。在行軍途中,河東的白狄相對本分,盡量不去招惹沿途的村鎮和部落,而河西白狄則幹了不少壞事。

  廧咎如的軍力雖然處於劣勢,但作為赤狄的榮譽感和好戰的天性卻驅使他們主動決定出擊。赤狄軍的首領是君主的兒子子陽,他的兩個剛成年的妹妹叔隗和季隗也加入出戰的行列。

  赤狄選擇的戰場的地帶是對雙方都沒有利的、一麵是山、一麵為穀的狹長地帶;這樣一來,勇氣和單兵戰鬥力就成為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白狄軍的數量優勢不但無法發揮,而且可能會成為致敗的原因。

  白狄子把主力布置在寬闊地帶,把前鋒排進險道。結果兩支先鋒就在中間相遇了,前麵的軍士們很快擠壓在一起。雙方士兵雖然同樣高大威猛,但是由於曆史原因,赤狄人的心理占據優勢地位,他們甚至懶得用大喊大叫來威懾敵人,而隻是一聲不響地、不停地用武器把對方幹倒在地。

  白狄子和重耳在山坡上觀察局勢,兩人望見白狄的前鋒漸漸吃不消了,重耳於是提議讓前鋒的後隊退到山上,伺機對敵人發動腰擊;要前隊撤退,把敵軍引過到開闊地。

  白狄子本來已經急成一個大活猴子,聽了重耳的方案才算安靜下來。他根據重耳的建議下達了命令。但是白狄軍還沒有完成前兩步動作,前隊就戰敗了。前鋒轉身壓迫著後隊,軍士們擠在一起,整個前鋒立即潰不成軍,向後逃竄。由於這是真實的潰敗,赤狄軍看不出任何破綻,便毫不猶豫地追殺敵寇。

  赤狄的前鋒很快追出險地,迎接他們的的是嚴陣以待的敵軍主力。子陽見敵人數量優勢太大,於是下令停止進攻準備撤退;但是白狄子突然下達攻擊的命令,逃上山坡上的伏兵一躍而起,瞬間將赤狄軍截為數段,使敵人首尾不能相顧。

  子陽終於慌了神,他左突右突,把幾支零散的軍隊聚集起來。子陽對此地的地形十分熟悉,他準備從一個看似無路可走且防守薄弱的方向進行突圍。子陽和兩個妹妹騎著高頭駿馬,率領前鋒開始衝擊白狄的防線。白狄人衝上來企圖進行阻止,但是子陽出手極其凶悍,敢於接近他的人都做了刀下鬼,他衝鋒的路線上留下一列屍體。

  白狄人都感到恐懼了,他們不自覺地閃開一條路。就在子陽快要衝出防線時,天不怕地不怕的狐偃率領著一支騎兵從突圍者身後殺來。狐偃從後隊殺起,一直殺到子陽麵前;於是原晉國第一勇士與廧咎如最勇敢的人就這樣不可避免地進行決戰了。

  子陽是從狐偃手中握著那柄金鑲玉的隕鐵劍上認出對方身份的,那柄劍是狐偃當年擊敗驪戎子後從戰敗者手裏搶過來的。

  兩人在馬背上交手,幾個回合之後,兩人抱著從馬上摔到地麵。雙方士卒全都停止廝殺,紛紛跳下馬,把兩人圍在一個圈裏。

  生死格鬥開始了。論自身條件,子陽無論從體能還是年齡上都占有優勢;他采用大開大合的打法,想要速戰速決。開始時狐偃還能與對方硬碰硬地過招,但是很快就招架不住了;每次發生身體接觸,他都被對方衝擊得踉踉蹌蹌。狐偃隻好改變戰術,以躲閃避讓為主;但是很快就因對方淩厲的攻勢和體力不支而疲於應付了。

  子陽突然抬腳將狐偃踹飛,狐偃的後腦重重地撞在一棵樹上,頓時不省人事。他的身體無聲無息地順著樹幹滑下來,隕鐵劍甩出很遠,頭盔歪在一旁。子陽拾起對手的劍,動作誇張地揮著手,對著周圍的人們宣泄情緒,赤狄人揮舞著兵器高聲歡呼,白狄人則垂頭喪氣,。

  子陽在歡呼中慢慢走向狐偃,單腿跪地,把他的頭盔扔到一邊,準備把他的頭割下來。但是他過於大意了。狐偃裝作昏迷的樣子,暗中從靴子裏摸出一把短刀;當子陽揪住他的發辮,準備切斷他的脖頸時,他猛地睜開眼,用刀從子陽的下頜刺進去,一直刺穿他的顱底;刀尖從後腦刺出來,子陽瞬間就被殺死了。而他的突然死亡也使戰鬥勝負立判,歡呼聲戛然而止,赤狄人吃驚一動不動,繼而便放棄了抵抗,紛紛扔下武器,向敵人投降。

  白狄取得了完勝,白狄子把戰爭首功授予重耳。此時重耳已經到了成婚的年齡,白狄子就把叔隗和季隗賜給他。重耳考慮到趙衰在戰鬥中為自己擋了一箭,就把叔隗送給趙衰,自己則隻留下季隗。

  這兩個女人脾氣倔強、性情剛烈,她們歇斯底裏地大喊大叫,聲稱寧肯去死也不會嫁給國家的敵人。

  但是重耳提醒姐妹倆說,死是不可能的了,她們還有第二個選擇,就是充當白狄人的**,到了年長色衰之時還會被賣到西戎去繼續當**;而她們嫁給自己和趙衰不但會得到安全,還能得到尊嚴,甚至有朝一日會成為晉國地位最為尊重的人物。他又提醒兩人不要忘了,她們的母親就是大戎戰俘,而且現在晉國太子也是驪戎戰俘的兒子。

  姐妹倆考慮了一番,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於是就對此種結局感到滿意了。

  後來季隗生下公子伯脩和公子叔劉,叔隗則生下了後來被譽為鐵血宰相的趙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