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留一手
作者:姚廷芳      更新:2020-12-29 15:37      字數:2364
  貞娘沒想到自己不過多問一句,聲音也不高,沒有嗆嗆,而她娘肖氏怎的就好似被踩了尾巴的貓似的跳起腳來。

  她也隻是手上的動作微頓,沒和肖氏爭,也沒解釋,連小聲嘟囔抱怨下都沒有。

  她這廂埋頭幹活,連個音兒都不給肖氏回,肖氏好似一拳打在棉花上,氣發不出來也是不大痛快。好在肖氏不是真得了失心瘋,發完脾氣也想起貞娘隻是個小輩兒,不免有些尷尬。

  肖氏僵硬地轉移了話題,問道:“道長如何?”

  聲音裏還夾帶些怒氣未消。

  “師父挺好的。”貞娘開心地和肖氏分享她的快樂,“師父要教我練功、畫畫了。隻是我以後在家的時間會少許多,好些事情要娘一個人做呀。”

  肖氏聞言眸子一亮:“是呀?這都能幹啥?”

  “練功能強身健體。聽說練到家了,還能給人治病呢。”貞娘知道肖氏也是個實用主義者,就瞎編了一個比較實用的功能,看肖氏一臉向往道,“就是二十歲之前不能成家。”

  肖氏看她一眼,見她低垂著腦袋,一副好似害羞的模樣,咬咬牙道:“那肯定得聽你師父的。我會跟你爹說的。”

  貞娘咬咬唇沒應話,而是接著道:“學了畫畫,以後寫春聯,畫個鍾馗門神的肯定沒問題。我要是有運氣,以後說不定還能成個才女呢。”

  “就你?”肖氏看她一臉臭屁,忍住損她的話,轉而問道,“那要逮著雞過去,道長又是教你做柿餅,又是教你練功畫畫的。人不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咱家貧也不能失禮。”

  貞娘笑道:“雞就算了。我我想給師父弄個石磨,就三伯家那麽大的就成。師父他以後都食素了,吃不得葷腥。我以後也吃不得肉,要跟著師父食素。我想有個石磨,能給師父做點豆腐吃。”

  “道長會點豆腐?”肖氏看貞娘點頭了,想了想道,“你三伯家那個太小,要做就做個大的。就是費錢。”

  貞娘忙道:“送個小的。大的,我也推不動。”

  肖氏看她一眼道:“那就等等。柿餅的事兒,道長有話說嘛?”

  貞娘早先就想過了柿餅如果試成了,利益分配上,自己話語權不會大,瞧眼下這情況隻怕是連話語權都沒有。

  說不在意,那肯定是騙人的。然而,她覺得自己有的是手藝,現在缺的是資金、平台和人手。

  她也沒想到柿餅會這麽快就做成了。畢竟知道工藝流程,和參與製作並深諳其中竅門是兩碼子事。

  她也不是全然沒給自己留後手,一股腦兒全都交代給了肖氏和黎定山。借用師父清和子的名頭,為了讓人信服隻是其一,其二也是為了給自己留個話語權。

  起初,做柿餅的時候,她不是沒想過自己悄悄做了,握住技術很賺一波。

  這種不是錢生錢的事兒,想賺就要上規模。她自己能做多少,幾十上百個就頂了天了。若是家裏人不認同,她連試的機會都沒有。

  你就算試成了,也是給別人趟路子。山裏的柿子樹可不是誰家的,大家見了利,不等來年柿子樹就會被人圈了。

  她不想隻當第一個吃了螃蟹,也隻是嚐個味的。所以她才借了師父清和子的名頭,拉著大夥兒一起做。

  人多力量大,隻要做成了,按出力多少算的話,也比她單打獨鬥賺的多。

  主要是因為這東西技術含量不是那麽高,但是市場又比鹹菜市場大。

  醃鹹菜大家都會,拿出去賣的也就一兩家,因為市場不大。

  柿餅不一樣,柿餅能出糖霜這一項,就足夠亮眼的了。

  就算是豪門大戶中,糖也是奢侈品,鄉下常見的也就是麥芽糖做成的麻糖,隻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可以吃的到。

  平素裏哄小孩子的糖豆,就是沾點糖水的麵疙瘩,還多半是粗麵做成的。

  柿餅出的糖霜,除了甜,還是一味藥。

  這東西有市場,市場前景還不錯,原材料又是無主的,就是技術上需要費點功夫。

  原先大家都不會覺得很難很難,成功做出來一批出霜的,大家都很興奮。根本沒等到明年,大家已經是摩拳擦掌了。

  好些人家打算就算是給貞娘家白幹一年也願意幹,技術學到手,明年可以自己幹。

  貞娘打著師父的名頭,是想著大家對師父的敬重,增強自己在利益分配和後續處理上的話語權。

  清和子可不是沒根基的道人,他本身醫術好,自身實力過硬,也不是那等窮的等人接濟的貧道,背靠的可是玉清觀這座大道觀。

  人對強者總是本能的尊(畏)敬(懼),她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她扯著清和子這個張虎皮就能狐假虎威一下。

  今日在師父處時,她趁著姚廷芳不在,已經和清和子交代了自己打著他的名頭,拉著村裏人做柿餅的事兒。

  她的說辭是聽客商說了一嘴,這裏柿子多,能做成柿餅賣,肯定很賺錢。她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在某天晚上夢到看人家做柿子餅,怕人不信,就借了師父的名頭。

  清和子隻是看了她一眼,輕輕頷首表示知道了,什麽意見也沒有發表。

  連她承諾掙了錢就給師父建道觀,好早日把道觀建起來,清和子也沒回應。他看到姚廷芳也沒同姚廷芳確認此事兒。

  貞娘敢打著師父清和子的名頭,也不是有十足的把握能說服清和子全聽任自己胡來,卻相信她師父清和子知道了,不會揭穿她。

  她是近距離觀察他一段時間,發現他這人心存善意,十分願意成全旁人。

  黎貞娘不和肖氏爭也是因為她覺得沒必要爭。如果她想的話,完全可以拋開家庭,而以師父清和子的名頭和旁人合作。

  不過,沒這個必要。

  自己目前還是技術顧問且不說,她也能理解肖氏。因為此前太窮,被生活壓抑的抬不起頭,終於有一樁可以揚眉吐氣的事情來,總想表現和炫耀自己。

  柿餅這收益,如果他們不願意好好規劃,隻為了臉麵而拱手讓人,她也不打算插手了。

  不是她聖母,而是沒必要。

  沒必要為一堆扶不上牆的爛泥而弄得自己渾身狼狽不堪,也沒必要為他們的臉麵買單。

  她現在也不像以前,沒了肖氏和黎定山,除了嫁人之外,沒有任何退路。

  她現在多了一個靠山——師父清和子。

  任何時候都留一手,哪怕是隻有自己的時候。

  我們可以選擇善良的人交往,卻無法回避命運的無常。

  留一線不是為了給背叛者遮羞,而是給自己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