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151
  北戍司軍是趙禎做出的一次大膽嚐試,這意味著大宋有了一隻外族人組成的部隊,並且是由大宋掌控的外族部隊,而並非是那些名義上打著大宋軍隊,事實上卻是歸順大宋的蕃部。

  本就彪悍的草原韃靼組成了大宋的軍隊,在新兵訓練的一個月後成為可戰之兵,王韻親自向趙禎奏報了訓練的情況,比想象中的要理想太多。

  首先這些草原士兵是當地部族自己派遣來的,而並非大宋強征,這就是極大的區別,為了向大宋表達忠心,那些小部族自然挑選了驍勇健壯的士兵參加,從身體素質,到心態都沒有任何問題。

  再經過大宋將士一個月的新兵訓練之後,軍中的規矩,上下尊卑,軍紀,軍法,他們也算是能記在心中,最少是抽查的時候都能背上來。

  這一點至關重要,隻要能背上來,最少在他們心中有了印象,即便是有些規矩難以遵守,可也比完全不不知道要好,接下來便是加深印象而已。

  北戍司軍的戰力到底如何,經過操演之後王韻得出的答案是近似於大宋騎兵,但相較背嵬軍卻頗有不足,趙禎點了點頭,若是經過一個月的正規訓練便能趕上大宋最精銳的騎兵,那草原人早已無敵了。

  但北戍司軍戰力到底如何,還需要在真實的戰場上校驗之後才知道,一來觀察戰力,二來便是觀察他們的忠誠,畢竟是草原韃靼,同出一族的他們能否狠下心來,這些還都是未知數。

  北戍司軍訓練完成後,便開赴呼倫貝爾城棘手趙禎的檢閱,這是大宋的規矩,自從趙禎改變大宋兵製以來,所有禁軍都要接受檢閱,為的就是擔心戰力縮減以及吃空餉的行為。

  曆史上北宋的禁軍是怎麽爛掉的趙禎比誰都清楚,禁軍是大宋的主要戰力,同時也是捍衛疆土的重要力量,趙禎雖然削減了禁軍的數量,同時也在大宋設立了完善的戍邊軍和十六衛製度。

  但這不是說趙禎對禁軍的要求降低了,相反這是提高禁軍質量的手段。

  禁軍的戰力提升,老兵退伍之後回到地方上進駐十六衛,現在大宋的十六衛便是地方武裝部,地方上雖然有臨時調用的權利,但每次都要向兵部上奏,並且最終指揮權歸朝廷所有。

  至於戍邊軍更是大宋的“鋼鐵長城”,屬於不用於禁軍的軍事體係,趙禎特意把邊軍和禁軍做了一次劃分,雙方之間的戰力雖然差不多,但武器裝備卻相差甚遠,內強而外弱,這是漢家王朝長期使用的手段,為的就是放止邊軍過於強大,威脅到中央政權。

  趙禎隻要保證邊軍的戰力要強於所需要防範的地區就可以,又不是開疆拓土,沒必要太過強大,即便如此大宋戍邊軍的武器裝備也是遠遠優於外朝的。

  當北戍司軍八萬騎兵抵達呼倫貝爾城後,塔塔爾部的百姓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騎槍如林,散發著令人恐懼的力量,鎧甲如冰,在陽光下折射著異樣的光芒。

  沒想到八萬草原勇士集結起來之後居然有如此景象,在他們麵前仿佛一切都微不足道,都能被輕易碾碎。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八萬騎兵整齊劃一,進退有序,隆隆的馬蹄聲如同悶雷震撼人心,待其抵達趙禎的皇駕之後,騎兵們以手握拳錘擊胸口齊聲大喝:“參見陛下!誓死效忠!”

  簡單的八個字,一份中若千鈞的承諾,從八萬人的口中吼出如同一麵大鼓錘擊著人們的胸膛。

  從士氣和戰力上來說完全能夠獨當一麵,尤其是對付草原上的部盟,更是不成問題,趙禎相信這八萬人可以征伐草原了。

  趙禎親自寫了勉勵之言,讓親衛們大聲宣讀,這並非是文縐縐的聖旨,而是簡單易懂的話,對待草原上的人,就該用樸實的話語和真誠的諾言來以心換心。

  隻要是歸宋大宋的部族,無論他們原先是什麽人,趙禎向來一視同仁。

  承諾這東西在草原人的眼中很重,也是他們為大宋為趙禎賣命的原因,趙禎在他們進行訓練的時候曾經去過,在那是便是平易近人,既有草原人喜歡的豪爽,又有漢家皇帝的威嚴和禮貌。

  這些東西出現在一個人的身上很矛盾,不合情理之事在大宋皇帝身上卻顯得那麽的自然,合情合理,隻要是他出現在軍中,便會獲得無數的尊重。

  這一點無論是在宋軍將士還是草原士兵都能感覺得到,無形中獲得了信任,同時也獲得了尊重。

  趙禎身上的便是多年無形中培養出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種習慣。

  他來自於後世,對待民族,卑賤,之類的東西看的極為淡薄,在他的眼中人就是人,每個值得尊重的人都應該獲得應有的尊重。

  正是因為這份尊重,使得草原上的勇士放下了最後的戒心,其實草原上的漢子性格直爽,也非常倔強,一旦他們認定的事情,便極難改變。

  趙禎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正麵的豪爽正直的印象,當然能誓死效忠,這一點連塔塔爾部的部眾都能感受到。

  八萬鐵騎在草原上疾馳如風,快若奔雷,又可急停戰馬,緩緩推進,即便是八萬人的龐大規模也能靈活轉變,各種穿插迂回,各種繞後背襲,簡直是精彩絕倫,趙禎站在高台上極目遠眺,隻有站在高處才能看到其中的奧妙和不同。

  城外演兵,但城內卻是惶惶不安,塔塔爾部的部眾聽著雷霆萬鈞的陣勢頗為後怕,大宋輕而易舉的便能組建如此強大的力量,甚至與還沒有親自動手。

  這股摧枯拉朽的力量在草原上可謂是獨當一麵,幾乎難有敵手,即便是阻卜部盟的騎兵也難以抵擋。

  而眼下就有一試鋒芒的機會,斯琴部的使者傳來消息,阻卜部盟的聯軍即將對歸順大宋的小部族用兵了,他們打算利用這次大宋調兵禦覽的空隙襲擊歸順大宋的小部族,以此吞並他們的土地,搶奪他們的人口和牲畜。

  畢竟這些小部族的存在使得烏孤山的另一側一分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