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153
  草原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簡單,一旦有了決定便會立刻黑白分明,草原的人也是如此,非黑即白,組成部盟的便團結在阻卜部附近,而剩下的便自然是依靠大宋的小部族。

  對於此時的大宋來說,契丹已經構不成威脅,而草原上多出的步盟卻是麻煩,朝堂的奏疏不斷的傳來,朝臣們自然希望草原穩定。

  既然官家同意草原部族自治,為何要收走他們的兵權,還要在草原駐兵?直接讓他們稱臣納貢便是。

  在朝臣們的眼中,這些草原上的部族隻要稱臣納貢,便是歸附華夏,大宋便有了極大的武功,到時在以教化改變,瞧瞧,文治武功便都有了。

  但趙禎絕不鬆口,反正他在呼倫貝爾城,草原上的事情他完全可以獨斷專行,也是他堅決不回朝的原因,其實這在趙禎看來是一個好機會。

  反抗勢力都聚集在了一起,豈不是一鍋端的機會嗎?

  趙禎從始至終都不是本著非要草原部族歸附的態度,這不是一場交易,而是一場變革,一場關於草原的變革。

  無論草原上的部族態度如何,大宋都是要拿下草原的,都要把草原變成大宋疆土的一部分,趙禎為此準備了不知多少年!

  現在的草原終於亂了起來,契丹人,草原部盟,小部族在大宋的麾下開始團結,呼倫貝爾城的建設初期完成,烏古部已經歸附,並且敵烈部空曠的草原開始被利用起來。

  再加上大宋,多少股勢力在這裏生根發芽?可以說現在的草原再也不是簡單又單純的草原了。

  趙禎就是要把這潭水攪渾,越渾濁越好,這其中一定會涉及利益的往來,嫉妒,背叛,陰謀等等將會在這裏充斥,而趙禎要做的就是讓大宋獨善其身。

  當然也要在其中做到一些事情,比如支持小部族的建設與發展,直接把那些草原南部的小部族連接在一起,並且把他的部族勇士集結在一起,獨立變成軍隊,名字趙禎都相好了,北戍司軍!

  這是一支全新的軍隊,由各個小部族以及烏古部和塔塔爾部的勇士組成,當然其中也不乏大宋的將士,要保障一支軍隊的忠誠,思想教育建設一刻也不能鬆懈。

  “洗腦”很重要,要讓這些草原上的勇士變成大宋的士兵,首先要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宋人,如何覺得?

  自然讓他們融入大宋的軍隊之中,讓他們不覺得自己是獨立與物外的存在,大宋的軍製相當嚴格,軍中的訓練和規矩也是為了配合與默契而設置的。

  當然也是個大熔爐,無論是是什麽人,隻要今日大宋的軍隊,就必須辦成一模一樣的出來,在這裏文化,知識,能力,民族都被融合在一起,最後個人原本的特征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樣的軍隊對於大宋來說才是最好的,這些外族組成的軍隊趙禎進行了特殊的照顧,派遣參謀軍事院的官員大批入駐北戍司軍。

  為的就是讓他麽知道大宋朝廷對這支軍隊的重視。

  當然,除了精神上的“武裝”之外,大宋也給這些騎兵配備了堅固的板甲和強勁的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讓這些草原上的騎兵蜂擁作戰,武器裝備自然不能少。

  隻不過這些武器全部都是近戰的裝備,沒有一柄棘輪弩,更別提火槍了,參謀兵事院的官員上疏,言辭激烈,極力反對給北戍司軍配備遠程武器,最多配發他們習慣的弓箭而已。

  事實上能做到這樣已經是極大的讓步,否則連弓箭都不準備給他們配給。

  趙禎和王韻有些擔心,大宋的騎兵之所以彪悍不光是戰鬥素質的問題,更是武器裝備的領先,否則也不會出現步兵全麵擊潰騎兵的一幕。

  但事實證明趙禎和王韻的擔心是多餘的,北戍司軍的草原勇士在獲得鎧甲和大宋的兵刃之後,激動的有些不像話,自信心高漲的連趙禎都有些看不下去。

  嗷嗷的就要請命,號稱要“踏平”阻卜大王府,為大宋開疆拓土,為自己掙一份封妻蔭子的軍功。

  熱情是好的,但他們還沒有接受大宋的全麵訓練,宋軍的騎兵和草原騎兵最大的區別並不在於能征善戰,而是在於配合默契,指揮劃一。

  連三個月的新兵訓練還沒完成,就想著出征建功,實在是讓宋軍有些無語。

  八萬草原騎兵來自不同的部族,習慣,配合,認識,都成問題,甚至有些人的交流還要靠手勢表達,這如何使得?

  但這些人同樣也征服了大宋的將士,因為草原人的身體素質和漢人不同,他們完成軍事訓練的速度很快,無論是體力,耐力,還是彪悍都算是出類拔萃的。

  三個月的新兵訓練,這些人一個月便做完,而且沒有喊苦喊累的,當然也有一部分的激動在其中。

  高大的阿拉伯混血戰馬也從大宋運來,這些高大的戰馬耐力驚人,個個都是膘肥體壯,腳下打了馬掌,在草原上奔馳起來那叫一個氣勢驚人。

  在北戍司軍將士們的眼中,這樣的駿馬已經不能稱之為戰馬了,該是進貢給皇帝的禦馬!可卻在自己的胯下,恨不得當成親爹一樣供著。

  相比宋軍將士,北戍司軍的士兵對駿馬的喜愛已經超過了一切,在他們眼中戰馬就是兄弟,就是朋友,是自己將來在戰場上托付性命的。

  堅固的板甲,胸甲,鋒利的長槍,戰刀,再加上迅捷如風的軍馬,這樣的配給簡直是做夢一般,北戍司軍的將士從未見過,而現在卻在一瞬間就擁有。

  對大宋的敬畏也愈發強大了,這個王朝居然能拿出這麽多值錢的東西來,簡直是他們想都想不到的。

  確實如此,這些東西對大宋來說算不得什麽,但價錢也是草原部落所承擔不起的,八萬騎兵幾乎人馬具甲,猶如鋼鐵洪流。

  因為地域的原因,這八萬人可以全部投入到草原的戰場上,趙禎相信他們完全有能力把敵人碾成碎片,在近距離的白刃格鬥上,北戍司軍不弱於大宋的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