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177
  若是想讓台諫完全的發揮作用,就必須要有一個獨立的係統,甚至要完全獨立於皇權和官僚體係之外,隻有保留它的獨立性和公正性,才能讓台諫成為大宋朝堂上的明鏡。

  才能讓監察之權完全的發揮出來,但這一點卻是曆代帝王都做不到的事情,所有的帝王最先要保障的都是皇權的完整性,集權專製才是他所希望的。

  即便是趙禎在親政以來也是這麽做的,甚至是下意識的加強和集中皇權,而對於大宋的天家來說,立國之本就是皇權的集中。

  曆史是最好的老師,老趙家的人從中學到了很多,漢代的七王之亂說明分封製不能搞,外戚幹政使得老趙家的人對外戚時刻提防,這還不算,還要拉著文官同時提防他們。

  自己屁股也不幹淨,於是便把武將使勁的壓製起來,並且再次拉著文官一起鉗製,讓武將成為文官的手下敗將,讓大宋的整個國家氣質變成了文質彬彬,讓華夏漢室的熱血與尚武之風消逝。

  最後便是文官了,這些文官成為了老趙家最忠實的“工具”,讓他們攻擊外戚就攻擊外戚,讓他們鉗製武將就鉗製武將,在此之後呢?

  飛鳥井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老趙家其實對文官最好的壓製就是在政治上,首先大宋的文臣是沒有造反的可能,同時心中的思想也被儒家思想所統治和限製。

  武將雖然被他們壓製,可兵權這東西卻不在他們的手中,沒有兵權這一最為重要的“成功條件”文官如何造反?

  大宋的三權分立是皇權,相權,和財權的三權分立,他們分別代表了軍,政,財三權,但同時又有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在這看似三權分立的製度之中。

  軍權絕對在皇帝手中,而財權雖然在三司,可三司使乃是大宋的臣子,是皇帝的朝臣,是朝廷的計相。

  政權就更不用說了,皇帝可以拜相的同時,也可以罷相,老趙家的人隻不過是和天下人玩了個文字遊戲,看似三權分立,其實內在還是皇權獨攬!

  有些時候,皇權隻要不過多的幹涉現有體製,便會出現三權分立的景象,也是假象,所以後人常常說宋朝是最接近憲政的一個封建王朝。

  趙禎一開始也這麽認為,但他是權利的擁有者,很快就能發現其中的問題與可笑。

  能通過陳橋兵變奪取江山的趙大,能在兄長死去之後第一時間奪取皇位的趙二,這兩位開國的太祖太宗哪一個是好像與的?!

  他們通過自己的執政逐漸的把大宋江山和朝廷變成一種看似無害而開放的存在,但事實上卻被牢牢的攥在統治者的手中。

  若不是馮京提出分割皇權的觀點,至今趙禎都會不以為然。

  但隨著馮京觀點的提出,趙禎猶如醍醐灌頂,仿佛一下明白了一切,馮京不僅僅是要分割皇權,更是三權分立的開始。

  也許他心中沒有這個想法,但對禦史台以及整個台諫係統的建議卻和三權分立和核心內容相通。

  歸根結底,就是需要給監察機構以相對獨立的權利,也就是說台諫應該是獨立運行的,不受皇權的製約,不受相權的幹擾,實行一種本質上的獨立。

  曆代帝王已經和獨立的相權鬥智鬥勇這麽多年了,怎麽可能再去分權讓監察係統獨立?

  到了大宋,皇權的集中更是前所未有,這看似分權的行為本質上是老趙家玩弄的一個文字遊戲,為的是做給天下人看而已。

  但到了趙禎這裏卻是要進行改變,想要改變朝堂之中已經不能跟上時代前進步伐的官製,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台諫對官員進行監督。

  一個完整的台諫製度是文官濫用職權的克星。

  事實上台諫是用來監督文武百官的,並沒有和皇權直接造成衝突,而文官卻會把台諫視作“同類”事實上卻是台諫和朝中的文武百官都不是一類。

  台諫靠什麽存活?靠的就是和對文武百官的挑刺,靠的就是對帝王詔令的嚴格執行,沒有這些他們的存在還有何意義?

  而馮京卻很清楚這一點,並且把它當作革除朝中弊政的主要手段,其實就是在疊床架屋製度失效的情況下,利用台諫對文官進行監督。

  富弼早已被這個大膽的理論驚呆了,給予監察禦史定罪,治罪的權利,這是在從皇帝的手中要權!

  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的膽量和魄力不可謂不大!

  但趙禎卻並沒有驚訝,大宋的年輕人最善於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東西,無論是格物,還是製度,亦或是思想。

  分割皇權也許對於其他帝王來說完全不能接受,但對於趙禎來說卻並沒有那麽困難,再說這皇權既能放出去,便有把法收回來,隻放不收的就不是帝王,而是蠢豬!

  而眼下,趙禎看著年輕的馮京,同時也讓他想起一個相差無幾之人,他的剛正不阿可以與包拯相提並論,並且有著豐富的朝堂經驗,以及對製度的了解。

  趙禎看著西麵即將落山的太陽,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傍晚,而他和富弼兩人在這小小的學園涼亭之中已然是坐了一下午。

  望著對麵依舊侃侃而談的馮京,趙禎笑道:“你說的東西我算是明白了!不過你隻是在這裏說有用嗎?難道就不打算參與其中?”

  馮京笑了笑,笑容中充滿自信:“晚生後學今年便打算考取功名,參加今年的恩科!”

  趙禎笑著拍了拍手:“那便祝你金榜題名,時間也不早了,彥國咱們也該回了吧?”

  富弼心中明白,趙禎定然是不生氣的,並且起了惜才之心,否則也不會開口詢問,連連點頭:“該回去了,今日見到這位針砭時弊的才子,也算是不虛此行嘞!”

  馮京起身相送,趙禎拐出小院門的時候便瞧了一眼遠處立於台階上拱手施禮的馮京,小聲對富弼道:“這可是乘龍快婿,你便可以準備了,若是能榜下捉婿,那可是極好的!”

  這話有些突然,富弼微微一愣,看著趙禎大步上了馬車,心中卻在盤算,這算不算是皇帝賜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