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232
  紫宸殿,威儀高大,安靜祥和,一點檀香在純銅的仙鶴香爐中緩緩升起,仿佛一雙無形的手在拖起它緩緩上升,靜謐之中顯得異常肅穆。

  趙禎在一張明黃色的聖旨上寫下靖宗二字。

  這是給予王亨的廟號,取的是“實靖夷我邦”的多謀之意,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安定,平靜之意,這就要看高麗人自己的理解了。

  有廟號自然要有諡號,不過這可比廟號難得多,並非如看著那麽簡單,雖然也是短短的兩個字,卻要高度概括這個君王或是名士的一生。

  廟號是皇帝才能享受的東西,它是形容帝王在這個王朝所在的地位或是個人的品行的一個小結,如太祖,太宗,世宗,高宗等等,這樣的廟號共有一百零三種之多。

  當然出於為尊者諱的目的,這些廟號中極難有不敬或是不尊的稱謂,大多是溢美之詞,許多甚至超過了本人身前所能享受的待遇,不過既然人已經死了,死者為大,何況是皇帝?

  但諡號不同,諡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

  這是世人的權利,也是史家的權利,要載入史冊之中,評定位高權重者一生的功過是非,春秋之時極為流行,死者往往會獲得親友相贈的諡號,甚至有些泛濫,不知是出於公理還是出於私心,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應當廢除。

  所以在秦朝是沒有諡號的,直到西漢建立之後,又把這種小而精的“人生總結”給恢複了起來。

  諡號往往和廟號差不多,也是簡短的兩個字,但這兩個字的分量可謂是重於泰山之威!它會如一般真實的小刀,把這個人的所有偽裝和強權剝開,露出赤裸條條的內在。

  開始的時候隻有美諡和平諡兩種,可到了之後便逐漸有了惡諡,他不以君王的意誌進行轉移,當然這個時候當朝的君王已經完蛋了,後繼之君也不會去幹涉諡號的平定。

  於是自周厲王姬胡開始,便出現了真實評價暴君的惡諡,周厲王是一個貪婪的君,國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並死在那裏,“厲”便是對他予以斥責的“惡諡”。

  身為一個皇帝,廟號不一定有,但必有諡號,這已經是一種華夏傳統,也逐漸成為亞洲所有王朝的傳統,因為華夏的發展曆史就是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的發展曆史。

  趙禎提筆思索良久,王亨是高麗的國主,對他的廟號方便評價,畢竟隻是排名的問題,隻要不僭越便不會有任何不妥,也不會受到高麗君臣的反對和指責,諡號不同嘞!

  一旦自己寫下倆個不妥帖的字,這便會觸動大宋與高麗之間的關係,非是開玩笑的話,而是實實在在。

  高麗人希望通過這件事試探清楚大宋對高麗的態度,但若是趙禎給的諡號太過,則會讓世人覺得他王亨擔當不起這諡號,也同樣敗壞趙禎和大宋的名聲。

  這下反倒是變成了燙手的山芋,不過趙禎並非騎虎難下,中正平和的諡號多得很,筆尖輕觸紙張,鮮紅的朱砂墨水便在明黃色的絹紙上留下了工整方正的字體。

  三才小心的吹幹上麵的墨跡,從木盒中取出趙禎的神寶放在印泥之上,趙禎伸手蓋下,便完成了最後的步驟,上國對藩屬之國君主的最後贈與。

  使者接過之後,便要當著趙禎的麵再次打開以示恩榮之意,以楷書所寫的“容惠”二字躍然紙上,容字意義眾多,在諡號中多以寬宏大量之意,也表示王亨的心胸,貼切卻不過分誇讚,而惠字便簡單的多,惠同慧取聰慧之意。

  而在《說文》中更有著相當高的讚美——惠,仁也,如此容惠二字便可理解為,仁愛聰慧而又心胸寬廣的人。

  這樣的評價相當的貼合王亨本人,也要多依賴於大宋對情報的收集,否則趙禎可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他而不被貽笑大方,高麗使者恭敬的拜下以示尊敬。

  趙禎開口道:“廟號,諡號已經賜下,不日朕便派遣使者以金書金冊賜予王徽,希望他能統領高麗與大宋修永世之好!”

  使者拜下:“謝大宋皇帝陛下!”

  這麽說來便是承認了大宋與高麗之間的關係,也是承認兩國和平相處的未來,完全和陛下想的一樣,大宋皇帝不會與高麗之間再起刀兵。

  趙禎對高麗的看重要遠比倭國來的關心,這個半島雖然不是兵家必爭之地,可卻對遼東非常重要,尤其是現在的遼東,大宋與女真之地中間還隔著遼人的遼陽府和中京道,若是想要抵達遼東必須要從倭國繞道,這對航運來說實在太過冗長。

  若是能從高麗借道,那便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畢竟遼東和大宋之間在海上就隔著一個高麗而已。

  高麗王朝開京的重光殿內,這坐宮殿的格局與裝飾和大宋的相差無幾,已經在靈柩之前繼位的高麗國主王徽便坐在高高的禦座上。

  大殿之內空無一人,隻有碳盆中木炭燃燒的爆裂聲,王徽緊緊的盯著殿外的大門,剛剛已經傳來消息,遣宋使已經回到開京,這將是高麗和大宋之間的一次重要交流。

  趙禎所想的其實也是王徽所想,在派出使者之前,王徽便打定主意要改善與大宋之間的關係,在他眼中大宋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糕餅,隻要和大宋有所沾染便能從中獲取大量的利益。

  如今的高麗在皇兄王亨的引領下已經開始逐步崛起,而自己要做的則是中興!先皇兄和自己早有商議,他要把高麗一步步的崛起,而自己要做的便是繼往開來,最難的事情他已經做了,剩下的便是自己的事情!

  殿外傳來一陣匆忙的傳報聲,殿門在吱呀聲中開啟,使者跪拜於地朗聲說道:“大宋皇帝賜下先王廟號,靖宗!諡號容惠!另有金書,金冊,及大宋皇帝常服賜下!”

  前麵的都算不得什麽,若是連賜下廟號,諡號都不肯未免太有失上國風範,而最後的金書金冊以及更重要的常服便尤為驚人,隻有關係緊密之人才有機會多得皇帝的常服。

  顯然這是在與高麗示好,也證明了王徽心中的猜測……高麗與大宋之間利益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