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281
  高麗的新年和大宋的在同一天,幾乎是所有和華夏有關聯的王朝都以中原的農曆元旦為新年,隻不過這一年對於剛剛繼位的王徽來說卻有著別樣的感覺。

  殿中隻有他和參知政事崔衝二人,現在不是朝會,高麗的君臣之間無大宋那般拘禮,在偏殿之中相對而坐,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崔衝因為推崇儒家思想被人們稱為東海孔子,他是支持王徽親宋的最有利支持者。一杯清茶,兩位君臣便在安靜的重光殿中商議起整個高麗王朝的命運。

  “崔參政,大宋的態度已經如此明顯,我高麗接下來又該如何?”

  王徽看著對麵微笑的崔衝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對於他這個剛剛繼承大統的王來說,高麗的未來依舊迷茫,對然他有一顆複興高麗的心。

  崔衝反而成竹在胸:“如今遼朝依舊是高麗名義上的宗主之國,若是高麗大張旗鼓的與宋人親密,反倒會引起這北方狼的緊張,大宋皇帝態度親善,更不可使之不滿。”

  崔衝的話說到了王徽的心上,顯然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但又不可避免。

  王徽歎了口氣,殿中沒有侍者,這茶會很快就會涼掉,豈不暴殄天物?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飲而盡。

  “是啊!北有遼朝,南有大宋,高麗如何在其中獲益,實非輕易之舉。”

  崔衝笑道:“其實現在的局勢已經很明顯,北契丹弱而大宋強,我高麗當與大宋親密之,非契丹能阻,然契丹畢竟環伺與側,當謹慎行之,與耽羅、靈岩等地,伐山木,造大船,以便恢複與宋之來往。”

  “耽羅、靈岩?”王徽沉思一會點頭道:“嗯,如此二島雖在遼海,但真正的主人卻是大宋,對麵便是登州,可謂是近在咫尺,先以此地為通商進貢之所,與宋通聯,朕這就下旨。”

  崔衝點頭道:“陛下聖明!我高麗需要大宋的商品,甚至是格物,文化。臣願親自前往大宋,為高麗求取漢家文化,並帶格物而歸,若是大宋皇帝真有誠意,當會賜下等物。”

  王徽大喜:“如此便勞煩先生了!”

  崔衝搖頭道:“高麗必須依賴大宋,因為現在的大宋還需要高麗,陛下可見除了海上還有別的地方可聯通遼東與宋?遼東深受大宋皇帝看重,不惜移民數十萬與此地,難道是單單為了伐遼?宋對遼東遠超隋唐,黑水都督府,黑水軍的成立便說明了一切。”

  王徽點頭道:“確實亙古未有,華夏漢室對待遼東往往是歸附之便可,從未有過一任帝王對遼東如此關切,堪比北伐。不過這與我高麗何幹?”

  崔衝伸手蘸著茶水在實木的桌麵上畫著一邊開口道:“陛下,這是大宋,這是遼東,這是遼朝,這突出的一塊便是我高麗,若是宋人欲往遼東,要麽從陸上通往,必經遼朝中京道,東京到此法不可行也!”

  王徽眼睛大亮,伸手在桌上畫著:“如今隻能從倭國繞道遼東,若是能從我高麗借道,便省去大半的路程!”

  崔衝點了點頭:“陛下聖明!我高麗便是宋往遼東的一塊跳板,而我高麗應當抓住這個機會,說服大宋借道!如此一來大宋商賈必經高麗,而開京又在其上,重要的州府也在一線,如此可繁榮我高麗也!”

  君臣二人露出興奮的笑容,王徽更是發出“啊!”的一聲長歎:“如此我高麗必將成為宋之依賴。”稍稍一頓又道:“先生乃皇兄彌留之際力薦,堪稱輔佐之才,還請先生教我!”

  崔衝大拜:“臣效命王事理所至也!陛下進用賢才,名器不假於匪人,威權不移於近昵。雖戚裏之親,而無功者不妄賞;左右之愛,而有罪者必加罰。宦官、給事擇其謹慎少壯者,以備灑掃。屬內侍,必選其功勞才能者。所司庶官,各竭其能,冗官省而事簡,費用節而國富,方能使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家給人足,中興高麗!”

  王徽點了點頭:“先生之言乃治世之語,朕謹記之。此次進貢大宋之物當為幾何?”

  崔衝想了想道:“宋人不缺珍寶,大宋皇帝更是閱天下珍玩異寶無數,當以我高麗之貢女攜青瓷、高麗紙、高麗布、柞蠶絲綢、皮毛、人參、為貢。”

  王徽想了想道:“當加上紫杉樹!”

  崔衝微笑點頭:“陛下思慮周全,此樹質地堅硬,抗腐蝕抗磨損,號千年不朽之材。用紫杉木製作的物件,帶有紫杉木特有的清香,紋理自然質地紅潤,是木材中的極品。並且長期飲用紫杉木泡的水,還有藥用的緩解痛風、清熱去火、化瘀止血之功效,進貢與大宋皇帝必然是上上之選!”

  ………………………………

  就在高麗的君臣二人謀劃著如何讓大宋滿意的同時,送禮的主角,大宋皇帝趙禎也在想著如何利用高麗達到自己的目的,現如今還未到與遼朝全麵交惡的時候,勾連遼東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橫穿高麗。

  自己向高麗釋放的信號已經非常明顯了,若王徽真的有意與大宋交好,必會派遣使臣前來,宋對高麗的政策也應該改變一下,甚至可以上升到戰略盟友的地步。

  如此一來便把高麗這個半島政權牢牢的捆綁在大宋的身上,使之歸附大宋,隻需要向高麗派遣一些名士便可,王徽必然會吸納這些名士入朝為官。

  大宋也可以利用這些名士使得高麗的政治文化趨同大宋,如此一來即便是不去征伐,高麗也將成為大宋永遠的附屬中國。

  劈裏啪啦的聲音響起,傳入勤政殿中,趙禎知曉定然是王語嫣命人在宮門口放的炮仗,也不知是從何處傳來的法子,說是在房間,大門燃放炮仗可驅逐鬼魅,辟邪,來年太平康健,於是這法子便流入宮中了。

  開始的時候還是三才帶著人小試了一下,被趙禎嗬斥過後,非但沒起到效果,反而王語嫣這一國之母也學上了。

  三才推開殿門,小聲的在趙禎耳邊說道:“官家,賢妃娘娘求見。”

  趙禎皺眉的望著三才:“你把朕的話當成耳旁風了嗎?這勤政殿除了皇後,後宮嬪妃任何人不得前來!”

  三才咕嘟的咽了下口水:“奴婢攔不住啊!”

  “打發她回去,告訴她,黨項人和女真人不同,如今以被打散在大宋各處,早已沒有自成一軍的可能,這事不得再議!”

  “奴婢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