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夏刺史和他的十七個人頭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12-29 10:44      字數:2507
  嶺北道的改革有多難?

  夏刺史手提禦賜青鋒劍,砍了十七個地方抗稅的大戶。京裏力挺他,撤了六個郡守,十一個縣令。至於一地副職,其撤職查辦、流放、枷號、徒刑的,不知凡幾。

  夏刺史的這一輪改革,是要用海關的稅做成本代價,把現有的人頭稅和苛捐雜稅全部廢除,改為田畝稅。

  以後每個農民要交多少稅,自己心裏都有數。地方官府聯合征稅官和地主轉移稅額、壓榨平民的機會被大大降低。

  根據夏刺史自己的估算,個別大商人大地主要交的稅會翻十倍,其他富有山林的豪強也會增加兩倍、三倍左右的納稅額。

  這部分錢並不會落在官府手裏,也許近一兩年,官府的稅收會增加,但是長期看,新稅收的增長幅度和當前的稅法增長幅度應該是一致的。

  大商人大地主多交的稅,當然是攤去了農民的部分。農民少交稅,直觀上可以活得更久一些,養活更多的孩子,也會有更多的花銷以盤活市場。

  養孩子、養人口、開發更多的田畝……這才是皇帝陛下最希望看到的情況。

  於是盡管夏刺史的新稅法引起了嶺北道的強烈反對,彈劾、陷害夏刺史的奏章像雪花一樣飛向京城,連帶秦王吃了不少掛落,皇帝陛下依然鐵了心要支持夏刺史。

  嶺北道的情況被其他省道州府看在眼裏,大家都不是蠢人,都能看到新政策執行後自己會受到的損失。嶺北道的大戶們現在是個什麽情況,自己將來會是什麽情況,誰還不會推算?

  但是第一波人去搖旗呐喊地衝擊夏刺史,結果是被秦王剃了。

  第二波人更厲害,多是勳貴之家,手下無數良田農莊,他們去衝了秦王,結果被皇帝陛下剃了,連跟隨皇帝陛下多年打江山的羅老將軍都沒逃得了好。羅家牽涉進圈地、傷人致死、掠奪家產的子孫被殺了個幹淨,羅老將軍自己都出來請罪,結果是被革爵。

  至此,朝野上下均已知道皇帝陛下支持新稅法的堅定和力度,不約而同地轉向了另一個方向,便是可以敗壞新政。

  夏刺史最開始的政策是測量土地、統一地契,根據田畝數量製定工業、商業配比和稅收比例。人均土地在五畝以下的家庭免征,而人均土地在五百畝以上的家庭征三成,再往上有征到最高六成的。

  在這個過程裏,夏刺史遭遇了極強的反抗,主要表現在藏匿人口(因為土地是藏不住的)甚至衝擊官府,這些無疑都遭到了鎮壓。

  而到了秋收時則出現了轉移稅收給農民的情況,大家想著法不責眾,一城上下從隻有三五佃戶的小地主到與郡守有掛瓜葛的大豪強都這麽幹,你夏刺史總不能把這些人全拔了吧?

  甚至有人想借此壓迫農民和鄉紳反抗新稅法,不過嶺北道很早就加入了掃盲課程,絕大多數村子都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口認字兒、讀書,他們能看懂新稅法,知道新稅法對他們更有利,自然不會反對。相反,他們還會聯合起來反抗轉移稅收的官紳階層,於是煽動者的算盤落了空。

  沒想到夏刺史還真這麽幹了,這就是連殺十七人、抄六城、裁六郡守十一縣令的來由。

  這一輪是真的殺紅了眼,嶺北道從此鴉雀無聲。聰明人,認了,潛心去研究其他的掙錢法了。還有人憤憤不平地等著機會想給夏刺史來一手人亡政息,其間又不乏膽大的人想刺殺夏刺史。

  隻不過皇帝陛下對此早有準備,夏刺史出行歸家,被皇帝陛下的京營禁軍、內侍、太醫護得滴水不漏。

  那些刺殺不過是更讓皇帝陛下、秦王和夏刺史堅定了推進新稅法的信心。

  出得起錢雇請亡命之徒刺殺夏刺史的不會是百姓,隻會是占有更多財富的上層人。而百姓的歡呼雀躍,都看在他們眼裏。新稅法的意義,難道還不夠明顯嗎?

  自去年秋收以來,嶺北道就轉入了相對安寧的時間段。今年的稅收還沒算完,反正就大概估算,比年初預計的隻會更好,不會更差。

  毛舉人拿自家,也就是羅歇府山溪縣的稅糧做計算,掐著手指打了一通算盤,說:“奇便奇在這裏,即便不動關稅那一筆錢,隻看征上來的糧銀,也比往年多。這兩年風水都不算差,氣候的緣故雖有,那也隻合在一二分之間。要說是開荒?開荒終究有限,且荒地的增加幅度,早被咱們刺史老爺算了進去。就是得有這開荒的數量,才能填補些糧食的缺口。然而我這麽一看,稅糧比往年可漲了兩三成,這便奇了哩!”

  李咎想了想,猜道:“農民更願意好生伺候地了吧。以前伺候一畝地,若是自家的,自己得三成;若是地主的,自己隻得一二成。如今新稅法下,說不定是七成、八成,有些人更能拿十成。你想一想,以前麽累死累活,一畝地多打二成三成穀子,自己隻得一升甚至可能隻有一合,而現在可是能五鬥六鬥,十畝地是都能多打個五六石了,農民稍微算一算,不就敢拚了麽?”

  其實毛舉人是想不動聲色無形地誇誇技術站,沒想到李咎根本沒往那裏想,他也不好瞎誇,隻得連連應和。

  後來果然嶺北道今年的糧稅總地算來比去年還多打了二成。整個嶺北道,農民自然喜氣洋洋,家家戶戶都扯著新布過新年,早早地就為今年的春耕做打算。夏刺史等一眾高級官僚也是十分欣慰,第一年改革雖然有些不順,結果卻是好的,考評絕對的上佳,政績無比閃耀。隻有升遷無望,靠著斂財滿足自己的奮鬥欲的中層人氣得吐血,可又無可奈何。

  但是想到明年這個政策要推行到其他地方去了,那些中間人又覺得幸災樂禍起來:急什麽,早晚挨一刀!等刀戳到自己身上了,看你疼不疼?說的就是你,給秦王、夏刺史瞎出主意的李青山!

  要說這新稅法觸及到李咎這個級別的帝國頂級官僚、貴族、學閥的利益了麽?至少現在看起來,觸及的部分不多。

  這麽一小撮“頂流”,主要的收入來源並不是藏匿人口,也不是那麽一點稅。

  他們的最重要的倚仗是在“政治係統”內部,依靠自己的“關係”和“權力”,獲取利益的能力。

  靠著這個能力,他們連夥聚黨,編織成密密麻麻的關係網,才有攫取利益的空間。

  這個小集團內部的鬥爭從來都不會觸及到根本的運轉規律,不過是一撥人鬥垮了一撥人,換另一撥人繼續掌握這個“能力”。

  暫時新稅法還沒有觸動到他們,但是新稅法觸動了付出“利益”以換取“能力”的附庸於這個集團的人,所以將來的走勢,真的不太明晰。

  ……今天被太後叫去灌香腸了

  老家親戚養的草豬肉,四肥六瘦,絞成肉泥,加橘子皮丁、花椒、辣椒、鹽、胡椒等等醃製,灌到清洗幹淨的豬小腸裏,上架熏半個月起。

  我一邊灌肉一邊偷肉烤著吃,油汪汪地滲出來,裹著香料的味道,滿口流油,真香。

  就是晚上回家躺下了腰痛得要死。

  明天還得灌,又要早起,所以來不及補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