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政令ii.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6-25 04:08      字數:2818
  雖然發展方向和李咎想的有區別,不過總體上還算順利。

  ??現在和青山城那時候不一樣。在青山的時候,敢來上門找李咎的隻有縣令、黃致、尤複、王教諭等少數幾個人,並且除非有需要找李咎商討的事,否則一般他們不會打擾李咎潛心研究糧食。

  ??而現在在金陵城,李咎的侯府就熱鬧得很,幾乎每天都會有人找李咎走動走動,這個節那個壽的,少不了要下帖子請。花開了要賞花,魚肥了要釣魚,風月裏來了漂亮花魁也要去聽聽曲兒,突出一個多姿多彩。

  ??以前在青山城,李園幾乎沒有單純的女眷交往,縱有徐氏寧氏等人偶爾登門,那必定是和她們的丈夫一起,李咎出麵招待不為無禮。

  ??如今三九明確領了屬官有了官階之後,單純的後宅女眷的往來漸漸地也多了起來,越發顯得諸事繁雜,好處是消息極為靈通。一件事才剛發生,很快就會被各戶人家口耳相傳地傳遍全城。

  ??李咎是個大齡未婚男青年,和頂漂亮的趙三九光明磊落毫無沾染,又有爵位,又有財富,在青山城那會兒,就已經讓尤南父子都取中做孫女婿/女婿,現在眼見著身份地位更好了些,那為自家姐妹、女兒、孫女取中李咎的人,便更多了。

  ??這時候之前因為搶公主寢宮的陳設而得罪了三九的幾家才覺得有些後悔。

  ??他們有求於李咎,而三九這個位置,想從中給他們下點絆子那可真是太容易了。

  ??為了彌補關係,楊家等幾個傳統織造人家的女眷隔三差五就來找三九串門子。

  ??所幸三九並非記仇的人,這兩年就沒少要和她們打交道,到了今年,就仿佛之前的一些小矛盾不存在一般,和和氣氣地處了下來。

  ??金陵城的初期鋪墊都上了正軌,農時也恰好到了不那麽重的時候,為了多掙點錢,好些人都願意再兼一份職業。

  ??今年他們又多了一個選擇,就是往李氏學塾蹭蹭課,學點東西。

  ??起初他們對“學塾”是非常陌生的,直到漸漸的各家大戶人家都送子弟、門客、掌櫃去學圖紙等,又有些人送了家眷去學產科、護士,李家學塾的特殊性就擴散了出去。

  ??再等到稍微有空的時候,他們便主動上門求學了。有的功利些,想直接學能掙錢的技術,有的老實些,就從掃盲班開始。

  ??李咎無不應準,本來他的學塾就是為這些人開的,不論他們抱著怎樣的目的,能學進去的人總歸是越多越好。

  ??正在李咎為了學塾和技術點的發展費盡心機時,皇帝陛下突然下旨,命天下十九道及京畿一帶,各擇一郡府作為技術站試點。測試期間,技術站的一切開支均由皇帝陛下的內帑供給。現命各道選擇郡府試點並派遣組建技術站的人選五人前往金陵求學,又命城陽府府城技術站派遣至少三個從八品及以上的負責人也前往金陵,傳授城陽府搭建技術站體係的思路。

  ??李咎十分詫異。不僅他覺得此事突兀,城陽和三皇子也大覺奇怪,他們的這位父親年輕時確實魯莽些,年紀漸大之後就非常穩重了,態度突然變得這麽激進,一定是有些事情發生。

  ??目前看來是好事。

  ??正值暑熱最盛時,他們三人並啞巴、三九和宮女侍衛等俱著夏衣紗衫兒,圍在城陽宅子北邊的大柳樹下湊了一桌冰山納涼,邊吃著瓜果,邊一起研究了半日,終究信息不足,琢磨不出個什麽來。

  ??城陽便安慰他們說:“既然是好事,就照辦事了。這差事若辦得好,先生想要什麽製度弄不出來。我和弟弟也好放心了。”

  ??三皇子道:“果真成了事,芸娘才不算白死。”

  ??他還記著北方那些事,在他看來,他雖然伸手去救人,到底沒救下來,是他疏忽大意了,否則以他的身份地位,不存在要救人而救不下的。不說別的,他若亮明身份直接要求把芸娘收在身邊擔任女官,也可絕了東萊郡守的盤算。

  ??城陽聽見他又提到了讓他們倆都不那麽開心的話題,忙打岔岔開:“我一會兒就寫信問問母親。這麽大的事兒,也關係到我的封地,也關係到金陵的百姓,我去問問是順理成章,也算不了幹政。反而你倆才不方便呢,三弟年紀漸漸大了,是個有能為的男人了,這時候去問這些,怕要被記一筆手伸得太長。而李先生……我都不用說了吧?”

  ??城陽公主很少把話說得這麽明白,特別是對三皇子的部分,幾乎隻差說破他們家已經到了父親老去孩子壯年已經有了父子相猜忌的可能,能避免引起父子矛盾的事,就得盡量去避免。

  ??而李咎一向因為錢多、人傻、武力值高、民心所向被各種懷疑,城陽不說,在座的幾人也都清楚。

  ??李咎不方便多打聽,不代表他就不好奇。

  ??“有勞公主,我也很想知道,究竟是什麽事情能導致這麽大的變化。”

  ??“先生客氣了,我也隻是順水推舟。”

  ??城陽公主粲然一笑,果然當天下午就加了封書信找母親去打聽什麽情況。

  ??皇後倒也沒瞞著她,很快就回了信來。

  ??還是要先感謝感謝李咎的那個醫學科。

  ??醫學因為其特殊性,一向是除農學外,發展得最快的那個學科。又因為它不像農學科有過於明確的地域和時間限製,因此是最早最快擴展出去的。

  ??京城也不例外,太醫們在燕州兩道天花疫情的時候和李園的大夫們來了場深入接觸,至少有那麽幾位年輕有為的大夫被李園的醫學體係打動了,之後又自發學習了一陣,特別是對人體的器官功能等之前傳統醫學體係沒有特別明確地觸及的內容有了極其深入的了解。

  ??其中又有兩人去了外地求學,這個“外地”當然就是指青山城了。

  ??今年夏初那陣兒,陳妃所出的三公主吃了瓜果後私下偷溜出去玩,晚上急發重症腸癰,炎症迅速發展成為高熱,當天就被太醫判了十死無生。

  ??不是太醫為了活命故意往嚴重了說,實在是腸癰幾乎就是大雍時代的死症,盲腸穿孔引發的炎症,一時消炎又有什麽用?

  ??皇帝、皇後對子女是非常仁慈善良的,三公主雖非皇後所出,也非皇帝陛下最重視的孩子,但也是帝後二人的心頭肉。夫妻倆及陳妃親眼見三公主逐漸地命懸一線,縱有天下在手卻奈何不了一個小小的腹痛,著實的令人難受。

  ??正是此時,前去李園“進修”的大夫之一站了出來,表示還有最後一個辦法,如果能確診就是闌尾炎,則還能用開腹手術做一次搶救。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