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秀才找活兒幹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5-18 02:38      字數:2303
  李咎從旅店及周圍搜刮了許多吃的,五花八門,按照分量和葷素分別裝起來。

  中年婦人拿到的這一包有兩個油餅、兩個白麵炊餅、兩個夾肉炊餅、兩塊棗泥核桃糕、兩個雜麵饃饃、一塊糖、一包雜菜、一包鹹菜,每樣都用粽子葉隔開著,齊齊整整,都是新作的模樣。

  中年婦人看看自己手裏的,又看看他們在發的,一瞬間很想跑回家把一家老小都叫起來排隊。

  就這一包吃的,足夠一個成年人吃六七天了。

  但是現在她不敢離開啞巴的視線範圍,誰知道路上能不能保得住這點口糧?天色很晚了,她又單身一個在外乞食,一點也不安全。

  婦人實實的餓極了,就蹲在一旁的陰影裏,拿出一個油餅大口吃起來。

  很快第二個人也拿到了自己的那份,裏麵的東西略有不同,大致上都差不離。他蹲在婦人對麵,把吃的往懷裏塞。

  第三個、第四個……不多時所有畫了押的人都領到了自己的那份,都很聰明地選擇了在啞巴等四人的視線範圍裏抱團。

  最後一個人是那個識字的男子,他加入到這個小團體裏,直接從自己的一份食物中扒拉出一半給了抱女兒的婦人。

  小婦人遲疑著不肯接:“東家好心多給了一點兒,你留著自己吃吧。”

  男子笑眯眯地說:“你吃吧,我跟著東家還能沒地方討飯吃?”

  小婦人不解地看著他,他沒解釋,隻從包裹裏掏出來幾塊白色的米糕自己留著,卻把剩下的塞給婦人。

  發完了這批願意畫押的,又將一半分量的包裹發給其他不願意畫押的人。

  這裏晚上留下的人並沒有多少,約麽三十人之數。後麵有附近的人得到風聲趕來想蹭一蹭,聽說要畫押跟著去外地做幾年工,紛紛打消了主意。

  幺娘他們想出來的避免被人渾水摸魚,避免哄搶爭奪的方法就是提高獲取食物的門檻,這樣不願意付出代價的人,自然就會打退堂鼓了。

  他們順順利利地放完了一車食物,幺娘特別關照了一下帶著女兒的小婦人,白天看到的那一幕過於刺眼,不關照一下,恐怕今晚幺娘都不一定睡得著。

  發完食物,幾個畫押的人就被幺娘等帶回了旅館。幺娘給他們按男女分開四人一間屋子地安排好今晚的住宿,又特意給母女倆安排了一個小屋子,這方回自己屋裏睡覺去了。

  第二天一早,李咎和啞巴出門采風順便鍛煉,魏嘉梁比不上那兩個牲口每天能早起一個時辰,直睡到卯時正點才起,醒來後就陪著幺娘去安排昨天晚上帶回來的人。

  昨天帶回來的人,其實並不會被帶去做什麽工,每人領一些東西就可以各自回家去了。

  今早上發的東西都是昨天晚上剩下的。

  李咎和啞巴去外麵看看要為這個小鎮和附近的村子做什麽,對昨晚剩的那麽一丁點兒殘餘並不放在心上,就由幺娘做主再分了一次。

  昨晚報名的人幾乎都是快活不下去隻能垂死掙紮一次的人,若非真的走投無路,倒也沒人願意冒險背井離鄉。

  聽得眼前這個大姑娘說並不用他們去做什麽工,還多送他們一包吃的,大多數人都感激涕零地走了。

  隻有帶女兒的婦人和生著病的男子沒離開。

  婦人還想碰碰運氣:“姑娘能不能,能不能真的留下我們娘兒倆,不然留下我閨女也好。隻要有口飯吃,我們不要工錢。”

  同樣的話,幺娘自己曾經說過,並且用這樣的話換來了李咎的同情和收留。

  幺娘看著這個婦人,就像看到當年走投無路、拚死求生的自己。

  “你叫什麽名字,小姑娘又叫什麽名字?”

  婦人小心翼翼地回答:“我叫花姐兒,我丫頭就叫小丫,沒大名。她爹走得早,囑咐我先用賤名兒混叫,說不定能帶點兒福氣。想來是真的,這不就遇到大姑娘了嗎?”

  幺娘難過地笑笑,摸了摸小丫的頭:“我做不了主,得等我們家老爺回來。我其實也隻能算是老爺的丫頭罷了。昨晚上送東西也好,今天讓你們回家也好,都是老爺的主意。”

  花姐兒想到今早隱約看到的那個人,那麽高,那麽淩厲,幾乎是一瞬間,花姐兒就絕望了。

  說話還帶著濃濃的鼻音的男子說道:“我倒是覺得,你們家老爺可以留下我和花姐。你們匆匆趕路,口音是南邊的,應該是臨時有事出了遠門,一共就四個人,其中兩個是護衛,一個是你,一個就是你家老爺。到了地方總得有人縫補漿洗、燒水做飯、灑掃晾曬,你不像是做這些活計的人,倒像是他家的小姐,想必也要打理產業的。所以你們多半要再雇幾個媽媽婆子做活計。何妨就雇了花姐呢?到了地方再雇,說不得雇到本地的三姑六婆,嚼起舌根來,誰受得了?還不如人生地不熟,口風也緊的花姐兒。姑娘想想,我說的對不對?”

  幺娘大覺驚奇,因為這男子說對了兩件事:他們從南方來出遠門到了這裏,以及幺娘自己確實隻做自己的那份家務,李咎生活起居都是他自己來的,他自己如此,啞巴和魏嘉梁當然也如此。

  然而到了城陽府,住下來了,那屋子裏的灑掃還有一日三餐的飯食,確實得有個人來做。幺娘本想自己對付算了,李咎對她卻有別的安排,他們決定到了城陽府之後雇請一個做飯的媽媽、一個灑掃漿洗的媽媽。花姐兒的確比不知根底的當地人要合適些。

  幺娘回道:“你說的有幾分道理,見識不凡呀。”

  男子見幺娘有些猶豫了,微微笑道:“在下姓蘇,是個秀才,不出門也知道天下事,區區小技不足掛齒。我看貴家老爺出門在外,帶了兩個侍衛和一個妹妹,我覺得還差了個人,就是我這樣能說會道,能猜會算,能幫你家老爺擺平各種人來人往、交情走動的人。所以,我想求見您家老爺——說來我這也是沒辦法,我是個遊學的秀才,遊到此地恰巧染了風寒,治了一個月都沒治好,錢也花光了,鋪蓋也沒了,這才流落到人牙子那裏去哩!”

  蘇秀才談吐優雅,說話條理分明,官話放在北方都算標準的,非常符合他的身份。

  魏嘉梁將他看了兩遍,沒看出什麽問題來,遂暗暗地朝幺娘點點頭。

  幺娘於是回道:“秀才先生說的有道理,那就等我們老爺回來,一起做個決定吧。”